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拒绝平庸,但不拒绝平淡;拒绝清贫,但不拒绝清高;拒绝骄奢,但不拒绝高傲。生活的真实,其实,就是真实的生活。一分一秒,一丝一缕,一草一木,一点一滴,无不蕴藏在目之可视、耳之可闻、鼻之可嗅、手之可触的细微之处,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观察,耐心品味,就会发现生活之美,享受美的生活。

  • 日前,读了一篇文章,写的是:雨下个不停,一个人躲在屋檐下避雨,一个禅师撑伞走过。“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带我一程吧!”屋檐下的人急喊。“我在雨中,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禅师高声回答,连脚步都没有放慢。“现在禅师该度我了吧!”这个人立即站到雨中。“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雨没淋到我,是因

  • 突然之间,想去流浪,想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一个荒僻的深山孤岛,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一个人静静地过下去,一直到老。

    就像在车站见到的那位流浪老人,抛弃房屋,告别亲人,作别故乡,踏一辆旧三轮车,载上锅碗瓢勺破衣烂被,牵一只三条腿的阿黄,步履蹒

  • 日前,读《孟子卷》,知道《三字经》的首句“人之初,性本善”,是由孟子提出,并贯穿于其思想学说中;而“性相近,习相远”,则为孔子提出,并由孟子作了进一步阐述和完善。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性可以为善,人为不善,不是人自身材质的罪过,而是周围环境的影响。“人之性善

  • 蛰居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似乎早以习惯了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习惯了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生活。平凡的日子如行云流水,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过去。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失意后,原以为敏感的神经早已麻木,尘封的心灵不再打开,没有感动没有激情的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平平淡淡默默无闻地流去。然而,有一天深夜,当

  • 我是一个喜欢热闹和群居的人,对前途充满憧憬和信心,对生活满怀挚爱和激情,几十年来,我为这一切矢之不渝地奋斗着。

    然而,命运多舛,一场灾难毁灭了我的梦想,摧毁了我的希望。虽然苟全于性命,但多年来苦心孤旨经营的一切不复存在,几年的打拼付诸东流,我的生活因此而改变,相

  • 关于城市

    黑夜是城市的眼睛。城市的时空里,分不清哪是白昼、哪是黑夜,永远是一条只有明亮、没有黑暗、无休无止向前流淌着的河。繁华的闹市里,看不见黑夜,找不到城市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城市没有眼睛,也就等于没有了魂灵。

  • 办公室在高层,久居其间,渐觉高处不胜寒。远处有山,雄伟壮观。低处人来人往,活泼有趣。其时,细细算来,生命中很多时光是在独处中度过的。伏案之余,凭窗远眺,多年法庭工作经历一幕幕展开,从记忆中翩翩而来。

    十几年前,在农村法庭工作。那时,法庭与民政同在一个小院办公。每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