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草
三耕山房有一个小小的小院,左邻右舍都辟之为园,蔬果交杂,学起圃来,像蠖屈曹操身边的刘玄德。我入住得晚,不再效颦,便铺砖略治,栽几株树,南墙根留一隙地,侍弄花草,老板在东墙根种上一行韭菜,约略古时的乡村小院。
瞅着红褐色的砖地,冀望从砖缝里生出些草来,行行细绿,如隶如篆,让我在汉字
2015-09-05 11:14宋人诗粥
开荷花淀之风的孙犁先生常年喝玉米粥,他对此粥的制作深有体会:“秋后在粥中再加些菜叶、红苕、胡萝卜等,就更好吃。冬天在热炕上捧喝热粥,更是人生一大享受。”像孙芸窗这样的达人世间不多,却古即有之。
苏东坡颇喜粥,一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
2014-01-09 17:13腊八·糗糕
糗,把米、豆之类原粮熬制为浓稠的粥。比一般的粥要稠厚。这里是一个方言词,常用的词语有糗糕、糗粘粥。另一个义项是煮熟的粥类、面食等时间一长,冷凝成坨叫糗。如“面条都糗了”。然而这正是糗的古义。《说文解字》释为“熬米麦也。”段玉裁《注》引:郑司农云,糗,熬大豆与米也。糗的引申义挺多,木头
2014-01-08 17:21立冬登齐山
齐山的名字近年在广告里频频飞扬。意其为开发商乱弹,北方的九寨沟似地懵人,故轻之。山在太河镇,过去从未闻此名。
秋气萧萧,离岗的同事一起去访齐山,这天恰值立冬。
先到了太河镇东余粮村,仰见蓝天夐远广袤,湛蓝湛蓝的,一齐叹好。村名余粮,有点奇怪。村人说,过去农民百姓綦望吃饱穿暖,
2013-11-13 18:32一层层的雨帘。密密麻麻的雨网。人被罩在草屋里。
怅望着屋外,芒刺在背,如坐针毡。蹀躞,徘徊,挣扎,总走不出去。像小兽困在陷阱里。
一个多雨的人生季节,自然季节也偏偏多雨。夏天不必说,动不动就下雨。大雨倾盆,五雷
2013-01-27 14:05清词山窗
知道张恨水的名字是在少年,时值文革,说他的书有毒,想读,然而读不到。俗传他的名字与冰心有关,后见文载: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盖出于此,便觉得雅致。后来在大学里学现代文学,提到了他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等,似乎入鸳鸯蝴蝶派,可
2013-01-14 11:35邂逅青云谱
读书不到偶尔也会有惊喜,自然止是因了读书未到。
莺飞草长,仲春三月,有幸到南昌学习。当天晚上,我急切地打开南昌市交通旅游图,想看看那楼高千古“襟三江而带五湖”的滕王阁。蓦地,“青云
2012-12-14 18:49闲致迩来多暇,屡思驴游。然大雪时节,荒野廖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即使是春秋佳日,也好耽于幻想,每每临行裹足,趑趄于蜗居穷庐了。五柳先生“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我不能至,只落得“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闲时常思君,相见亦无事。本来还是上班忙碌之年,在那逐
2012-12-08 11:05清寂的万年禅寺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第一次知道天台山是在诗仙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再次遇见天台山是《刘阮入天台》:两千年前,刘晨阮肇入山取楮皮,遇绝巖邃涧,攀援藤葛,见溪水流杯,遂相逆流没水行,出溪,觌二仙子,姿质妙绝,言声轻婉,令人忘忧
2012-12-02 15:35白菊
一墩菊花,白菊。婷婷袅袅的,长在一截砖铺的小路旁,铁篱边。五六七八枝,疏影横斜,暗香幽幽。
地上堆叠着黄叶,枯草,周围颓立黯然的秃树、灌木。白菊淡然无言,依旧萧散的张弛。菊叶霜重,显得苍翠凝重而又练达。上簪白花四五朵,有的
2012-12-01 19:12-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