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新学习和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
“反思”一词源于哲学,本指思维,即反思性思维。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或反省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6年最新学习和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欢迎大家阅读:
2016年最新学习和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范文一
有专家这样界定教学反思:老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地实现教育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全国特级教师袁容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成功经验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更有学者提出二十一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反思教学对教师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从感性认识递升到理性认识,由“一般型”教师成长为“骨干型”教师。反思教学中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使现有教学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思,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种种本质特征,成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学实践者,成为最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没有对自己教学经验的继承和对教学教训的吸取,对教学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其教学水平也只能停留在“一般型”教师层面,不能成长为“骨干型”教师。
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就是教师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包括教师自身的行为,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教学反刍,是教师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学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从而冲破“经验型”的束缚,成长为一名教学研究者。
三、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由“教书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师由教学新手到骨干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反思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思教学,能使教学更理性、更自觉,教学过程更优化,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尽快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四、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提升理论水平和拓展知识层面,由“学科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学实践者,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掌握科学理论的人。而反思性学习,是教师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创造性学习,经过理论的重构和重建,积累大量的知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创造新知的目的。
总之,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学能使教师不断成长,成为出色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2016年最新学习和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范文二
听了陈教授的讲解,触动很到。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思考、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一节课应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反思促进了我们的专业发展, 通过反思可以很好的找到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和优点,如果我下次在上这节课哪些地方应该如何完善,怎么完善更好?反思后整理和加工会很好的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我们不但应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反思教学策略,还要反思在学生身上的一些问题:如反思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学生哪些知识存在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等等。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从多角度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改善,这样你就会不断成长,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经验会使我们更优秀。 反思可以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和问题意识,从心底唤起我们教育的良知。反思可以很好的检测和督促我们的教学行为,反思可以使我们不断创新。
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经验 + 反思 = 成长,教师要想成长,要想优秀必须不断在实践、反思、总结。教师要想成长应不断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学而思,把别人成功的经验、好的方法不断的记录、反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次我们还应俯下身子向学生学习,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这样你的课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才能促进你的课堂更科学、更具实效性。
反思不是简单的把自己的教学中某些环节记录下来,这样你的反思会很肤浅,自己应将问题整理加工、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可以详细的写一堂课的教学实录,通过你的写和思会发现很多问题,使教学的过程及对象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逐渐使自己对问题思考趋于全面。勤思可以促进自己经验的不断提升,使自己更好的成长。
总之,反思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使我们的教学更成熟,使我们逐渐由经验型转化成研究型教师,使我们的教学形成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反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将是我们人生的一种宝贵财富。
2016年最新学习和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范文三
“反思”一词源于哲学,本指思维,即反思性思维。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或反省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荷兰哲学家 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个把握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概念,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本质的概念。总之,人们通常把反思或反省视为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心理感受等的思考。所以,威廉杜拉姆在《思维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假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那么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总体课程目标的反思,总体课程内容的反思,总体课程组织的反思,科目目标的反思,科目内容的反思,科目组织的反思,单元目标的反思,课程中具体学习活动的反思等。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课后反思是教师及时补救的依据以及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通过课后反思能达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有的教师执教多年,却长进不快,有的教师刚涉足教坛,却能后来居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者是否在与思考、探索和总结。可见,写课后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它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认识提高
新课程强调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又是思想者。按照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上课过程应该包括教学前的预案设计和教后的反思。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能仅仅满足于“今天我的课已经上完了”,而应该在课后反思自己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有何得失、有何感悟,要把写好课后反思当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最终达到“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透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的目标。反思教学中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使现有教学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思,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种种本质特征,成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学实践者,成为最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没有对自己教学经验的继承和对教学教训的吸取,对教学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其教学水平也只能停留在“一般型”教师层面,不能成长为“骨干型”教师。
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知识的优化
要评判自己的一堂课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要求,是否有效,以及在备课和教学中有何得失,通常要在讲完课才能发现。因此,经常性的进行课后反思能使今后的教学更加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并根据教学情况对下一阶段教学任务进行调整,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是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写课后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诊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对于提高教师授课艺术、优化课堂教学是大有益处的。可以说,认真写好课后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起点。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就是教师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包括教师自身的行为,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教学反刍,是教师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学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从而冲破“经验型”的束缚,成长为一名教学研究者。
三、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独特风格的养成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意识,有自己独特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能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冷静地思考和总结,并最总能够有意识的、谨慎地将研究结果和理论知识应用于下一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针对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使自己得到最大的发展。正因为课后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特征教师就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教师由教学新手到骨干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反思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思教学,能使教学更理性、更自觉,教学过程更优化,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尽快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四、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与课堂的把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与课堂的把控尤为重要,即教师发展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怎样解决,总结了哪些经验,值得老师们共勉。几年来通过学习和实践以及不断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我认识到:
(1)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种估测: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学生互相探讨或教师点拨,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具体操作时注意这样几点:1.营造氛围,确定高质量的有探究价值的需讨论的问题,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2.科学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在小组合作之前要留足学生亲近文本、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3.建立机制,教给方法,努力克服盲目无序、无意义、无效率的教学行为,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4.宏观调控,适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并非无事可做,而应密切关注和把握小组讨论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和点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切不可让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形式”。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要努力建立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从操作层面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慎重,要维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不能简单或粗暴地否定,更不能不作评价,或是笼统地以一个“好”来表述;另一方面,鼓励赞赏的同时,还要从发展性的角度去评价,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启迪思维,拓展思路,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让学生对自己的结论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
(3)“提问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知识的传授只是我们的一个目的,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特别是让学生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应该更为重要。也许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学大于教”的境界。
总之,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抛开一切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积极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投身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让自己的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
2016年最新学习和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