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听到“江郎才尽”这个故事是在小学三年级时,那时不知从哪里赚到了一本《成语故事》,反反复复看了多遍,那时很多故事还记得蛮清楚的,到了今天像什么“杯弓蛇影”、“毛遂自荐”、“百步穿杨”等故事梗概只是有模糊的印象,而对于“江郎才尽”这个成语则格外记忆犹新。原因是:很长时间一直有个疑问,怎么那人的才气说

  • 康熙八年(1669年),53岁的于成龙由四川合州迁黄州府同知,镇守岐亭。

    岐亭与黄陂、黄冈、黄安接壤,属四县切角的地方。其西多山,东南倚举水,为水陆要津。自古就是匪区,民风彪悍,盗窃流行。《清史稿·于成龙传》说:“岐亭故多盗,白昼行动,莫敢谁何。”一个地方,光天化日之下就有盗抢,可见其治安的混乱

  • 林子从一家医院回来对我说:有一位老太婆,七十多岁了,一家人都患有慢性肾功衰,全依靠透析维持生命。两个儿子和老公先后离去,剩下小姑娘和自己,每周雷打不动要到医院透析三次。小姑娘因为身患绝症,其曾经的婚姻不得不破裂。现在娘女依靠低保相依为命,而所得低保的费用勉强维持其透析自费部分,为了生存,老人家不得不

  • 菊 说

    “季秋之月,菊有黄花”,这是《礼记》所说的话。菊其品种繁多,花色各异,乃它花所少见。单论花之颜色,有金黄、有纯白、有艳红、有淡紫等等,就是红色中还分深红、粉红、桃红、淡红、肉红、棕红、紫红、玫瑰红、朱红、二红……如此种种,眼花缭乱,不可枚数。由于其独立寒秋,饱经风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

  • 写完《蒲草》,想起了芦花。

    虽然生长在农村,有很长时间,还是分不清蒲草与芦苇的区别。因为秋天结果的时候,有很少时间还在乡下呆着,更不用说去原野了。在盛夏蓬勃时,蒲草与芦苇一样,清瘦的茎,苍翠的枝叶,亭亭玉立,婀娜摇曳。同是生长在泽国水泊之中,因为还没有果实,以我粗俗的眼睛,实在是很难将二者一口说

  • “人生多寒露,蒲草畏秋风”。不知怎么,突然想起这样的话。

    在五月的乡村,在滩头、河沟的沼泽地,生长着一片片绿幽幽茂密的水草,细长细长的绿杆,柔软如毯,迎风摇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微微的甘味,那就是蒲草。《汉乐府》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千百年来,蒲草作为坚贞

  • 在某个恍惚的时候,我曾经很眷恋大宋的时光,确切地说北宋的时光。北宋从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开国,到1126年宋徽宗赵佶父子被金兵强虏,几两百年时间,既有炎宋开国的荣耀,也有靖康之耻的屈辱;其间澶渊之盟换来过短暂的边境安宁,庆历新政带来过夭折的革新,而王安石熙宁变法后的混乱,直接葬送了大

  • N多年前,在S市,我认识了晓文君。

    那时的我,用今天的话说还叫混沌未开,而晓文君内心的愿望就是想背负行囊,远离红尘中的纷扰,跋涉于青山绿水之间,做一个行者,与山为伴,与水结邻,徜徉于花鸟之间,过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

    这是晓文君与我描写的境界。但晓文君毕竟未能超脱于红尘之外。一样娶妻生

  • 在某个深沉的夜晚,酷暑难耐时,突然想起了白杲飞泉。

    白杲飞泉是麻八景中一道著名的景观,这在明清《黄冈府志》和《麻城县志》都有详实的记载。其中麻八景诗有一句说“瀑布流泉供远眺”讲的就是白杲飞泉。在我童年时,每当盛夏,大雨过后,站在白鸭山下,远远的就能看见,一匹匹银练从白鸭山腰的悬崖峭壁上喷薄而出,

  • 在湖南临武,有一个叫邓正加的瓜农,凌晨三点起来摘瓜,五点钟和老伴一起装车出发,七点钟到县城摆摊卖瓜,十点钟被城管没收了秤,过了不久,又被城管巧遇,不过几十秒功夫,倒地不起,气绝而亡。散落一地的西瓜,睁开混沌的眼睛,望着眼前的世界,一片茫然……

    邓正加也许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即使饿着肚子,也要将一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