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时光随笔,美好的时光心情随笔

发布时间:2017-03-03 13:39

美好的时光,给我们美好的回忆和念想。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美好的时光随笔,一起来看看。

美好的时光随笔,美好的时光心情随笔

美好的时光随笔篇一

居所附近是公园。散步时,经常看见青年恋人,甚至少男少女旁若无人地、肆无忌惮地搂抱和接吻。无疑,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美好的时光。但光天化日,大庭广众之下,似乎有点过分。只能用这是上帝为人类的延续而作的安排,因而多一份宽容心来看待了。青春值得留恋,值得回忆。想当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全无顾忌。如今,三高、肥胖、等等,还没动筷子就让你食欲全无。

路遥殚精竭力完成了力作《平凡的世界》,给自己在世界上留下不平凡的印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对于旁人,他那日夜颠倒的生活方式和苦行僧无异,但这些时光对于路遥都是美好的时光,他用生命做着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看着构思化成一页页文章,看着书中的人物一个个变得生灵活现,可以想象,有限的精力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这种美好时光就是开心的时光,不是凡夫俗子能仿效享受的。

有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借助现代科技,人们变得个个都是学富五车,不少人成天忙着转发文章,分享照片,用有限的宝贵时间学习,效仿,而不是创造,尽管活在美好的时光中,却活得苍白。此外,为我所用,思想上自立学自西方,经济上啃老还振振有词。以至于有作家发出“是否要知道那么多知识”的质疑。时光是一维性的,俗称一去不复返。莫待时光不再啊!

活出精彩,活得自在。只要改变观念,美好的时光不再限于年轻时代,就如大妈的广场舞也能跳出夕阳红。返老还童是神话,但桑榆未晚不会错。当然,量力而行很重要。

美好的时光随笔篇二:守一份恬淡,享一份美好时光

国庆长假,几天下来,不但身体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心灵也得到了彻底的放松。晚饭后,妻子和邻居出去遛弯儿,儿子儿媳带着孙子,一家三口躲进了自己的小天地,其乐融融去了;而我,也习惯地坐在了电脑前,打开QQ空间,浏览着好友的“说说”,欣赏着好友的美文,分享着好友的心情。

日子,恬淡,安宁;心情,祥和,平静。在这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洒满大地,晚风袭窗,满怀惬意,想起了白天带着孙儿到人民广场看菊展,那菊花,白的纯洁,黄的雅致,紫的浪漫,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家人,有情侣,花坛前,止步,拍照,留影,一幅幅天伦之乐、儿女情长的画面,甜蜜,温馨。

欣赏着菊花仙子的美丽,想起了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那首古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中的“真意”,便是那份“悠然”,而那份“悠然”之情,源自于“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源自于那份恬淡的心情,有了这份恬淡,才有了那《归去来兮辞》,才有了那《桃花源记》,才有了老夫子尽享着的那一份美好时光。

守一份恬淡,心静是前提。心欲静,必清心寡欲。心清,天自高,地自宽,看山,山青,看水,水秀,清风明月,朗朗乾坤。心清,烹一盏清茶,香气盈盈;诵一卷诗书,浩气满膺。欲寡,则少思,少求。少思,少了人世间的烦恼;少求,少了红尘中的苦闷。想的少了,心无杂念,自然心静。求的少了,自然也就不会为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所惑,整日地投机、钻营;也就不会为红尘中的权贵名利所诱,成天想着坑人、害人;才会有一个好的心情,才有时间去享受那一份美好时光,享受那儿孙的天伦之乐。

守一份恬淡,大悟是本真。人生一世,有得有失。有的人,为了追名,失了爱情,丢了亲情,名有了,而孤独一生。有的人,为了逐利,抛家舍业,毕生营营,钱有了,而命却没了。有的人,为了那显赫的权贵,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埋没了善良的人性,干着卑鄙的勾当,虽权重一时,然终究逃不出苍天的惩治。还有的人,经不起物质利益的诱惑,贪污腐败,腐化堕落,最终逃不过牢狱之灾,落得个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惨命运。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本已困苦多舛,何不停下那匆匆的脚步,给自己的心灵放一个小长假,携妻带子,驾车而行,或游山玩水,放浪于山水之间;或烧烤露营,与秋风亲吻,与大地亲近;亦或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独自在家,煮茶品茗,沐唐宋之古风,赏先哲之精华,写天地之感受,书亲情之温馨,诵千古之绝唱,画荷花之娉婷。

人,一辈子忙忙碌碌,辛勤劳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光宗耀祖?为了儿孙福荫?为了人前显贵?为了死后留名?想想,都是。但也正是为了这一切,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常常会忽视了家人的幸福,亲情的温馨,丢失了人性的良善,友谊的纯真,到老了,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

故而,何不学学陶老夫子,放下世俗的追求,回归于山林,携家人耕作于田陌,邀挚友饮酒于桃园,吟诗于清溪之畔,漫步于花草之间,守一份清清浅浅的恬淡,享一份美好时光,悠悠然。

2015年10月6日晚初稿,10月7日午后定稿

美好的时光随笔篇三:那些美好的读书时光

我家不是书香之家。

用父亲的话说,咱家八辈子,不是贫农,就是工人。金银珠宝,没有。书,更没有。是的,父亲,爷爷,爷爷的爷爷,都不大认得字。父亲能认识一些字,完全靠的是自学。我家因此也就没有留下什么可以看的书。小时候在奶奶纳鞋底的篾箩里,我看见过几本民间故事之类的书,好像是初中文化的小叔买的,最后都成了奶奶纳鞋底的材料。

