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南师同学小聚,席间大家推杯换盏酒酣耳热之际,惊闻他和她已经离婚的消息。黯然,惋惜,难过,各种情绪齐齐涌入,填塞在心间,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 现在正值烟花三月--------传统的“学雷锋月”。举国上下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学雷锋”的活动,声势浩大,应该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吧!

    &nb

  •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4年纪念日,举国上下好像对这个特殊的日子非常的漠然,大家好像都沉浸在圣诞节前的降价购物的狂喜中,甚至于官方对于这样的国难日也没有太大的动静,中国人是不是太健忘了?以至于短短的几十年,我们就可以忘记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就可以忘

  • 佛山两岁女孩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她才来到两年的人间。两辆车毫无人性的从幼小的身体上辗过,十八个路人匆匆从血肉模糊的肉体旁经过,却没能留住一个人的脚步,没人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的社会如此冷漠如此麻木,冷麻麻木到了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人们的良知呢?人们的同情心呢?人们的道德底线呢?人们的是非标准呢?在这个

  •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童年是在物资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度过的,不象现在的孩子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是想要天上的月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只要搭梯子能够够得到,只怕也会争先恐后的去摘下来。

    但是那是个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梦幻的年代。那时的家庭基本上都有三四个孩子

  • 有太多的女人喜欢执着地拷问:我们的爱情是不是能够天长地久,能否抵得过婚姻中的日久消磨?

    有太多的女人喜欢乐此不疲地求证:当我们步入婚姻后,五年,十年,十五年……你还是否记得我当初的模样,你是否还把当初的誓言记在心上?

    有太多的女

  • 最近身边有个年轻的女孩失恋了,情绪非常低落。女孩和前男友是读研期间谈的恋爱,在一起甜甜蜜蜜了两年时光。因为两个人生活所在地不是同一个城市,读完研后男孩回自己的所在地,女孩留在南昌。男孩临走之前信誓旦旦的告诉女孩这辈子非她不娶,等自己在那边安顿好了就把女孩接过去。这样的桥段在许多小说上都看见过,想

  • 记得在教五年级的孩子学习《梅花魂》一课时,我在黑板上抄写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作为补充材料要求学生背诵,按照惯例我把这首诗声情并茂的朗诵给学生听,可是在朗诵到"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一句的时候,突然我泪流满面哽咽得无法再读下去了,学生看着情绪失控的我莫名其妙不知

  • 很喜欢的一句诗是"留得残荷听雨”声。每每读到这句,总仿佛感觉到秋的丝丝凉意,那池中的荷叶已过了自己最繁茂的季节,却固守着自己的一份天地。那略带凉意的雨丝滴滴哒哒地打在残荷上,溅起点点水花,一个撑着白色雨伞穿着白色衣裙的少女伫立在池旁,此情此景怎一个美字了得。

  • 最近几天心情一直很沉痛,为了两个如花般的孩子一瞬间如风般的飞离了这个精彩的世界,飞离了深爱他们的父母。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天,但心情一直不能平静,为了两个如此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孩子,为了两家痛失爱子爱女的父母,为了我教过的没有教过的现在正处于懵懂年龄的怀春的少男少女,两个十四岁的少男少女,对这个世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