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手机报上有人是这样形容人生不同阶段的:二十岁是半成品,三十岁是成品,四十岁是精品,五十岁是极品,六十岁是样品,七十岁是展览品。细想想,还真是那样的。联想起孔老夫子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况,实在是别有一番味道。若细加品嚼,越觉得“恰如其分”。{p
2015-09-24 11:04六十多岁了,一直在文学和书法上默默无闻的耕耘的我,去年六月份的一天有幸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者自报是中国书法网的小黄。她带着探问的口气问我:张老师,听说你在创作书法是吧?而且还挺不错的?我淡淡的一笑,回道:是的,只是业余爱好。感觉到她笑了笑,随后又问了句:你想不想在网上搞搞宣传呀?老实说,我何曾不想呀
2015-09-24 10:23多年来,我一直盼望着能亲眼去看一看那个闻名世界的大上海。只可惜总得不到这样的机会。
2015年的九月初,我终于获得了一次未有预料的机会。
这机会的获得缘于一个叫张从礼的人。此人是一个包工头。说是在上海承包了五万平方的三十四层的楼房,需要请一个技术员。他原本请的是我的一位朋友,可我的这位朋友因
2015-09-24 08:17拜年
说起拜年,已是中国人的老传统习惯了。至今仍继续沿袭着,说明此习惯的不可缺少。
每逢过年,小辈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去给老辈的亲戚拜年。这其中既包涵有小辈对长辈的感恩,也包涵有尊老爱幼的美德,同时也是过年的一大意义所在。特别是一
2012-02-29 09:34过年的风俗习惯
讲起过年的风俗习惯,倒是挺有意思的。有些现今仍沿袭着,有些早六百年的便给扔掉了。
对于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的中国人来说,不同地方的规矩恐怕不完全一样。我所要讲的只是早先我们阜阳以北与太和这一片地方的风俗习惯。
2012-02-29 09:33过年
在我小的时候,平常最为上心的就是盼着过年。不光是我,可说每个小孩子都是这样的。原因说来很简单,过年不光能吃上白面馍,穿上新衣裳,还可以得到压岁钱。
不光小孩子如此,大人们也一样,可说几乎没有不盼望着过年的。平常起早摸黑的累
2012-02-29 09:32过年的感觉
现在提到过年,除了小孩子们以外,几乎大多数的人已感到无所谓,甚至不大当回事了。其实这并不奇怪。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过年咋着,不过年又咋着。可是先前哎,只有赶上过年才能吃上几天的白布馍,吃上几顿象样的饭。现今不过年不照样天天吃白面馍。平常人家鸡鱼肉蛋的不
2012-02-29 09:31世上爸妈同样好
人在偏执的时候,多半是不会反思的。
近时期,歌唱母亲的歌显见的多起来,而且大都是情感真切、颇为动人。这现象的出现实在是颇耐人寻味的。
我本人看来,这现象基本表露了现代人如下心态:
2012-02-29 09:25对当前新诗的思索
前不久与一位老诗人闲谈。一提及新诗,老诗人不免顿生感慨:“如今是写诗的不看诗。”一句话,勾起我的同感,心里顿时涌起一种难抑的愤慨。
写诗的不看诗,不写诗的呢?可想而知。联想起近些年新诗出现的情况,我不禁想大声呐
2012-02-29 09:22个人简介
张从干:笔名白甫。男,1953年6月生人。汉族。安徽阜阳市颍泉区宁老庄镇人。(现居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十九里镇刘阁。)建筑工程师,业余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个人白金(理事)会员。
2012-02-29 09:14-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