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06 10:31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拒绝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哲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哲学论文篇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及中国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揭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进程中,以“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基本目标,深入研究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经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传播、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生态理论与实践探索、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日益引起更大范围的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在全世界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真正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精髓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体现着整体论思维方式、唯物论基础、辩证法原则、唯物史观立场,包括哲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六个层面的基本理论内涵。

首先,人与自然和社会有机统一的生态文明主体论。人、自然和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他们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其次,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生态文明物质基础论。马克思恩格斯借用“物质变换”这个自然科学术语,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双向的物质变换过程,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蕴,是循环经济的理念源泉。同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新陈代谢断裂”这一概念来阐述资本主义生态问题,并从城乡分离、远距离贸易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大土地私有制,由浅入深地分析了生态问题的根源。不仅如此,他们还把克服新陈代谢断裂、实现人与自然的合理物质变换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指出那时人们将“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再次,生态问题的制度批判论。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面批判资本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从而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和反人性属性。马克思认为在以追逐利润为唯一目的资本逻辑作用下,资本主义的劳动成为了异化劳动,进而导致了工业文明社会的自然异化和资本主义生态危机。马克思恩格斯把资本主义看作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合理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要求。

第四,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协调的生态文明价值论。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价值主体地位,指出“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强调人类相对于自然存在物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同时,他们又辩证地强调自然界对于人类的先在性,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相互统一,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应自觉遵循生态价值理念。

第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想与社会进步论。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解放、社会解放与自然解放共同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有机体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一些走向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活实践措施。他们提出,“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才能排除”.

第六,热爱尊重和爱护自然论。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然看作是人与自然和社会有机统一的基础因素,主张热爱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他们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财富基础和精神源泉。他们强调尊重自然生态规律,认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他们对工业污染的河流表示深切痛惜,认为“这条河的水就不再是鱼的‘本质’了,对鱼来说它将不再是适合生存的环境了。”提示人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来爱护自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最根本的理论源泉、最可靠的思想启示,为我们认识现实生态问题,科学理解生态文明内涵,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传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人类学笔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进一步阐述了地理环境对生产力与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及其生产劳动的基础作用。在共产主义国际运动中,除了拉法格和梅林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和战友最早重视他们的自然地理环境理论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继承、解读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理论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普列汉诺夫。对此,黄楠森指出:“唯有普列汉诺夫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论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地理环境理论。”

普列汉诺夫的地理环境理论主要阐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独立于地理环境之外的逻辑和规律、生产力中介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互动、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可变的量”,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意蕴,具有重要的学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生态理论与实践探索。首先,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列宁提出了科学的物质概念,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他针对黑格尔的观点指出:“不能用精神的发展来解释自然界的发展,恰恰相反,要从自然界,从物质中找到对精神的解释……”

与马克思恩格斯相一致,列宁也强调尊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关系,批判资本主义破坏环境。他引用恩格斯的话揭露了资本主义大城市糟糕环境状况,“人们都在自己的粪便臭味中喘息,所有的人,只要有可能,都要定期跑出城市,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喝一口清洁的水。”

列宁批判了垄断资本主义追求超额利润生产目的生产方式、帝国主义对外扩张所导致的工人生存环境恶化、殖民地原料被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列宁还通过人造肥料的使用阐述了城乡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改善环境中的作用。其次,布哈林的平衡论生态哲学思想。布哈林的平衡论把自然界称作“环境”,把社会称作“体系”,认为历史就是在这两者平衡与不平衡中发展的;他把平衡分为社会体系中的内部平衡和社会体系与自然界之间的外部平衡,二者不可分割,互相联系,后者决定前者。在此基础上他强调指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的培养基。这就决定着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外,布哈林在狱中哲学笔记《哲学的沉思》中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和自己的两重动物”,提出了人类“生活和工作在生物圈中”的观点。再次,斯大林改造自然的生态观。斯大林既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唯物主义立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性,又对恩格斯抱有偏见而抵制辩证自然观,轻视自然界的整体性以及自然界内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只关注改造自然带来的眼前利益,却忽视了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斯大林的改造自然计划当时取得一定成效,但留下了生态后遗症。20世纪70年代咸海开始干涸与1985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成为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的两大生态灾难。苏联生态问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能够自动解决生态问题。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挖掘。首先,福斯特等人批评了西方学者歪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缺乏生态思想的荒谬言论,明确把生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在本质上就是生态唯物主义。

