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前的7月13日,文理分班,我与她,就此一别。她,璧儿,可谓学习狂人,为理想,不问红尘,一心向学。那天,我们相约毕业后的7月13。

    “我等你,两年后的今天,我要在这儿看见你。”我双目炯炯,声音回荡在人去楼空的教室,满是天真。

    “噢,7月13日么?好吧,忘不了的。”她稚气更甚,满目童真,与我

  • 韶华踏清冷,天道战高寒。

    消沉随风,欢愉达观通远空。

    诚非池中之物,风起云涌化龙,长啸动苍穹。

    醉笑三万场,不必诉离殇。

    南溟深,北辰远,心愈扬。

    岿巍独立,浩然沛乎塞苍茫。

    何妨风霜雨雪,无患星辰动摇,伤痕毋思量。

    纵有冰百丈,鸿鹄自轩昂。

  • 比翼醉中念,单恋堪自怜。

    梦思可人影,瞳盈玉人贞。

    寒秋锁流景,冷月祭香魂。

    欲语心逝泪,凝眸谑伤痕。

  • 世间颇多未知,本无需溯源:比如我们的种种举动,是根于心之所向、自由意志,还是皆为外物的反映?命运是固有的前路,还是已踏过的足迹?生前死后,世界是否空无?诸多疑惑,只好比行于雾中,茫茫世间倒透着朦胧。然而污浊的尘世,不容许雾气单独放肆,于是霾漫都城,让身处其间的人,不得已屏息扼喉,蹙眉挣揣……天晴,心

  • 千古频叹事不休,天地苍茫独忆愁。

    孤芳卓尔嘲自赏,笑傲尘寰空悠游。

    熙熙攘攘名利往,唯寄寒星酣高楼。

    渺渺长天春几度,寥寥灵犀通心眸。

    甫畅欲语还无语,半轮缺月半轮

  • 如今,于多元芜杂的文字中,我只感到迷惑。

    《文心雕龙》中虽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之言,然而,于今不通。譬如有尽览美文辞藻,青春以赴者,全不懂鲁迅之意;又譬如有遍读消遣小说,腹含万卷者,瞥见《围城》就

  • 千言锁心头,

    欲说每还休。

    百舸喧中竞,

    无语望东流。

  • 香山路上,一个人的风景,一个人的旅行。

    登顶,自然是我的意愿,无需依靠,不忧寂寥。“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或许罢,可只觉龙应台这句话,言得太过浪漫,不过好在还余有宁静。于是恰以此为据,再次慰藉飘零的心,强吞孤傲的苦果,痛楚而不乏决绝。好比夜行沙原

  • 自小到大,我见到的乞丐,可谓百态,而今虽已是寥寥,可每见总觉怅然。

    去年夏日,本以为“绝迹”多年的乞丐,竟现身于地铁里。在阴沉的昼,无边的闷热,夹杂幽暗的日光,是一片白茫茫的静寂。我离校回家,照旧同八方乘客,快步并进地铁。人虽多,甚或拥挤,可白灯通明中,人们就着光亮

  • 细雨迷蒙,

    迷蒙在昏沉的天空。

    眸中,

    滴滴的冰冷

    堕落满地,

    麻木地溅起茫然的幽咽,

    黯淡的浊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