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精选论文
相关话题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形势教学的时代性、政策教学的时效性都需要多学科资源在教学中发挥特有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精选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形势与政策精选论文篇一
《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摘 要]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与这种转型、转轨相伴随的是利益结构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重新分化、组合,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公平问题凸现出来,成为人关注的焦点。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
[关键词]公平正义;社会和谐;途径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求的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不仅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关系到当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一、社会公平的内涵
“公平”是指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一种伦理认定和道德评价。具体表现为对一定社会的性质、制度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章程、惯例等等的合理性及合理程度的要求和判断。“公平”是研究权利和利益合理分配的概念,是人类对于社会成员相互关系的合理设计和理想安排。它的核心意义是均衡和合理。
社会公平,就是在平等的规则下,人人享有同等的机会和权利,以达到最终资源分配上的公平。从政治学的角度讲,就是要保障人人享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项基本权利,保障社会多元化;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就是要调节各社会成员间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关系,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就是要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
社会公平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实现的过程。社会公平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状况、经济水平、历史传统、文化结构等方面紧密相关。我国的现实国情是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社会上存在许多影响社会公平的矛盾和问题是社会主义公平的阶段性特征。这一阶段的社会公平应该与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追求绝对的、抽象的公平。由于社会成员个体的体能、禀赋、勤勉度、家庭负担,各地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等的差异,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结果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
二、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比以往任何社会更加重视公平正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之所以最终要消灭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归根结底是为了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使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能否实现公平正义不仅影响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更影响着公民的基本权利、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等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实现。维护和保障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关系相适应的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遵循公平正义原则,调节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团结协作,最终形成社会全体成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因此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必然要求。
三、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发展中解决社会欠公平问题。恩格斯说:“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经济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前提。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仍要努力发展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奠定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公平正义问题。
(二)完善法制建设,保障社会公平的实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制度保障,健全的制度是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机制还不够健全,而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现实容易使一些人产生被剥夺感或社会不公平感。因此,要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以保证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尽快建立并完善能够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制度化体系。
(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障公平正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处理好分配领域中的关系和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但不同群体之间的具体利益还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综合采取各种办法维护经济公平正义。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政府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应该包括:一是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重点是扩大覆盖面,努力形成全覆盖的保障体系。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重点是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农村五保救助制度、农村特困救助制度、城乡医疗制度、灾民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三是引导、鼓励多元主体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重点是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主。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总之,我们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使公平正义具体体现在人民从事各项活动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之中,切实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使全体人民在共同建设中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进。
形势与政策精选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