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淮河岸边,每天都有许多大小轮船往返驶过。和幼时看见的相比,船大了许多,不见了桅杆和白帆,河面上昼夜不停地响着“通通”的机鸣声。

    那时的船上人更象船上人,行走站立,说话吆喝都和住在岸上的人明显不同。因为船行风浪波涛,使船人须得两脚叉开,可以立牢站稳。同时货物上船下船,全靠人搬筐抬。在长长的仅尺

  • 高屋大瓦,肩梁扶柱。放在三五十年前,绝对是座好房子。据说,这种房子先起骨架,后垒四壁。每间房的四拐埋放着厚实的青石板,上面矗立着粗大的原木,然后架上屋梁,铺起顶盖,最后才是砌墙完工。

    现在,这样的住房已经不多见了。它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冬天保暖,夏天凉爽。墙有一尺半厚,屋顶铺就的旺砖上面,还整整齐

  • 哦,小阁楼!印迹于心底记忆的小阁楼。在那里,我抛甩下青涩懵懂的两度春秋,扎下孤独快乐的人生马步。

    小阁楼小,约有三、四个平方,小得只能容下我和姨弟两人。小阁楼低矮,最矮处不足一米,决计不敢在上面直身打哈欠。小阁楼很安静没有干扰,它虽矮小但却不能禁锢我驰骋放纵的思

  •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绝对不是故事,甚至明眼人一看就知其主人公是谁。熟识他的人都感叹可惜!才四十多岁,正是工作家庭都少不了的时候呀!怎么能够一点征兆没有说走就走了呢。灵堂里他的妻子万分悲恸,数次几近昏厥。灵堂正中悬挂着镶着黑边的照片,两旁排放了很多花圈。他的儿子身穿孝服,趴在地上向前来吊唁的人磕头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