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子

    全村不过百八十户,中有党员十多几家,我家占了大一半。娘舅那儿两个舅,一个婊哥,本家除了父亲,还有姑夫、姐夫。被村民们誉为“党员之家”。

    老家祖上是山西。是走东口、逃荒来到了漠北坝上。外面世界兵荒马乱,边关深处地肥水美,爷爷辈儿们,先后在这儿落脚,很快在这里扎根。百十年过来,繁衍

  • 是草却犹鹤立鸟群,比小草整个地高出了一个腰身。看模样儿,倒和灌木丛林有些相仿。可它到底不是灌,更成其不了林,甚至在儒雅之人看来,竟连草都沾不了边,以至于千百年来的文人雅士们,心血来潮,挥毫泼墨,每每不忘在草的前面加上个小字,把我这伟岸茁壮的一珠大草,溘然关在了草的门外。

  • 乔漫

    说到高考,我有一肚子话想说。本想在儿子高考的那年,从一头到尾讲个痛快,可妻子怕影响了孩子,本人也点怕被当成小品里“粮票的故事”。一来二去,自觉得多少有些不合时宜,再加这些年经营渗淡,生活漂泊,几次想说,话又下咽,自以为是些多余的话罢了。如今人闲念旧,往事揪

  • 三道边是横亘在北疆草原上的一条古代军事防线,东起大兴安岭的白桦林,西卧河套谷地的胡杨树,中线座落在阴山北麓的察哈尔大草原。历经沧桑的边墙古埂早已飞灰烟灭,而塞北关隘上的边草依然生生不息。

    我的家乡座落在阴山余脉的“三道边”上,人们赖以生存的是草,从事的产业是牧,

  • 在暮春风雨的敲打下,三道边上的艾草,开始舒展了一冬的筋骨,悄然步入人间五月。不久便蓬勃豪放地支撑起季节的新蓝快绿,全心身地装点起山川大地,应和着和风流水,掇起了一方水土的满腔赤诚,一往深情地守望着边塞的端午节。

    三道边上的端午节见不着赛龙舟,看不到荡千秋,甚至大

  • 乔万岭

    在内蒙古高原深处,残存着一条绵延不绝的边关古墙,虽经千年的风雨剥蚀,但其巨蟒飞龙般的雄浑走势,还依然清晰可辩。史学家称其为“金界壕”,网上的图标是“成吉思汗边墙”,当地老百姓则唤作“三道边”。

    所谓的“三道边”相传就是始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