我最早读到的书,是《小朋友》、《儿童文学》之类的画报和杂志,是向我一个小学同学借的。她家有一个很大很高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最让我羡慕的,是她的父母,都在邮局工作,总源源不断地有好看的新杂志和新画报可以看。书架上有什么好书,我不记得了。估计那时小,没怎么借,借了,估计也看不懂。借的最多是还是那些《小朋友》之类的儿童读物。同学很大方,每借必应。我童年时代的幸福,很大程度,来源于这样借书读书还书的快乐里。

初中的时候,琼瑶的小说盛行,同学们在班上传着看,都看疯了。不知道为什么,我那时却不大喜欢看。好像只认真看过《烟雨蒙蒙》和《剪剪风》,少女的情窦,也没有因此初开。书名倒是记住不少,什么《月满西楼》、《寒烟翠》、《却上心头》、《庭院深深》,等等,因这些美丽的书名,那阵子对古诗词很是喜爱。之外,就没有太深的印象了。我因此至今想不起来,初中三年,我都看了些什么书。好像都荒废掉了。记得应该是看过不少的小说。路遥的,巴金的,张恨水的,郁达夫的。还有《红楼梦》、《孽海花》、《西游记》之类的书,也大致读了。许是没有书香底子的缘故,都印象寥寥,记忆不深。

最喜欢读书,也确实认真读了一些书的时候,是在高中。那时除了喜欢林语堂、梁实秋、巴金的散文,还喜欢看国外的一些名着。还迷上了席慕容的诗,和三毛的流浪文集。总之也是博览,泛泛而不精。那时小城有一个老图书馆,里面有好多我想看的好书。我特意办了一个借书证,每个周末,借书还书,乐此不疲。记得曾经煞有介事地做过好多读书笔记,写过许多感概激昂的读后感。

想来还是因为没有书香底子的缘故,我所看过的名着小说,大多想不起来具体的情节,有些甚至连主人翁的名字也不记得了。只记得那真是一本好书啊,我还写了长长的读后感呢。诗歌和散文,倒是印象不浅,热爱至今。从高中起,我自诩为孤莺。备了好几本薄薄的本子,很清高地写了好多青涩的分行的文字。可惜并没有保存下来,有些在搬家的时候,辗转弄丢了。有些被高中一个男同学要去了,至今下落不明。其实即使保留下来了,也一定因为幼稚得不能看,而不会有太大的价值。但我的青葱岁月,却因此美丽,清雅,朦胧,还略带淡淡的哀怨,和忧愁。

上大学,因为读的是理工科,也不能系统地读文学方面的书。但手里却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钱了。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自己买书来读。我读大学时的简朴是有点出名的。不谈朋友不打扮,几乎所有的零花钱,都送给了附近的书店和夜市的书摊。为了省钱,我那时买了好多岳麓书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那种字体很小的简装读本。真羡慕那时的视力和心力,买得起劲,看得也起劲。其实那些书真是没法看的。字太小了,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看书不是享受,是受罪。我现在即使看几页,眼睛也酸胀得不行。如今那些书,安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成了摆设,只是偶尔拿出来翻翻,除除尘,淡淡回想一下年轻时候美好的读书时光。

彻底不看书的时间,是有了孩子后的差不多十年。做母亲的快乐和幸福,填满了我的心房。我喜爱的读书,成了遥远的不能记起的前世。也常常出入书店的,但买的都是孩子需要的书。我自己,几乎不读书了。

再次想起读书,是孩子大了,心稍稍空了闲了的三年前。在网络上,偶尔读一些电子书。但不能读得太久。久了,眼睛疼,脖子也疼。这时候就很想买一些纸质的书来读。可是再逛书店的时候,我很是失望。我想看的书,书店里几乎都找不到了。连季羡林、丰子恺等一些老作家的散文,书店里都买不到。记得以前书店里到处都是这类的好书,可惜那时候口袋里没钱,只能翻翻过过眼瘾。

我现在没事喜欢逛逛网上的旧书店,在那里时常能淘到一些物美价廉的好书。我一般先下载电子档,看看书的目录和内容,觉得心仪就买下。像《蒙田随笔》、《苏东坡笔记》、《季羡林散文全编》、《杨绛文集》、《萧红文集》等书,我都是在网上买的。昨天下载了《孙犁散文集》电子档看,越看越喜欢,也买下了。过几天就能收到。

我漂亮的女同事们喜欢网购化妆品,她们看我时常网购图书,就露出诧异的表情,我知道我在她们眼里,是有点书呆子样的。其实我算不上书呆子,因为我虽然买了不少书,但认真看的,看了就记住的,却并不多。因为我的心总是浮躁,不够静。

接下来的岁月,我将努力拂去心间的浮尘,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读一些好书。即使被称为书呆子,也无妨。

美好的时光随笔相关文章:

1.小学优秀随笔

2.关于美好回忆的散文

3.300字随笔作文初一5篇

4.感悟时光的好句摘抄

美好的时光随笔,美好的时光心情随笔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