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着蹒跚的山道

    是谁的脚步 如此

    一往情深

  • 到了下班的时间,却不愿离去,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忧郁。放一支抒情的曲子吧,《真的好想你》。总是不经意间,忽然想你。偌大的办公室,独自闭目凝神,总喜欢这样的孤独,一任音乐把自己淹没。

    分别时,就知我会想你的,傻傻地忽然想你,与年龄不相符的感伤让我脆弱成暗夜凉风中的那棵

  • 琼瑶的小说至情为主而富于理性,三毛的小说则至善之中孕育着美,前者多以和剧而终,而三毛总喜欢以温和的方式给读者圆一个甜蜜的梦,却带有浓郁的辛酸味,或许是人性善良之故吧。荷西去世后,三毛极度悲伤,对生活是失去了信心,但作者的至善之美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一种美的伤感来抒发对去者的哀痛,也是对善

  • 现在的小学生都在一古脑的背《论语》。有人说,囫囵吞枣也好,先记后解。解就解呗,年龄还小,生活有的是机会教他们。中央台来了一场辩论赛,吵的可谓是不可开交,结论是老祖先孔子把什么都想好了。你说过时也好,局限也好,不合时宜也罢,大家都能从其中找出语论来反驳你。更有甚者,连孔子的不知道第几代玄孙也请来了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求人办事要请客,亲朋相聚要请客,升官发财要请客,彩票中奖要请客,孩子生日要请客,新房搬迁要请客,高堂寿诞要请客,红白喜事要请客,各种会议要请客,迎来送往要请客……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没有一件事不足以表明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这种情形,让西洋人大跌眼镜。他们很纳闷,中

  • 总爱在雪花飘舞的季节,蓦然回首;总爱在母语喃喃的火炉旁,享受温馨;总爱在挂满红灯笼的日子,放飞祝福;这个黄皮肤黑头发的节日,有多少人携着团聚的想往,回家的渴望,奔波在白雪漫漫的途中。岁月蹉跎一去不复返,不惑人生弹指一挥间,可是每个中国年都有一枚回家的清晰足迹,不经意间,往事总像漫天飞舞

  • 生在山西这个三面环山,一面黄河的堡垒里,总是让我想起学生时代的一首诗《山民》,我是不是就是韩东笔下的那个对着父亲发问的山民,总是疲倦地问着:山那边是什么。我是否也该庆幸我比我的祖先幸运地想过这个问题。记得当时的课本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把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这首诗编

  • 品茗一杯,听乐一曲,茶韵清幽于悠扬乐曲中,舒缓一份久违的情绪在平和的心境里。此时,如能手书一卷,怡然自得其乐中。乃唯美之境界了。

    我与朋友有词相和

    寻一湖碧水,钓几尾闲鱼,想想人生得失,心游凡尘外;喝一壶老酒,交一群朋友,笑看人

  •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