奥康纳认为马克思主义具备了“一种潜在的生态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域”,主张历史唯物主义向生物学和自然观延伸。其次,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本性必然破坏生态环境。高兹指出,“任何一个企业都对获取利润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会最大限度地去控制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投资,以使自己作为强者存在于世界市场上。”

福斯特也谈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形成生态危机的社会力量,要阻止世界环境危机日益恶化的趋势,不能仅仅在生产、销售、技术和增长等环节上做文章,而必须进行制度变革,用生态社会主义国家取而代之。

再次,对生态危机本质和危害的揭示。福斯特认为当前的世界生态危机是一场“终结一切的危机”,是人类“最后的危机”.奥康纳从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出发推演出资本主义双重危机,强调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相比更加具有根本性。最后,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号召开展变革资本主义、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的全球行动。奥康纳呼吁:“建设一种没有剥削的、社会公正的生态型的社会,特别需要联合起来斗争,必然发展某种统一的政治策略,如此才能同全球性的资本和那些不断壮大的全球性准国家组织相抗衡”.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环境的忧患责任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生态公正等思想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他们过于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体系中的地位,寄希望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来解决社会矛盾、用生态革命代替社会变革的思路也带有空想色彩。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逐步获得学界认可。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发展根本性问题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生态文明思想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认可和关注。首先,《自然辩证法》对于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最早受到现代自然科学家的肯定。因提出基本粒子结构‘坂田模型’而享有盛名的日本着名物理学家坂田昌一,在其对科学界和哲学界都有很大影响的《我所遵循的经典---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论文中,强调了《自然辩证法》对于“科学的方法”的重要指导作用,他说:“今天,我想谈谈所遵循的经典着作,尤其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这部着作就像珠宝的光芒一样照耀着我四十年的研究生活。”

在日本还有另一位深受《自然辩证法》影响的着名物理学家宫原将平,也十分认可这一点。不仅如此,《自然辩证法》中的“历史发展的思想”也获得了创立耗散结构理论的普里戈金的赞赏。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美国的拉斯金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关于人类解放及其物质基础的学说有一种生态学上的持续性要求,“剔除它的传统和19世纪的假想,马克思主义能够为探讨一种新的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框架。”1995年在法国巴黎国际马克思大会上,马克思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第一个生态哲学家和第一个社会生态学家,青年恩格斯也被认为是最早的伟大的生态学作家之一。2007年在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召开“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和生态文明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全球意义与对中国的启示受到中外学者关注。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迈克尔·佩罗曼教授强调,“马克思在帮助我们解释当今困扰人类社会的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方面则有巨大作用。”美国生态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查伦·斯普瑞特奈克也认为,“马克思的一些敏锐观察依旧适用于当前,马克思的认识对于后现代经济和生态文明仍然是重要的。”

除此之外,英国环境伦理学家乔纳森·休斯在着作《生态与历史唯物主义》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积极意义,得出了建立在生态上适度可行的生产发展是“各取所需”共产主义原则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结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不同区域和制度范围内的理论与实践,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思想启示、价值指引、实践经验和世界眼光。

