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四我国的防灾减灾练习试卷
往往在考试来临之际,学生们应该如何做好充分准备来面对考试呢?别担心,以下试小编整理出的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我国的防灾减灾练习试卷,以供大家参考并学习!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我国的防灾减灾练习试卷
选择题
“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 )
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 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下面某地区气象资料表。据此回答问题。
月份
1
3
5
7
9
11
风力≥8级天数
1.5
3.7
3.6
0.6
0.4
1.4
平均温度(℃)
-3.2
6.4
21.2
27.3
20.6
6.3
降水量
(mm)
3.3
9.1
33.3
247.3
26.2
3.5
【小题1】该区域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有( ) ①风沙 ②干旱 ③洪涝 ④盐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小题2】结合表分析,该区域最可能是( )
A.西北塔里木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3】针对该地区的自然状况,下列趋利避害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
B.改进耕作方式和改进作物品种
C.修建水库,疏浚河道
D.采用漫灌方式,扩大灌溉面积
河北省沧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因超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漏斗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回答11—14题。(双选题)
【小题1】该市长期以来开发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属于( )
A.浅层地下水
B.深层地下水
C.动态水资源
D.静态水资源
【小题2】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有( )
A.旱涝灾害频发
B.水土流失严重
C.地面径流缺乏
D.用水需求量大
【小题3】地下水漏斗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
A.引发构造地震
B.引起地面沉降
C.引起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
D.引发风沙危害
【小题4】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的正确途径有( )
A.停止开采地下水
B.人工降雨,增加水资源
C.进行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4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第二次调水调沙实验,并获成功。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①流水侵蚀作用 ②流水搬运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流水沉积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地区“缺水多沙”问题的是( ) ①加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黄土高原干旱区推广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和储集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调水调沙的最佳时机应选在( )
A.春旱严重时
B.夏汛来临前
C.秋季汛期后
D.冬季枯水期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由图中竖线条符号部分分析得知该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干旱
C.泥石流
D.台风
【小题2】为了减轻上题中所述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设水利工程
C.营造海防林
D.建设河流污水治理工程
三峡地区“一三五”水位线下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是( )
A.防治库区崩塌、滑坡及泥石流
B.防治地震
C.防治泥沙沉积
D.防止库区蓄水渗漏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目的中不包括的是( )
A.长江中上游各省山区沙化、石化速度下降
B.涵养水源
C.水土流失治理
D.美化环境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防御干旱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进行人工增雨
B.选择耐旱作物,改进耕作制度
C.开采地下水
D.增加降水量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改善生态环境
D.增加木材产量
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06年夏季,重庆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创下了5个“历史罕见”:干旱持续时间长,干旱强度大,抗旱水资源少,干旱范围广,旱灾损失重。这次旱灾直接导致经济损失63.75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51.28亿元。
材料二:2006年8月14日全国气候干旱分布图

【小题1】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哪些?
【小题2】分析2006年重庆出现重旱的原因。
【小题3】简要说明我国目前减轻旱灾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 下图是某区域同一条河流上游、下游河床剖面示意图,图中数值分别是河堤高度、河床宽度、河床的经度和纬度。

材料二 下图是该河流某水文站测得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月均气温和月均径流量曲线图。

材料三 下表是该河流中下游洪水灾害历史统计资料。
年份
前206年~1950年
1951年~2000年
河流决口
1561次
13次
2,4,6
灾情等级比
特大水灾:21.6%
大水灾:44.7%
一般水灾:33.7%
特大水灾:18.3%
大水灾:471.1%
一般水灾:34.6%
【小题1】河流截面甲段的两岸河滩相距约 米(取整数),河流截面乙段河水流向为 ;在甲、乙两河段中,位于上游河段的是 。

【小题2】上图中能正确反映甲河段河水流向以及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的是 ,并分析这种补给关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小题3】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该河流下游多洪水灾害的原因。
高中地理选修四我国的防灾减灾练习试卷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