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进校园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13 13:17

阅读国学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是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进校园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经典进校园论文篇一

阅读国学经典建设书香校园

摘要:阅读国学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是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阅读国学经典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国学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教育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国学经典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国学经典书香校园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不仅展示了历代大家在人生旅途上的心路历程,而且形象的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艰辛跋涉。阅读经典名著,诵读优秀诗文,建设书香校园,不仅是青年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之根、把握中华文化命脉的有效途径,也是使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提高人文素养,在文化冲击和碰撞中得以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阅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感受古人情怀,培养爱国情操。国学经典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我国古代有许多“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志士,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些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诗文,曾经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独立、民族解放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鼓励学生诵读历代至情至美的经典诗文,就是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和祖国的血脉相连、生命相依,因为这里既有鹏飞万里、鹰扬世界的起点,也有千尺高树、叶落归根的家园。以人文教化潜移默化的熏染学生的爱国情怀。

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内容,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的是国人应该具有自强不息的民族尊严。“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的是我们应该胸怀广大,学会包容,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人和事。孔子说:“言必虑其所终,行必稽其所敝。”说的是我们应该具有勤奋务实的民族性格,对于说出去的话必须考虑最终的效果,这就要教育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慎思慎行、勤奋务实。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加强大学生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更多地培养他们的道德自觉性,增强修身自省的自我意识,从而为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奠定更坚实的心理基础。

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依赖于科技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则必须有人文精神的支持和导向。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着极端的重要性。人文素养是科技人才的必备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科技大家。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在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中,不仅大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人文学科的学者,都无一例外的接受过文化经典和国学的严格训练;很多自然科学技术专家也都有较深厚的国学功底,对本民族的经典如数家珍。比如华罗庚、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等等,因为他们学贯中西、文理双通,故才有博深的见识、恢宏的气度。所以新一代的知识青年更应该多读一读经典名著,提高自己的整体人文素养,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更好地为科技兴国服务。

二、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国学经典的阅读量太少。大众文化崇尚新潮、变异和个性化,在其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下,不断推出“新星”,不断炮制“奇闻逸事”,不断变换新的时尚。而大学生更多地将“时尚”看作是一种个性、一种前卫风格的代表、一种卓尔不群的个性张扬,他们兴奋而盲目地追随“新潮”,追求“名牌”。网络文化的即时快捷,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准呈狭窄和浅薄的趋势,削弱了人们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探究。部分大学生片面求新、求快、求时尚,具体表现为欣赏影视文化日益卡通化、浏览书籍报刊日益快餐化。大学生中,追求深沉的浪漫和高雅的幽默少了,表现浮躁和媚俗多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少了,及时行乐、贪图享受的倾向多了。在平面化、快餐化、批量化的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逐渐陷入被动的文化消费模式,放弃了思考、放弃了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也放弃了对国学经典的阅读。

国学经典阅读方法不当,阅读途径不够丰富,阅读效果不佳。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大学生,心里想读书,但获得国学经典的途径太少,即使好不容易拿到国学经典,也往往因其晦涩而难以卒读,最后只在脑子里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名词概念,并未真正从阅读中受益。目前,大学生们在阅读国学经典的时候也的确存在一些困难,他们很多人在高中时期选择了理科学习方向,为了顺利考取理想的大学,学生们更加重视物理、化学、数学这些学科,而语文学习主要是为了应试。并没有培养起阅读兴趣,久而久之便淡漠了阅读。除了必要的文科学习外,他们很少阅读其他文学经典,造成其语言文字功底不足。当他们阅读国学经典,尤其是原著本时,便有较多的文字障碍,不解其意,读之无味。那些称之为经典的作品,往往思想内容深刻严肃,读起来更费脑筋。于是,学生们便认为国学经典不如武侠小说或快餐式读物对他们来说更有刺激性和吸引力。

三、开展国学经典阅读,建设书香校园

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国学经典的学习,书香校园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氛围营造、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但就学生教育引导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提升校园文明。图书漂流在国内起步较晚,现在,“图书漂流”活动在国内已广泛开展起来。活动参与者也由读书爱好者发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大众、团体、行业协会等,甚至许多地方政府都鼓励、支持。目前“图书漂流” 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传播文化、分享爱心”的社会公益活动。在高校开展以“信任、传播、分享”为主题的图书漂流活动,不仅可是实现资源共享,拓展国学经典的阅读途径,更重要的是,图书漂流,漂流的不仅有书香,还有公德和信任。这是一种自发的阅读大串连,没有硬性的制度约束,也缺少外在的监督, 一切依靠阅读者的自觉自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活动又是校园公德建设的载体。图书漂流,交换的是信任,传递的是尊重。另一方面,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这本书可能由此成为一个媒介,让互不相识的人彼此联系。这样挟着浪漫气息的活动,也是打破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营造和谐与温暖氛围的一种努力。这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和共享意识,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

努力提高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推动国学经典阅读。大学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都是学生们最亲近的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学生管理人员承担着授课以外的各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尤其担当着政治思想教育的重任,他们人文素养高低将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美国著名学者欧内斯特.博耶指出“人文教育与应用学科的综合,在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上,不仅仅依赖于计划本身,还取决于实施计划的人。”因此,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都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以高尚的人文涵养,通过日常的教学管理启发和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培育优秀品格。首先,高校教师们必须主动拓展知识面,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其次,学校在加强教师的培训时,不仅要注重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改善和优化知识结构,还要注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要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师资培训计划。最后,学校还应采取各种手段,积极鼓励搭建师生沟通平台,以高尚的师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品格。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国学经典进校园论文

国学经典进校园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