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发表】
★通州文联《运河》2017年第2期总第95期刊登《珍藏仇庄》。
★通州文联《运河》杂志2017年第4期总第97期刊登《小酒馆的味道》
★山东《运河》2017年第一期刊登《晨光东升曲》。
★山东《运河》2017年第三期刊登《生命精彩,凝结于每一章的韵律节拍》。
★山东
2018-01-04 20:17黄河终入海,翰墨永留香
——2017年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高峰论坛暨颁奖会随笔
刘维嘉
2017年11月3日至6日,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颁奖会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举行。
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分为开幕式、颁奖式、研讨会、“作家眼中的河口区”大型文学采风活动等内容。
2017-11-13 17:34歌咏今昨,畅想明晨
——北京市残疾人写作学会文集《坚硬的翅膀•炽热的心灵》兼序
文/刘辉(文军)
刘维嘉副会长、任淑敏秘书长特别盛情邀请我为今年的新文集作序。新书还在孕育中、不知谓其名,那我也痛快地应承了下来。我主观起见,就叫《坚硬的翅膀·炽热的心灵》吧!
为北京残疾人事业做一些力所
2017-10-18 08:48通州那些事儿话说记忆中的大白菜
刘维嘉
白露时节,我跟着退休多年的杨大哥去了漷县镇吴营村,他在朋友的菜园子种了100多棵大白菜,常来打理。
说起大白菜,农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的说词,意思是进入头伏,农民要忙着种萝卜,过了头伏要种大白菜。过去这两样都是百姓餐桌的当家菜。
原产于北方地
2017-10-16 19:11房山房山,大美江山
——“同在阳光下”2017年房山区残疾人歌曲大赛圆满举行
华夏文化传媒网讯(记者李广义、特约记者刘维嘉北京报道)2017年9月15日,“同在阳光下”——2017年房山区残疾人歌曲大赛在窦店民族文化宫举行。
本次歌曲大赛由房山区委宣传部、房山区总工会、房山区文化委员会、
2017-09-19 12:21通州那些事儿之自来水
刘维嘉
初见自来水还是在我小的时候,从邯郸的姥娘家回到通县县城上小学。
在姥娘家的时候,村民们生活用的都是井水和滏阳河河水,需要大人们用扁担和水桶挑回来,倒进大缸里储存起来用。
我家住在回民胡同38号大院,位于胡同西口儿路北,原来是通县医院门诊部,后来成为县卫生
2017-09-01 09:44通州那些事儿之中学生学工学农
刘维嘉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上中学都要经过学工学农阶段。
记得在通县三中的东南角,坐落着校办工厂,每当看着高年级同学身穿灰色工作服经过,我总是羡慕不已。
到了初二年级,终于盼到了我们班去学工。当我穿上工作服,带着蓝色套袖到北京橡胶十厂(赵登禹大街北口路东
2017-09-01 09:44通州那些事儿之职工初中文化补习
刘维嘉
1980年底至1983年7月,通县工业局组织所属22个厂家的初中毕业职工,参加了为期三年的初中文化业余补习班。
那时候,我在通县五金厂工作,每周有两天晚上要去大关庙胡同的通县干部职工业余学校上课,补习初中语文和数学。
我记得学校发给我们的书有《
2017-09-01 09:44通州那些事儿之小酒馆的老味道
刘维嘉
通州造酒文化可追溯到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金代享誉中都的“金澜酒”、“醉流霞”、“竹叶青”等名酒都来自通州烧锅。
到了明清两代,通州的酒业形成了很大规模,曾为皇宫酿制宫廷御酒,酿酒历史迄今已经有866年。
据《北京三百六十行》记载:北京所
2017-09-01 09:44通州那些事儿之伏天儿还忆老冰窖
刘维嘉
今年夏天的“三伏天”是40天加长版,酷暑难耐,还赠送了10天。
天热,就喜欢贪凉,我用冰盒在冰箱冻了好几盒冰块儿,熬了一锅绿豆汤,放上白糖,晾凉了盛一大碗,放进半盒冰块儿,美美的喝下去,那叫一个字——爽。
看着碗里的冰块儿,想起了已经消失几十年
2017-08-31 09:29-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