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墨香的一次活动中,遇龙虫并雕先生。与之交谈,很是投机。他说,他与文字的缘分,与甄居先生有极大关系。一听先生谈起甄居,我心里一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仿佛一堆干柴,飞入一粒火星,立马燃烧起来。

    认识甄居老师,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在砖桥中学读高二。

    本来学校里后勤处买饭菜票的

  • 也许,许多人都不知道庐江有个地方叫东明;也许,许多人都不知道,庐江的春天是从哪里开始的。或许,你对庐江南的记忆或多或少受诸如“庐南路口"、”庐南铁矿“之类透着浓重物质和现代气息的词汇所左右;或许,釜顶山、黄山寨,对绝大多数庐江人来说,耳熟能详,可你知不知道,这是东明境内两座标志性的山峰吗?

  • 谁都知道江南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白乐天的《忆江南》。江南有个地方叫石潭,恐怕许多人都有点陌生。石潭走进人们的视线,得要感谢一个叫刘士斌的摄影家。人们正是从他的镜头里,如梦初醒:江南原来还有这么美丽的油菜花!

    在一个心潮澎拜的春日,我们也想到石潭的油菜花里疯上一回。同行者,大都疯性相通。特别是那个

  • 江南,我已记住你的模样 [

    2015-03-16

    睁开春天的眼睛,便向往着烟雨迷蒙的江南。

    一直以为,杏花,春雨,江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期待着春天的约定,期待着濛濛细雨打湿沾着花香的衣襟,在江南的一隅。一束鹅黄的柳丝,一畦灿烂的菜花,抑或一段静默的流水,都会澎湃起无边的诗意

  • 外面的雪依然不紧不慢的下着。

    骨子里都冷汪汪的。

    关紧门窗。两眼紧紧的盯着电脑屏幕,像猎人般的寻找发现。一无所获。

    无趣。

    无趣中的无聊。

    手机铃声响起,连忙接听。

    “喂,姜老师吗?上午不忙吧?”一听这娇滴滴的声音,便知是网络达人悠悠女儿心。

    “不忙,不忙!"{

  • 如果把冬季比作生命的暮年,那么这个冬季,远远没有苍老。

    俗话说,过了重阳无时节,不是风来就是雪。

    也有这样的俗话,三伏天不热有点闷人,三九天不冷有点哽人(哽,读去声,哽人,庐江方言,颤抖的意思)。

    重阳早过,三九没了,四九眼看也没了。老天是不是忙糊涂了,不记得冬天是要来几场雪的?

  • 岁月如刀,削尽风华。已上一把岁数,心便安宁下来了。宦海浮沉,干我 何事?管它动荡与否;世态炎凉,一口粗茶,一碗淡饭,一碟青菜,足矣。错过了折腾的季节,岂只自己少了那份兴趣。不才明主弃,人老故人疏。该淡出的,还是淡出些为好。

    前几天,好友微雨青荷打来电话,说是网站最近有次户外活动-------“激

  • 打开年以来,阳光明媚,春风和畅。这个正月有些像阳春三月。

    十二那天,天颜不悦,板着面孔。中午时分,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僵着嗓子说话,一时间不知道他是谁。后来才慢慢知道,他是我老家的一个国字辈的族叔--------国平。他比我小十几岁,是个热心人。

    他说:“治月大大昨晚去世了。”

  • 有幸认识左琼女士,是因为庐江文学网上线。她是小城庐江小有名气的小说写手,自然的就担任了文网小说故事版的版主。同是文网版主,又有朋友引荐,我们也就不那么陌生了。她送我一本她的《恋乡》。这是一本以小说为主的作品集。

    说心里话,这些年来,小说已经不是我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大抵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题材

  • 一、引子

    与国斌先生相识纯属偶然。08年我在合肥时,接他电话,听他的自我介绍,才知道原来我们是连襟兄弟。

    几年来他多次邀我去天津转转,终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今年8月4日下晚他又托天玉先生电话邀我,盛情难却,说去就去,快刀乱麻,6日上午我们就踏上了北上的行程。

    “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李白的速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