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会心理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03 19:15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社会心理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年社会心理学论文篇1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浅谈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自己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倾向于追求自身的精神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娱乐产业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我国青少年的偶像崇拜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侧重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影响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特别是追星行为形成的心理作用机制,以及针对这一现象做出的反思。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青少年;偶像崇拜

一、引言

由于青少年尚处在青春发育期,各方面心智都还不太成熟,因而,他们的追星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冲动和盲目的。偶像崇拜作为当今社会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追星模式,它作为一种亚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与主流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何为“偶像崇拜”

在我国古代,“偶像”一词最早是指人们自己用泥土、陶瓷等材料制作出来的人像,这种人像在当时主要是用来供奉的,体现着封建迷信的色彩。再后来就开始泛指一切实物或者非实物的人为制造出来的人物形象。直到现在,“偶像”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人们逐渐开始把“偶像”和“明星”一词等同,偶像主要就是指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娱乐名人,尤其是所谓的明星。

三、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特点

(一)以对异性偶像的崇拜为主,且女性居多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此时性意识开始萌发,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和好奇。而明星偶像大多数都拥有着靓丽的外形和迷人的气质,青少年正好可以将自己对异性的迷恋转移到明星偶像身上。在这其中,由于少女自身的浪漫主义情结,所以在青少年群体中女性的追星现象要比男性普遍,且追星的激烈程度要比男性多很多。

(二)偶像崇拜的对象主要是娱乐圈和体育界的明星

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对象也由过去的主要对于政界偶像和劳动楷模等“英雄式”人物的崇拜逐渐变为了对娱乐圈和体育界明星偶像的崇拜。青少年女性大多迷恋于娱乐偶像的外形,而青少年男性则更加倾向于对体育界明星的崇拜。

(三)偶像崇拜出现团体化和组织化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选秀节目的热播,各种选秀明星陆续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不同明星的后援会和粉丝团也逐渐形成,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各家明星的粉丝团都呈现出小集团化的趋势,组织内部有明确的管理分工,这样更加有利于明星粉丝的规范化管理。

四、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社会心理学成因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样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自身还不能形成一种完整而成熟的价值体系,再加上内心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因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通过对偶像的崇拜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这其实也是青少年在这个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心理附属品。那么青少年偶像崇拜形成的社会心理学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具体的来分析一下。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社会认同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人能够觉察到自己的存在,以及对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自己与他人所形成的关系的判断。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需要寻找一种参照物来衡量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且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因而青少年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个人也亟需一种榜样力量来帮助自己来提升自身的社会认可度。因此,偶像就变成了青少年模仿和学习的重要对象,他们通过学习自己偶像身上的某些特质和行为方式,来使自己也通过具备这些品质和做出相似的行为来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

(二)心理归属的需要

这一时期,青少年慢慢开始与父母疏远,寻求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但他们在潜意识里对于父母的依恋是无法割舍的,这就相当于情感上的又一次“断乳期”。所以青少年需要去寻找新的对象来代替情感上对于父母的依恋,偶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相当于父母的“替代品”。青少年通过对自己偶像的崇拜与仰慕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在偶像身上寻求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也正是这种移情的方式,有效的满足了青少年在摆脱对父母依赖的过程中寻找心理归属感的需要。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青少年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和自己的同龄群体一起学习和游戏,再加上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心智发育还尚未成熟,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因而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极易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所以,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许多青少年会在周围同学的带动下,跟随别人一起崇拜偶像。这是一种非理性的选择方式,一味的盲从可能最终会导致青少年失去方向,致使形成对偶像的盲目迷恋,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造成更多“杨丽娟事件”的发生。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在众多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观察和学习从而达到强化自己行为的目的。而明星偶像正是青少年进行观察和学习的重要榜样对象,他们通过对自己偶像的模仿学习,来形成与之相近的一套行为模式及人格特征。如果这种行为方式是正确的合理的,那么就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只是盲目的模仿和学习,不加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就全盘照学,那么这就是一种错误的方式了。

