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鲁
乙巳端午,传统佳节;华夏昌盛,九州繁荣,三日休假,泉城躬迎;大明湖畔,荷叶初见;朝霞升腾,晨雾濡染;寻古猎奇,舜锁蛟于井(1);寻圣迹,舜耕历山象供其役(2);寻词宗,拜幼安于漱玉泉边(3);韶华匆匆,一昼欻然暮至,乃夜宿超然楼。
超然楼者,元学士建于大明湖畔;苏轼困为超然台作赋,李
2025-06-16 10:57·孔祥鲁·
记得我六岁那年,那是一个清冷的冬天,东北风里夹杂着芦絮雪一样的在天上飘,一群恋家的大雁在白云底下匆匆南迁,远远传来几声“嘎—嘎—”的长鸣,听得人打个寒战愈加寒冷了。
寒冬的寂寥让本已孤独的我更加孤独了,后来我发现鲁迅的童年也很孤独。
上初二的时候,有节自习课徐老师给我们朗读了
2025-06-12 09:49清晨的霞光照在武城县鲁权屯镇小魏庄的街头,眺望不远处的田野,麦苗挂着露珠映着七彩之光,一缕大地的清香飘来,美丽乡村里的炊烟仍然是农家的味道。在小魏庄的东头有一座小院,住着一位百岁老人魏清义。他1942年开始为党工作,1944年入党。但他不是村里的第一个党员,第一个党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魏忠诰。
抗
2025-01-22 11:15最后的记忆
原创/孔祥鲁
残烛的一点萤火在风中摇摆,仅剩的一截蜡烛已经融透成了一潭蜡水。烛芯就浸在彤红的蜡水里放着欢快的烛光,蜡水逐渐干涸了,萤火渐渐暗淡下来,烛芯无助地倚在稍高的烛沿上,再苟延一次如豆的一点光更小了……
更小的一点烛光还在魏清义的生命里燃烧,在他那仅剩的记忆里,他是中共
2024-11-07 09:48原创/孔祥鲁
当闷热的暑气里夹带着一丝凉风,立秋就悄悄而至。第二天湿漉漉的感觉减退,迎面而来的是薄薄的干爽,这就是应时而至的早秋。
夏天的绿照常依旧,蝉鸣依然起劲的叫。猛然间抬头望,混沌的天空似乎在分离,清轻之气在冉冉升腾,浑浊之气垂垂下沉。蓝天终于露出笑脸,云彩也自然变得洁白,再仔细观察那
2024-08-29 10:59甘霖精舍落成记
文/孔祥鲁
2024.6.15
甘霖者,时雨也。自甲辰以来,德州无有效降雨,人民盼雨露,若虹霓甘霖也。翰墨者,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乃文章书法也。
曾经春风刮过,德州植物园有华屋,东是一片海棠树,就像中南海西花厅,周总理办公厅前的那株海棠树,春风中一树一树的花开。舍
2024-08-11 10:01故地重游记
文/孔祥鲁
时惟六月,岁在甲辰;时惟六月,大暑时节豪气升;岁在甲辰,乘强云飞龙在天演复兴。祥明无事,思旧友而约悠游;芬绩有闲,踏故地重游新德州;友爱老当益壮,林平不减当年。是日,云蒸霞蔚,雨洗五柳郁郁葱葱;凤翥鸾翔,新城市建设千里奔腾。天晒地蒸,溽热之气湿丝绸之衣;挥汗如雨,老生
2024-08-11 09:42原创/孔祥鲁
我爱秋色,我更爱故乡小城的秋色。古往今来,秋色就被文人墨客所赞颂。苏轼好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说的是人生之秋色最好时节不可荒废;王勃好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净明之秋色:秋水如镜,蓝天无尘,晚霞染天,鸿雁惊飞,多美丽的秋色啊!而故乡小城之秋色,又多了
2024-01-08 15:15凉风起,一缕秋意如约而至;仲秋的月色皎洁,月宫里月桂花开,那香气丝丝缕缕飘荡在沙汪河两岸,那座小桥幻作亭台楼阁,玉石栏杆历历在目。然而,让我念念不忘的仿佛至今仍留来齿间的桂花糖的香。
最先住进我心里的是桂花香。儿时最盼望的是村头的货郎担,一声“香烟洋火桂花糖—”是多少童年的向往。早就踅摸好的奶奶
2023-10-29 10:25原创/孔祥鲁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冷风带着雨丝挤进了我的窗口。举目望去,高大的梧桐树在雨中挺立,可你是罗庄文化大院里的柱梁,我只是仰望你;自恃有节的修竹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可你是罗庄文化大院的秀女,我也很向往你。可是在我的窗边有一双双小手啊,时常的在敲打着我的心灵,让我永远铭记。{p
2023-09-01 16:16-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