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家庭档案的必要性和做法

    刘维嘉

    在人们的家庭生活中,会积累许多照片录像、书籍杂志、手稿书稿、书画作品、荣誉奖品、邮品信件、通讯名录、族谱宗谱、体检报告、各类证件、各类玩具等等。一般情况下,都是随手放进柜子里、抽屉内或箱子里,往往造成这些物品存放比较杂乱,一旦使用的时候寻找起来很困难,有些

  • 走进馆陶美丽乡村(四章)

    刘维嘉

    馆陶之缘

    我和馆陶注定有缘分,今天,我终于来了,来到了馆陶这个美丽的地方。

    10月25日这天一大早儿,我和参加邯郸散文沙龙的30多位散文作家按时来到邯郸宾馆门前集合,在市作协韩冬红副秘书长的带领下乘坐中巴前往馆陶县采风,还有一些文友是自行前往。

  • 珍藏仇庄

    刘维嘉

    村内主路

    仇庄村有条中心主路,从村东一直延伸到村西。

    当你从路东口儿进村以后,只见迎面儿的两侧墙上分别写着:“顺乎民情、水到渠成”和“天合人意、福至汇通”,这两句话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耀眼,字数虽然不多,但是它的内涵却饱满而深邃。

    这条路铺着平坦的柏油,路两边儿齐

  • 品读永年城

    刘维嘉

    金秋时节,我和夫人从京城来到了永年城,住在了城内的广府镇招待所。

    第二天早晨,院子中央那棵大树上的麻雀把我们轻轻唤醒,刚刚洗漱完毕,外甥贾建双就来了,我们一起在招待所吃了早餐,他就带着我们来到了东门瓮城,停放好汽车,我们一起沿着跑马道登上了永年城城墙。

    我喜欢永年

  • 远去的记忆白帆

    刘维嘉

    走在日新月异的通州城大街上,总会有那样一种感觉,2200多年来,世世代代的通州人在这古老的大地上精心雕刻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随着古城的归属、称呼、地上人和物的不断变化,这些记忆在不断地加厚,加深。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随便翻开几页,那清晰的记忆就会立刻映入眼帘。

  • 令人陶醉的人生风景

    ——读王聚敏先生散文集《高高的寨墙,寂寞的河》

    刘维嘉

    有幸在网上结识《散文百家》执行主编王聚敏先生。阅读了他赠送给我的散文集《高高的寨墙,寂寞的河》之后,心里一直不能平静,很想写点儿东西,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但是又有些担心,担心自己文笔有限,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京味儿来自笔墨间

    刘维嘉

    我的祖籍是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先祖是满族镶白旗,随皇太极进京后,在朝廷为官。曾经听我的四爷刘连达讲,他们以前住在绒线胡同,1958年,国家建设人民大会堂,我的爷爷奶奶和我的四爷就举家搬到了永外李村。我的四爷在世的时候,经常带着我和表弟到天桥、大栅栏、珠市口和天安门

  • 人德与狗德

    刘维嘉

    “你是狗,狗也要有狗德。”这是在小区听到的一位养狗人教育狗的话。

    这天,吃完晚饭,在小区遛弯儿。忽然见到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左手拉着拴狗绳儿遛狗,右手拿着一根儿1米多长的竹竿子。那条狗看到路边儿停放的汽车后,马上使劲儿奔向车轱辘要撒尿,只见那男子一边儿说着:“你是狗

  • 风挡上的小生命

    刘维嘉

    旅游大巴载着我们进山了,在驰名中外的莫干山上,沿着“四十八盘”山路攀爬。

    不经意间猛然发现,风挡上有许多半透明的小点子,都不规则地呈放射状,有大有小,有薄有厚,这一定是小虫子用血肉之躯留下的生命痕迹吧。

    根本看不到风挡前有哪些小虫子飞过,但那些小点点却在不断地

  • 在运河边的一个秋日

    刘维嘉

    中秋的一天上午,我乘着凉爽的微风,在风香、花香、草香、水香和秋香的引导下,来到北运河东岸的小路上散步。

    到了中秋,一切才真的有了远意,才真正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那些在三伏天儿笼罩着人们,令人憋闷的阴霾已经不见了,就连此起彼伏的蝉声也已经销声匿迹。

    河岸长满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