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我老家是个大屋场,一个小山的下边一共有六七户人家,家家都是栽着木槿花树作为篱笆墙,就连菜园子都是用木槿花树作为围挡家禽进去的阻隔。所以到了木槿花开的季节,到处是白的、粉紫的,连我们这些小屁孩的梦里都飘着木槿花香。

    木槿花开得不是特别鲜艳,花香也不很浓郁,因为稀松平常,我们也不是很珍惜。真

  • 周日下午,端坐在厨房的小凳上,择着朋友送给我的自家菜园里摘来的蔬菜,青葱翠绿的苗叶、柔软肉实的茎杆,突然就有些不忍下手。

    一直以来,我只爱农家菜园子栽种的蔬菜,总感觉那入口的味道就是比大棚种植出来的柔软酥香。于是就经常有朋友送,而我却不敢多要。因为每每看到放在厨房里的青菜渐渐变黄、糜烂,我心里就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日夜常烦扰;一日看三回,希望花开早… …”这首歌正是我最近的心情写照。

    上月去果园采风,见闺蜜娘家屋檐下好几盆对兰。那郁郁葱葱的阔叶、朝气蓬勃的长势,一下子就让我爱上了。于是,迫不及待拿个小锄去挖。挖的时候,我以为挖出球茎即可,不料她老爸说,“没根怎么活?”

  • 周日清晨,睁开眼睛,外面阳光明媚,适合外出。于是,和老公一道回娘家,一进屋就发现我的老父亲在他房屋正中央的椅子上摆着盘鞭、纸绣球、香烛等东西,暗自揣度:“未必老爸他有感应我们今天一定会来他这里?看来他还打算去扫墓?”结果他说,“我今天要去扫墓,跟崽说他要下午才能去。”原来如此。

    清明祭扫,这一习

  • 春天,到处春意盎然,桃红柳绿,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春天,天清气爽景色优美;而对于吃货们来说,春天就是一个拿来“吃”的季节。

    古有云:桃花流水鳜鱼肥。春天,不止鳜鱼肥了,可以说是漫山遍野都是美食,田野、森林、河塘… …无处不有可以让吃货们饕餮的山珍美味。春天可食用的春芽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

  • 我与丈夫在一公园游走,突见一株桃树,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呼之欲出,满枝满枝都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顶着明媚灿烂的阳光,沐着三月和煦温暖的春风,一片片浪漫唯美的嫣红,覆盖了山岗旷野和道路河湾。眼眸里瞬间涌现出不可思议的惊喜——桃花真的绽放了,朵朵桃花娇艳争妍,宛若无数充满灵性的精灵摇曳在枝头,让人心灵

  • 现在的春节,总感觉一点年味都没了,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压力的增大,反正怎么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欢欣愉悦了。其实,中国人都在乎过年的。家在远方的人,春节必然回家过年,因为家里有父母亲友期盼;家就在身边的人,春节期间也会走亲访友。

    记得那时母亲尚在。大约在腊月廿四,我家就热闹起来了。母亲的生日就

  • 一年四季中,我唯独不喜欢冬天,不仅因为冬天萧瑟肃杀,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体质弱、特怕冷。

    上小学时,有女同学好奇我穿衣服的数量。那时,我有件军装款式的黄棉袄,是哥哥穿不下的,而我穿在身上却特别大,根本不御寒。因为没有母亲的照料,我总会自作主张把所有衣服一件又一件地往棉袄里塞,贴身衬衣外面是罩衫,然后

  • 我有一群特殊的亲人,我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有些甚至还从来没有见过面,我这个妹子在他们的心里却很亲很亲。

    我出生时,我娘已近五十,没有母乳喂养。那个年代,物资严重匮乏,别说牛奶,全家人的温饱才能基本解决,所以我父母想方设法要将我养活。正好河对面有对夫妻,丈夫是个电工,幽默风趣、乐善好施,妻子是位教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我的中学课本里《爱莲说》作者周敦颐这么告诉我。当我在背诵这篇课文时,我的心思有个小九九,我当然也很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过我更对蒲公英情有独钟。

    都说,没娘的孩子是棵草,我觉得我这个没娘的女娃就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