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原以来,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它落地生根,传播弘扬的痕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和盛行,一座座体态各异,规格不同的石刻佛像遍布全国各地。位于三江流域的古嘉州,也自然成为佛教文化重要的传播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凌云山不高不险,因佛而名。发源于青海玉树境内

  • 捧起一滴晨露般晶莹的雨滴,让我打量这个散发着清新与芳香的季节。那是微风中弥散的暖意,那是湖面上潋滟的细波,那是墙角星星点点的一抹新绿,那是枝头破壳而出的一片新芽……难道是江南的烟雨飘落于西北的天空,让绿色的渴望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忽然站在我的眼前?

    细细的雨丝在早春的午后飘落,来的轻巧而隐蔽,带

  • 一场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攥着大把的雪花,踏步而来,在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或多或少的挥手一撒,脚下的山川河流和原野大地,便披上了冬天白色的外衣。

    从塞外边城到阳关古道,这场来势汹汹的冬雪沿着汉明长城绵延的残垣,染白祁连山巅的岩峰,覆盖高原黄色的草甸,冰封川流不息的河谷,自西而东,一路前行。历经岁月沧桑的

  • 夏天的日子总有一些慵懒的情调。习惯了满眼绿叶婆娑,习惯了晴空艳阳高照,相对于渴望春天来临的那份期待也随着时光渐渐消散了。沙枣花香消蕊落的时候,岸边的芦苇长得青翠而挺拔,山楂树挂上了一簇簇青果,栾树也伸开了黄色的枝蕊,碧波中的朵朵莲花开得亭亭玉立。

    春归夏至,自然的眷顾使每一座城市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 大凡人们对熟悉的东西都是没有探求的欲望的。就像是如今居住在城市的人,对于城市的灯光是再熟悉不过了。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阑珊的灯火始终伴随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但是人们并没有刻意留心它的存在。

    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自身文明的产生,自从我们的祖先学会钻木取火的时候,那燃烧的火焰就成为最早的灯光。

  • 十八年间,我曾经先后三次来到成都,但每次却与草堂擦肩而过。这一次前来,便不想再留下这个遗憾。

    蓉城六月,雨季已经来临。昨晚的雨下的酣畅淋漓,整夜都没有停息。早上起来,天空依旧没有放晴的迹象,只不过云层淡了许多,细细的雨丝如同天府之国少女的肌肤一样滋润,让人感到阵阵惬意。

    我的草堂之行便在蒙蒙

  • 寒山寺

    中国文字的魅力无处不在,但凡是一人一物或是一景,不论是简陋还是奢华,也不论是身边还是远方,一经文人墨客的渲染,就会散发出万丈光芒,照耀古今,令无数人为之心驰神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我所第一次接触到的寒山寺,在铅印的书本上,一个在唐代诗

  • 时光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弥足珍贵的东西。寒暑易节,四季交替,每一天日出日落,每一次花谢花开,生命在轮回中消亡或者重生,历史在昼夜更替中流淌或者沉淀,没有人可以改变这种自然的法则。

    昨天的记忆似乎还停留在童年的游戏里,挥手之间却已到了不惑之年。不知不觉中头顶

  • 丽江,那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在1996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里,对于它来说,我是陌生的。其后,因为有了1996年那次地震,有了张艺谋执导的《千里走单骑》,有了纳西王国的神秘色彩,我开始关注这座遥远的城市。今天,当我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竟然不知该脚落何处才不会惊扰她酣然的梦?

  • 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忙忙,不经意之间,满目的苍翠在一夜的秋风中消失了大半的风景,剩下的只有无边的落叶,飘雨的黄昏,寂静的田野……夏天的喧闹与浮躁似乎在一场秋雨中淡去了颜色,只留下秋天的色彩越来越浓。

    秋天的山是绚丽的。虽不似夏日里浓荫如织,但五色的花木在经历了一场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