思想启示在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指导,这种指导地位有待于在实践中凸显;价值指引在于,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必要行动,同时社会主义有制度优势,中国生态文明的成功实践必须要与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并行;实践经验在于,生态文明建设是综合性的战略设计,应结合基本国情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建设行动;世界眼光是指生态文明具有全球性和人类性,中国要承担国内建设生态文明与推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双重义务。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开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伟大实践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只是一种理论,尚没有成为现实,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还只能以理论形态存在,没有付诸实践的条件。”苏联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从理论走向实践提供了制度可能性,但未能转化为应有的实践价值。生态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但“西方中心论”和资本主义制度制约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彻底解读。中国共产党作为全球最大的执政党,在全世界率先以国家战略的形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实践作用和世界意义。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探索。建国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生态理论与实践中,绿化祖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做了历史铺垫。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生态环境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因素,领导开展了兴修水利、保持水土、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修复生态、保护环境、计划生育、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号召植树造林和绿化祖国,兴修水利工程和减灾防灾,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建设,提出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强调“集约经营”和“生态平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于1994年确立了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2003年提出了21世纪我国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总体构想。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提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运用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价值理念、实施原则、建设内容做出了全面、系统、具体的规划部署,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突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第一次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本目标,以及“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未来目标;第一次对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做出全面部署,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以及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建设方针以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制度建设等重点任务,这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设计与实施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继承、结合时代特点的最新发展以及体现中国特色的创新性运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引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引领全球生态文明进程。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着眼战略全局,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

比如,高度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将其看作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民意所在民心所向的重要问题。从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等六个方面出发,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提出了明确、系统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实践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又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理论指南,也将对全球生态文明进程产生引领作用。

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未来。习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引领着中国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中国将引领全球生态文明进程。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发达国家绿色变革动力不足,资本主义失去了在人类生态文明转型中的引领地位。相反,不以利润为本而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价值的契合性。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一条具有全球价值的探索人类生态文明进程的新道路。

有关哲学论文篇2

论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着力点

摘 要:新形势下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努力做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内容讲准讲对,突显理论魅力,忌附加;达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深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其理论特质,忌肤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精选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效果;授课着力点

新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在编写内容上呈现出五个特点:辩证处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致力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范畴多,观点集中,理论视野宽,理论境界高;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引用和阐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当代生命力得以彰显;选材组材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得到适度回应。鉴于新修订“原理”教科书在内容上所呈现出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讲授“原理”要在“准”、“深”、“新”、“精”上下工夫。

一、讲授“原理”力求讲“准”

所谓讲准,就是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在授课内容上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理论讲真讲对,突显其理论魅力,忌附加。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不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四个分清”的要害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

1.认真钻研教学材料,把认识统一到新编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

备课的基本依据就是教科书,备课中教师需要深刻领会和研究新编教科书的精神和内容。《原理》课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教科书,否则就会出现内容失当甚至错误,也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原理》这本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需要与相关的教育教学材料区分开来,吃准吃透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再联系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等思想实际,才能精心编写出富有针对性的授课提纲和讲义。

2.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是对包括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研读经典着作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较为系统地研读,这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二是带着问题读、把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问题相结合,这需要高屋建瓴,实现经典与现实的对话;三是把握经典着作的思想精髓、领会其精神实质,这需要深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只有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3.关注学术争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辨别力。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拒绝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争论异常激烈。应该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主流。如在哲学方面,“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追寻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始终是主流意识;在理论经济学界,通过世纪末以来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持久、激烈争论,教科书还是扞卫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同时,否定马克思主义、拒绝马克思主义的杂音也不容忽视。就拿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来说,经过1956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以来的四次争论,论辩主题由主要围绕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等问题,发展到物化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甚至有学者从劳动价值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及适用范围到理论内核与分析逻辑,进行了所谓反思,全面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合理性与合法性。

如果对学术论坛不闻不问,对学术争鸣一无所知,就不可能提高理论敏感度,也不可能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学术争论中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鉴别力,对非马克思主义就不具有必要的免疫力。如此,要在课堂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一句空话,更不要说突显其理论魅力、把理论讲准讲对了!讲授“原理”,离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不行,但对文本的理解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也不行,而是要达到其应有的理论深度,领会其精神实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1]

二、讲授“原理”力求讲“深”

