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谢亚良先生的《生活待我如此美好》有感

    郑长春

    曾经固执地认为,文学是属于年轻人的名利场,人到了一定年龄都要务实地干些文字以外的事情。可是,当我看到宝鸡青年作家谢亚良先生寄来的《生活待我如此美好》手稿后,竟突然有种重温旧梦的感觉。

    我没想到,这个多年前曾和我一样为写作“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不再去赊店

    郑长春

    每年都要去几回赊店,有事没事总想往那儿跑。有时,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慢慢地,习惯了那里的味道,习惯了那里的人情世故。

    我也常自感庆幸,今生与赊店有缘。感恩芸芸众生中,上天还留给这个世界,不,赐给我一块这么优雅的净地。让那一颗久久劳顿的心,常常得以静静地安放。这个时候,我

  • 再到梁家河

    郑长春

    出暖乍寒时,我随一群文朋诗友前簇后拥着去了一趟梁家河。这村子,本来平淡无奇,如一泓清潭,我们一去,却有了别样感觉。土成了山,山就是土,黄茫茫一片,静美如画。大家只顾左顾右盼,谈古论今,更多的是合影留念。沟壑纵横,后土高天,错落有致林立天地间的,是那一排排圆门方窗的窑洞和枝

  • 梁家河归来

    郑长春

    梁家河不是一条河,是陕北高原的一个村。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就那样被弯弯曲曲的河道串联着,音符一样,在人与自然的合奏中,组成天地间动人心弦的乐章。

    时常,人们拥挤着向前,与其说是看热闹,不如说是看人。人看人,才是这个世界最美的风景。在陕北这块厚重而传奇的土地上,总会都有

  • 春风桃李双河口

    郑长春

    翻过秦岭,就是中国地理学上的陕南范畴了。可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陕南”应是汉江穿过的秦巴山地,因为只有留着文明印痕的地方,你才能深一脚浅一脚探视到历史和生命的内核,就像站在秦巴汉水间,面对风中的汉阴文峰塔,风铃轻轻一摇,便荡起的是秦风楚韵。

    地域文化是一支绵长而悲

  • 读书与人生

    ——在西北大学“畅谈雅论大讲堂”上的演讲

    郑长春

    各位同学、校友:

    今天非常荣幸应邀回到母校做这个主题发言,感谢大家给我这么一个温暖的真诚的交流机会。我口才不好,但我尽量用好的口才来表达我的思路和观点。我想,大家一定会“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因为,你们现在的大学生活也是我过

  • 戒酒书

    郑长春

    都说酒是“穿肠毒药”,却还是往死里喝;都说酒是“琼浆佳肴”,却一个个喝得丑态百出、翻肠倒胃。这世间,很多东西都是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消灾解难,用不好就会害人害己。酒,亦如此。适量畅饮,当然有益健康、沟通感情、加深友谊,若是没了控制,便如风卷残云,后果不堪设想了。

    长此以往,

  • 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

    ——读刘婷的散文集《心是莲花开》有感

    郑长春

    文学于经济时代是软弱而尴尬的,我曾不止一次,从那些有钱有势之流的眼里,或多或少,读到一种对文人与文学的不屑。那种不屑,不是他们看不起文化,而是中国人常说的“无知者无畏”矣!

    更有甚者,不知何时,文学竟成了一些跳梁小丑沽

  • 清代一条街

    郑长春

    这实在是一条不平凡的老街。

    说它不平凡,是因为它脱颖于赊店古镇七十二道街,而且赊店七十二道街在全国现存的清代街市中也是独一无二的“霸主”;说它老,是因为街随店生,店随街传。赊店诞生于春秋战国,得名于光武刘秀,中兴于明朝万历,鼎盛于清代康乾。论资格,这条街当属“后来者”

  • 西门庆的遗书

    ——被《金瓶梅》遗忘的重要“情节”

    郑长春

    读书随笔

    自明末伊始,中国古典长篇通俗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与《金瓶梅》就被世人誉称为“四大奇书”而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四大奇书”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家喻户晓,流传天下,唯独《金瓶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