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哉阳明山

    七、万寿寺伤今

    笔耕潇湘

    在阳明山,除了久负盛名的白云寺、歇马庵,现在最红火的当属万寿寺了。

    万寿寺始建于宋代,明朝时重修,寺院建造在阳明山顶峰南侧的花岗岩坡地上,海拔1357米,寺院坐北朝南,三纵六横,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有上、中、下三殿,供奉七祖佛和十八罗汉、二

  • 壮哉阳明山

    六、红军雕像咏怀

    笔耕潇湘

    在前往万寿寺的路上,远远看见一座高山平台,到了那里,才看清是一个硬化了的水泥地坪。地坪的中央有一座纪念红军长征的雕塑,西边有一座用于管理的房子。因为雕塑的存在,整个地坪便有了鲜明的主题。我们姑且把这儿叫做“红军雕塑广场”吧。雕塑由红六军团四位领导者

  • 壮哉阳明山

    五、歇马庵吊古

    笔耕潇湘

    从百步阶梯下来,已经下午三点多钟。大家都累坏了,而且饿得慌。于是驱车离开叶子漯广场,向万寿寺方向行驶,沿途扫视窗外寻找充饥的店子。到了一个村庄,路边果然有几家农村土屋改建的酒店。选择一家场地宽敞的店子泊车,炒菜吃饭,然后继续沿谷路前行。

    我们现在

  • 壮哉阳明山

    四、百步阶梯登高

    笔耕潇湘

    回到叶子漯广场,我们从车上拿了一些东西吃。补充能量和水分之后,继续向凉亭背后的石阶进发,开始登高揽胜。至于万寿寺方向的景点,只能往后面推了,否则,一旦离开叶子漯,就再难体验行走朝圣古道的乐趣。

    我们要攀登的山峰上秀下丰,处处树木繁茂,枝叶遮蔽了

  • 石亭荒冢的守望

    笔耕潇湘

    这里是一片低矮的丘陵荒地。石板铺就的官道从兰子楼村旁边蜿蜓南伸,通向天际的横峰县城。离村不远的地方,一座简陋的石亭历经风雨的浸蚀,依然挺立在官道上,为徒步旅行的人们提供一片纳凉避雨的庇护。现在,兰子楼村取直开辟了一条水泥公路,这座石亭连同那段古老的官道一起被

  • 壮哉阳明山

    笔耕潇湘

    一、进山前的惊喜——天子山大桥

    今天得了闲遐,约几位朋友驾车到阳明山去耍。早上八点,我们从冷水滩出发,由零陵大道上永连公路,远远望见一座嵯峨的高山横亘天际,淡蓝色的峰峦直插云天,不由从心底起了一个惊叹号。然而我们走,山也走,好象捉迷藏似的,老是不得近前。这样逗弄着追

  • 中华颂

    ——癸巳元旦,发旧作以贺新年,祝愿我们的祖国在新的纪元里繁荣富强!

    笔耕潇湘

    您从远古洪荒中走来

    趟过蒙昧混沌的岁月

  • 城里的东西大多是从乡下来的。

    城里的人也是直接或间接从乡下来的。

    乡下的树,长得蓬蓬勃勃,不值几个钱,砍掉树冠,掘起蔸巴,用草绳细细地包了,运到城里,种到什么“家园”,什么“花园”的草地上,长出簇簇新芽,便身价倍增。因为这时,它

  • 秋高气爽的一个上午,余偕二友去零陵古城,踏西郊觅萍岛而不得,怅然欲返。途经东风桥头时,意念一转:“我们到朝阳岩耍喀?”友人欣然赞同,于是驱车下桥,经萍阳南路逆江而上,向朝阳公园驶去。

  • 八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随朋友一起去零陵办事,后来一时兴起,我提议顺便去柳子庙看一看。朋友说:“那地方冷冷清清,有什么看头?”嘴上这样说,心里却不忍拂了我的夙愿,立刻改口,“去就去吧。”于是我们驱车经潇水中路跨上东风大桥,横过潇水河,一路向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