(五)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认为,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青少年时期已经开始进入“生殖期”阶段,此时正是性冲动逐渐开始变得强烈的时期,但青少年又必须极力压制这种性冲动,因而需要把这种性冲动转移到特定目标的身上。因此,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来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其实就是一种性冲动的转移。青少年正好处在青春发育期,性意识还处于懵懂的阶段,这个时期他们逐渐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和好奇。青少年亟需把自己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其他个体身上,这种移情主要表现为对偶像的浪漫式幻想甚至是性爱的幻想。青少年通过这种非现实的情感体验,来满足自己的性冲动。

五、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思考

适当的偶像崇拜有助于排解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偶像身上优秀的特质也可以让青少年来模仿学习。但如果只是一味的盲目追求偶像,置学习和父母家庭于不顾,甚至有些青少年为了追求自己的偶像与父母闹翻,离家出走,逃学翘课,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这些行为都是需要及时避免和制止的。

为此,广大青少年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青少年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对偶像的盲目崇拜和越轨行为,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能够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峰.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9).

[2]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之心理机制探究[J].中国德育, 2006,(12): 13-18.

[3]游秀钦.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思考[J].山东团校学报,2008,(1).

[4]孙天威,杨志刚.对青少年追星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及教育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2(3).

[5]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苏州大学,2005.

2017年社会心理学论文篇2

浅谈腐败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 要 腐败是当前较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从社会心理角度透视腐败现象,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及泛滥的原因。腐败心理的形成是腐败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和转化的结果,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部分质变到心理结构总体质变的过程。

关键词 腐败现象 社会心理学 分析 心理救治

1产生腐败的社会心理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性的全面张扬和“解放”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一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动因。腐败从心理上说,其根本原因还是人性的非善良因素的恶性膨胀。心理的形成,既不是与生俱来、后天无法改变的,也不是完全由客观环境决定、个人无力抗拒的。它是腐败主体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相互作用、转化的结果。外在诱因包括微观社会环境,即与腐败主体在各个方面保持着长期而密切联系的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中观社会环境,即以腐败主体的交际圈为范围,包括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同乡、邻居等;宏观社会环境,指一定时期的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比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由于风气不正,监督机制乏力,使得少数腐败分子得不到及时查处,即使查处了也是不痛不痒,有的甚至边查处边升官;而一些清正廉洁的干部却往往吃不开,被斥为没本事。

1.1贪婪心理

有些人从小打小闹开始,贪污受贿达到一定数额后,贪欲已无法控制,有的受贿多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仍感到不满足,聚敛金钱已成为一种习惯性心理。违纪违法金额高达100多万元的浙江省台州市原市长孙某一次收受一笔美元后,竟与妻子两人坐在床上一张张地数着、欣赏着。

1.2失衡心理

许多现职领导干部认为收入与贡献不相符,有的甚至与企业主、大款、外商、发达国家公务员盲目攀比,心态严重失衡,认为通过手中权力谋取一定利益“是合情合理的”,尤其是一些过去曾取得过“政绩”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得到的太少而失去的太多,想趁自己还有职有权时捞一把。

1.3集体安全心理

在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犯罪案件中,串案、窝案越来越多,关联犯罪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参与串案、窝案的腐败分子中,有一种较普遍的集体安全心理。往往以某个企业为核心和纽带,当地一些党政领导和海关、边防、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与一些非法运作的企业经营者结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益集团,或称之为“圈子”,圈内之人对“圈子”有一种安全依存心理,认为只要大家相互保护,上不怕组织调查,下不怕百姓举报。

1.4侥幸心理

一些人在腐败犯罪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法不责众,东窗事发者是倒霉,撞在枪口上了,或者“大意失荆州”。相当一部分犯法犯罪的领导干部自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组织不知,群众不知,风险小,保险系数大。一旦事发被查处,不从内心反省忏悔,而是自认倒霉。

1.5消极从众心理

随波逐流是引发腐败较为普遍的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处在中层领导岗位的领导干部,在集体腐败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腐败的危险性,主观上并不想参与,但因种种利害关系,“无可奈何”,混迹于腐败分子之中,同流合污。一些行贿者在给某些领导班子成员送红包时,一旦遇到拒收者,就声明“其他领导都收了,就看你的了”,拒收者往往因担心班子其他成员对自己不信任,只好随大流。

