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广州4个月之久,第一次离开家乡这么长时间,在一座陌生的城市中,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没有朋友,确实不得不让人常常想念家乡朝夕相处的同学们。
回到弥勒市,9月15号这天,李锦荣同学家儿子的婚礼让同学们相聚在一起,借此机会,我提议组织一次徒步甸溪河公园的活动,得到几位美女同学的积极响应。
甸溪河
2018-09-22 13:35韩琳仙同学儿子的婚宴又让大家欢聚在一起,喜逢春暖花开时节,董三同学提议想去罗平旅游,真的是心有灵犀。其实对罗平的油菜花海和九龙瀑布我早就心仪已久,只是没有遇上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因此搁浅。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在饭桌上我就开始组织、商讨、沟通,最终得到了有车有一定驾龄的谭玉华同学的首肯,再次得到郑萍、
2018-03-17 22:40江边林业局建于五十年代初期,它从一个二十多人的伐木队编制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八十年代,已经壮大到一万多人的队伍。
当时的父辈们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五湖四海造就了他们南腔北调的口音。他们劈山开路,从一个叫锁龙寺的地方挖路一直挖到中可乐、鲁地、者甸、洛那、冲头、水头、平房......茫茫林海中组建了六
2018-01-17 15:252018年的元旦节,汪云红、王帅飞我们三位同学相约一起走进林区,走近了洛那林场。
洛那林场,一个清新、灵秀、美丽的林场,它依山傍水的蛰伏在距离弥勒市大约50公里处的一道山沟里。这里四面环山,山峰直插云霄;这里灌木葱笼,常年云雾缭绕;这里虫鸟齐鸣,四季花香。80年代末期,一条昆广公路似蛮蛇一样蜿蜒
2018-01-17 15:22在去年七月流火的时光里,谭玉华同学建起了一个微信群,从寥寥几个同学的人数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发展壮大到了70多人的群体。大家非常感谢群主,也十分感叹现代科技、信息发展带来的便利,使得多年不知消息,多年不相往来的同学如潮水般汇聚到了这个平台上来,在这个平台上天天可以上演一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同
2017-07-30 09:07雨已经信马由缰的下了一个多星期,这种天气正是一年一度野生菌生长的好时节。
恰巧老公手里就拎着一袋清清秀秀、白白嫩嫩的牛肝菌回来了。只可惜我们刚刚吃过晚饭,我埋怨他疏忽的行为,为什么不事先打个电话来告之一下,害得我们错过品尝牛肝菌的大好良机。只得把它洗干净,炒熟冷却之后放置于冰箱冷藏起来等第二天在
2017-07-07 09:10这些天,有好几个微信朋友在群里晒出自己采摘黄泡的图片和视频,她们还心有灵犀的附上了类似的文字,黄泡,儿时的味道,因此而敲开了我记忆的大门。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里,各种物资及食品都比较匮乏,作为林业人的后代,长在大山深处的我们,童年的嘴头食几乎都是吃些山里的野果子。记得大概五六岁的时候吧,因为年
2017-05-20 00:392010年12月11日的早晨,我正准备出门上班,突然接到老家大爹家老五的电话:“大姐、你们的大爹昨晚已经不在人世了”。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8月份还来过我们家的大爹,看起来身体挺硬朗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呢?生命为什么如此脆弱?
记得小时候回老家过年,爷爷、奶奶、大爹、二爹都还健在、虽然住的是矛草房
2017-04-03 09:39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2017年快到了。12月4日的晚上,接到二妈外孙女小美的电话:“大姨,我家小妹14号这天出嫁,请你们全家一定前来做客。”曾经听说她家寨子距离二妈家只有三公里的路程,几个月前二妈家儿子小国打来电话告之,大妈因中风瘫痪卧床,希望我们抽空回去看一看。当时妈妈因肾病综合症复发在昆明住院,
2016-12-24 21:401987年2月1日,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林业工人,局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父母是哪个林场的职工,其子女基本就分配到哪个林场工作,于是我就分配到了父母所在的林场工作。
有工作就意味着有工资,有工资就可以为父母分担家庭的经济困难,无论干什么工种我都高兴得心花怒放。最初我分在营林组工作,张文忠叔叔是我
2016-01-03 23:55-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