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中立、王平善二位老师书画展寄语

    文/姚冰

    元•吕仲实诗“严霜烈日都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似乎正是许多文人的梦。到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而已。

    但文人的梦是永恒的,以追求真善美为主题;文人的梦是纯净的,坚守着文化的灵魂;文人的梦又充满着敬畏,不会漠视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

  • —— 写在王中立、王平善先生书画展之际

    涑水河,从北至南,流经夏县,孕育了禹都千秋文脉。北宋的司马温公,以母亲河的名字创立了“涑水学派”,当时的方家鸿儒,诸如程颢、程颐、邵雍、张载、陈舜俞等皆在其列。他们矢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赞其为“涑水六先

  • ——记“夏县根雕第一人”孙英吉先生

    根雕是什么?

    是艺术的明眸对根的阅读,是闪烁灵性的雕刀对根的审美,是雕者用心写意对生命的至尊礼赞。

    有一位老者,来自中条腹地祁家河的老者,年届七旬,名曰孙英吉,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与根结缘。艺术的火花一旦迸发,便注定燎原。从此凭借几十年的木匠实践,孙

  • 姚天高

    三上泗交山,三进茶花园,那墨绿似海的茶树,那氤氲飘洒的茶香,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和难忘的情怀,尤其是茶园、茶庄那个穿着一身浑身沾满补丁,身高一米七左右,谈吐自如的茶园女老板,更让我情感不灭,念念不忘!

    她叫陈晓园,山东青岛人,原在港口做外贸生意,因人长的大气,头脑灵活,把外贸生意做得

  • ——夏县圣安达公交公司爱心运营侧记

    当旭日从瑶台山顶喷薄而出,当沉寂的县城开始喧嚣繁忙时,一辆辆圣安达公交,沐浴晨风,鸣笛欢歌,融入车流,精神抖擞,开始了新一天的迎来送往。

    2010年,原夏县公交公司濒临倒闭,新的“圣安达公交公司”应运而生,投资500余万,购置30余辆高标准、低排放的公交车

  • 金楼山,算不上名门闺秀,就像小家碧玉一样,娇羞地躲在中条山深处。世外的风雨流年与它无关,阳光和月华也只是匆匆而过。有朋友说,一切的深藏,不都是为了相遇吗?

    其实,凡世上风景,林木奇石,绿草清溪,本无美丑善恶之分,多是由文人墨客渲染出来的。不知名,其实也并非真的寂寂无名。相传金楼山曾是唐太宗李世民

  • ——记禹王农民书法家史有贵先生

    乡土是书法艺术之根,没有了地域性,书法不过是飘散的柳絮。

    禹王,被誉为“华夏第一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有浓度、有高度、有厚度的一方毓秀沃土。生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被浸润上了高贵的文化气息。

    生于斯,长于斯,作为地地道道的皇城根下的子民,史有贵

  • 绵山,壁立千仞,在秋风中耸峙。

    循着当年晋文公木屐的蛩音,于春秋霸业的古风印痕中,一路阶石一路陡,盘山行径飞云走,我攀爬到介公被焚的那棵树下。

    树以碳的形式挺立,从春秋至今日,似一支巨笔,以绵山为史册,书写着一个关于忠义的感人故事。

    遥想当年,晋文公的一把火,一把悔悟追贤的大火,奔突的烈

  • 作者:景力娟(夏县妇女联合会主席)

    泗交绿,是厚民晋茶萌生于中条深山——夏县泗交镇的一种高山绿茶。

    之所以喜欢它,不仅仅因它产此泗交,而是它同碧螺春一样,有着一个碧绿含香的名字。俗语讲,赐子千财莫如一个好名,泗交绿的确与这俗语同辙。她如同出生在一个儒雅之家的闺秀,既有雅号“厚民晋茶”注册于中

  • 条山泗水孕晋茶,应是人间上好茶。

    山西厚民晋茶生态园,位于北纬35度、海拔1200米的夏县泗交镇,该镇享有“中条明珠、旅游名镇”之声誉,此处被称为“华北天然高山植物园”,此地是世人所向往的“天然氧吧、世外桃源”,此间“青山无墨千秋画,流水带弦万古琴”。

    一种高品质绿茶,于此萌芽、生根、蓬勃。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