1.6尊敬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送礼的方式来表示尊敬。这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本无可非议。但一旦这种活动介入政治生活,界限就模糊了。如果拿国家、集体的钱财来表示尊敬,就不是一般的送礼问题了;即使拿个人自己的钱财来对领导干部表示敬意,弄得不好也会形成不正常的人际关系,甚至违纪违法。

1.7寻求保护的心理

行贿者的基本动机是寻求保护和支持,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一些行贿者或为了寻找靠山,背靠大树好乘凉,或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以求出人头地。“怕吃亏”的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原本靠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干出了一定的成绩,但看到那些跑得勤、送得多的平庸之辈比自己升得快,心中失望,于是也耐不住寂寞,加入跑官买官者的行列。

2腐败的社会心理救治

腐败个体的心理历程,大都有一个从启蒙、试探到被动参与再到主动出击甚至疯狂的渐进过程。在启蒙阶段,每个腐败分子都有无形或有形的“引路人”,耳濡目染,由看不惯到渐渐习以为常。在试探与被动参与阶段,由于有人试图用不正当手段来交换他的权力,千方百计与他“联络感情”,其计之巧,简直令人防不胜防。他也被动地参与一些请客受礼或收受少量金额,大打“擦边球”。当然他内心是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的,但只要一直“平安无事”,则慢慢心安理得,甚至不如此反而不习惯了。这是一种心理的适应过程,一旦适应,就会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模式因此,进行心理教育和救治,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需要、信念、能力、性格等方面心理素质的培养,对防治腐败十分重要。

2.1理想信念救治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真实性和实践正确性的确认。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持久的活动动机。我国国家公职人员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确信。人一旦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发生怀疑和动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精神支柱,就可能以物质上的满足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持久、扎实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应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深化理论,提高认识,以坚定公职人员的崇高理想信念。为重实效,理论学习必须抓紧、抓实、抓牢,要正规化、制度化、定时定点定人集中学习。要将政治理论水平的考核作为公职人员晋升、评职、奖励的硬指标,要改变理论学习形式化、业余化、不稳定化的缺点,使其牢固树立公仆观念,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发扬民主、主持公道、廉洁奉公、勤政敬业、遵纪守法、依法行政。 2.2品格意志磨砺

品格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行为目的,并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其作用在于促进个体完成行为动机的斗争。如何处理行为的动机斗争,反映了一个人的品格意志水平。品格高、意志强的人解决动机斗争的原则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坚强的品格意志是抵抗不良行为的重要心理屏障。心理学家范德尔(Funder)研究发现,抗诱惑力的强弱与性格特质有关。抗诱惑力强,其性格特质主要有慎重、注意、理智、合作、专心,由此可见,在塑造公职人员的性格时,要注重培养其积极的性格特征,以明确其目的性、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英勇、镇定、纪律性等,从而增强其抗诱惑力。

2.3自我教育复苏

自我教育是一种对自己品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以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教育方法。其心理基础是心理素质中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成熟。它具有自觉性、自主性、自教性、内控性等特点。是以高扬主体自律精神来塑造完善自我,在反腐倡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公职人员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就是自我教育力度不够。自我教育的复苏,是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公职人员的自我教育包括:自重,即尊重自己人格,珍惜自己名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坚持为“官”之德,掌权为公,服务于民;自省,即按照社会要求或模范人物的言行经常进行理性反思;自知,即严格解剖评价自己,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错误。

2.4个人需要调控

需要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反映,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即有机体的活动总是被某种需要驱使着,欲望的不满足是激起有机体活动的普遍原因。当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因极度贪婪时容易产生腐败行为,所以要防止和消除腐败,必须对个人需要进行合理调控。首先,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个人合理需要。其次,培养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化了的优越标准的成功需要。

参考文献

[1] 罗大华.新编犯罪行为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227.

[2] 王锐.犯罪心理学导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3] 张保平,李世虎.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

2017年社会心理学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