•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当下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无聊哦。我们每天都在这个世界里,起居,生活,学习,工作,历练,成长。我们每天都在适应这个世界,都在改造这个世界。这一切种种都是能够切实感受到的。有必要为如此明摆着的事,去花费心力思考吗?其实我也是这么心安理得地活了四十多年。即便是也做出过许多

  • 从理性的角度解读《心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

  • 立马横刀少时梦

    挑灯看剑叹蹉跎

    指点江山时未济

    且把泥盏品香韵

    将军神武,老彭幸乎?众生芸芸,择尽风流人物,今安在?俱往矣。

    扫地净心,法中甚喜。阡陌纵横,却是无明风动,莫关情,吃茶去。

  • 虽说过了大雪的节气,南方并不冷。睡了懒觉所以起床后太阳已经升的很高了,城市里的高层建筑再也挡不住灿烂的阳光热切地向每一条街道输送着暖暖的温情。店门打开,地也仔细扫过,这时水也烧开了,用段泥石瓢泡一壶留着自享的陈年老茶品味久远的孤寂,感受那份不易读懂的醇和。此刻没有纷扰的心绪,就象是挂在墙上的那几个字

  • 妈祖神誉益隆

    郑樵草堂犹在

    慕圣追贤

    不敢放逸

    莫要

    贪富贵

    恋虚名

    寄情于

    大漠烟直

    长河日圆

    欺一生清赞

    弥勒为说唯识

    慧能劝言见性

    无学无得

    只在摄心

    不为

    离浊世

    成圣果

    无生忍

    堪当知己{p

  • 茶是佛陀的神咒,水是菩萨的笑

    那是佛陀帮助菩萨破除最后的半分微细末那时宣说的咒语。循着佛的音声来到了婆娑世界的一座山顶上,化成了一株茶。这个婆娑世界是佛陀如来藏中打开的一个界面。那空灵虚明的咒语停下的刹那,起了计执,于是便同婆娑世界的四大和合。与地大契合有了形体,与火大契合有了生长变化性,与水大

  • 前天在QQ空间里,看到一位网友写的说说。在刚刚读过开头那简单的10个字的一刹那间,马上就有一种莫名的触动从我的心里涌了出来。觉得这句话写的真是太好了,虽然这十个字看起来是那么的平淡无奇。可是对于我,却好象这十个字里包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无形却又是如此的强大。在我心里产生了久久的震撼。这条说说总共有3

  • 我是谁?从哪里来的,又将到哪里去?

    如果说,我的生是一种偶然,而死是一种必然。在这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之中,充满着的是种种的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的苦,求不得的苦。如此种种。如果死亡是一了百了,再也没有了这种种的苦。那应该说死亡是一种解脱。可是,为什么,各种生命体,都有求生的本能,与

  • 那个黄昏

    那般细雨

    心随着巷里的那枝 丁香花

    荡漾开来

    弥漫成了

    一春的迷离

  • 儿子啊,今天我还是叫你小猪吧。因为我希望你能象个憨憨的小猪一样,天天都是快乐的。

    初中毕业,十五六岁,正是豆蔻年华,花一样的季节。搭乘着上一个千年的寄托,孕育新的千年的梦想。算来刚好,你正是跟随着新千年的脚步背起书包,进入幼儿园的。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书包越换越大,书也越装越沉。却也把你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