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年,你从徽城沿炼江古道来到小镇求学.

    那一年,我从登源沿炼江古道来到小镇求读.

    那一年,你十五岁,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女孩,你说逃避了父亲的监管却走进了象牙塔,小镇上的木阁楼是你的囚牢,好在有慈祥的祖母。而我只不过是流浪而至的游子。

    那一年,树叶飘舞的秋季,在古老的槐花树下,彼此为相识而

  • 又见乌鸦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一百年前,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写了一首叫“乌鸦”的诗。小时候,乌鸦到处可见,特别是那些古树杈上,满满的是乌鸦的窝,而河道上几只乌鸦在觅食,小伙伴们捡起小石子向乌鸦扔去。“哑”、“哑”,乌鸦惊飞,停在树枝上叫,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

  • 北村出了个章衣萍

    一九二六年我国第一部白话文书信体小说《情书一束》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一面世便异常火爆,四年印十版,二万多册,还译成了俄文,轰动全国,该书的作者便是胡适的老乡和“小秘”章衣萍先生。

    章衣萍安徽绩溪北村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著有《情书一束》、《情书二束》、《古庙集》、《随笔三种》

  • 双溪镇位于石门河(今缘之河)与登源河交汇处,今为绩溪县伏岭镇石门外、北村信用社一带,镇内有一条七百米左右的街道,并有龟山(又称株山)嵌入, 双溪镇由田舍下(今石门外)和株山下两个自然村组成, 田舍下由戴姓家族聚住而成, 株山下由黄姓家族聚住而成。

    双溪镇的水口位于村西今北村道班一带,有杨树、槠树

  • 如果不是清朝才子李汝珍(1763-1830)的《镜花缘》,我想,世人大概不会知道在徽州居然还有与贵州茅台齐名的徽州甲酒,——只是不知道在许多年前,徽州甲酒居然如流星一样陨落了。

    许多徽州人都爱吃糯米做的甜米酒。这一嗜好,仍旧记在我的脑海中。古徽州,十三四岁起,男人们背着行囊出门,沿新安江而下外出

  • 双溪桥是炼江古道上惟一一座跨越缘之河的石拱桥,建双溪桥时,原本是建一座九孔桥,因为桥西是山,桥东是田,对双溪镇(今石门外)居民相克,于是便在河水最深的河道建了座双孔桥, 双溪桥建成后第五年,歙县的一个寡妇因为捐钱修建了一座十六孔的石拱桥,犯了皇家不准民间建双数孔洞桥的大忌,惨遭剥皮,一个积善大事却成

  • 烟花三月是江南的雨季,也是看雨的最佳时节,此时的江南春雨绵绵。

    春季去西湖看雨是最美的,此时的西湖烟雨濛濛,嫩柳垂扬,游人如织。其实,西湖的雨是用来看的,站在断桥上,白素贞和许仙们撑着花纸伞莺呢燕语,远处的烟霞洞中的胡适与曹诚英过起了神仙一样的日子,只可惜,忧伤的戴望舒撑着油纸伞,至今还在在乌镇

  • 被雨淋湿的旺川

    去上庄的途中,雨停了,我在旺川停下,拜谒曹诚英先生。我不知道装运胡适先生铜像的车是否在旺川停留过;也不知那天曹诚英是否忆起"十七年梦想的西湖",轻吟着"西湖毕竟可爱,轻烟笼着,月光照着,我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注:曹诚英是从旺川走出去的我国第

  • 上海屋檐下

    今年不似去年,七月的上海,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开始飘叶了。而七月里,父亲病了。

    父亲病了,病得一塌糊涂,但他很坚强,在县医院住二十多天后得出的结论是肝ca,并且胆管堵塞,在一愁莫展之际,朋友替我联系到了上海的汤先生。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