所谓讲深,就是要面向历史纵深和当代西方理论思潮,在比较中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在授课内容上力求达到经典作家的理论高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忌肤浅。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完善知识结构,开拓理论视野。中宣部、教育部5号文件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新方案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宽的理论史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哲学史、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等。没有理论史的支撑,讲课就会缺乏历史感、纵深感和立体感。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诸如科学哲学、经济哲学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金吾伦教授在其论着《生成哲学》中,以当代科学实验中出现的“夸克幽禁”为例,提出了“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论断,并以此质疑“物质可以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对此,如果缺乏科学哲学方面的常识,就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解释。不仅如此,不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时空的二重性原理;不了解量子力学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的状况和规律,就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不了解系统论,就不能把黑格尔的矛盾观加以深化;不了解现代科学对近代经典科学的超越,就不可能使机械决定论推进到辩证决定论的高度,等等。同样,缺乏必要的经济哲学常识,就不能有效地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之网把握经济理论、通过理论体系呈现其理论意义。相反,就可能陷入个别范畴的无谓纠缠、甚至陷于应用层面的非基本概念的解释,不能自拔。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成了技术层面的应用经济学,不仅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了。

2.进行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这里的“比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其以前的理论(含同时代人的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何种层次上超越了旧理论;二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上、何种层次上不可超越而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关于第一点,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思考和着重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旧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辩证法、认识观和社会历史观?其二,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从而破解了“李嘉图之谜”,把剥削论推进到科学的剩余价值论的理论高度?其三,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只有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才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呈现其理论特质,划清二者的理论界限,突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的过程中,要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话语主导权,这一点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另一方面,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又是可能的。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实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经济繁荣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创立的,本质上属于现代思想和话语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虽然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但现时代仍然属于资本主导的历史时代。

例如,通过把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进行比较,能更好地认识到效用价值论、特别是边际效用价值论鼓吹者的辩护本质。西方学者出于辩护的需要,可以随意捏造数据,如[美]庸俗经济学家凯里为了鼓吹收入均等化思想,不惜捏造出分别用石斧、铜斧、铁斧、钢斧从事生产时,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份额之比分别是1:3、2.66:5.33、8:8、19.20:12.80;可以编造社会福利函数,如伯格森、萨缪尔森编制的社会福利函数公式是:W=F(Z1,Z2,……);可以不顾事实,信口雌黄,如加尔布雷思断言美国已经消除贫富悬殊现象,认为现在美国已经富裕到了“死于实物太多的人比饿死的还多”,富裕到“特别是男人,有时故意把衣着穿得破烂一些”[3]。如此等等。很具伪装性、隐蔽性、欺骗性和虚伪性。研究表明,现代西方效用价值论在理论旨趣上,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对抗社会主义运动;维护“财富所有主”的利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以推行平均主义为名,行功利主义之实。在基本观点上,坚持社会本态论、消费主导论和阶级调和论,以科学为名,行辩护之实。在方法路径上,窄化研究对象,简约经济现实,悬置假设前提,以科学实证为名,行操作主义之实。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准讲深的基础上,也要出新,以突显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感,展示其当代生命力。

三、讲授“原理”力求出“新”

所谓讲新,就是要面向新时代、新实践和新实际,运用新的知识背景和视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理论,在授课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造性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

学科前沿问题,往往就是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理论折射。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是捕作现实问题的特有方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所必须,不仅需要一定的学术积淀,具有必要的理论激情,更要有面向实践的理论勇气、服务现实的理论旨趣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过程中,一方面高度关注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和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始终关注学术动向、跟踪学术前沿,悉心搜集创作素材,哪怕是手头有一本自认为重要的书还没有看,就不会动笔写作,并以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修改文稿。马克思说:“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4]为的是使它们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5],以向资产者的脑袋发射最严厉的炮弹。正是因为这些,马克思自豪地说:“工人阶级永远可以把我当做一个忠诚的先锋战士”[6]。讲授“原理”需要把握的学术前沿问题较多,但可以集中跟踪研究和把握诸如实践唯物主义、经济价值论等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

2.紧密联系实际,拓展理论空间。

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原理”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现象、新变化和新实践进行研究,力求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这也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

四、讲授“原理”力求讲“精”

所谓讲精,就是要面向教学对象,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授课中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简明扼要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讲马列要精,要管用。我们在有限的公共课课堂上,更要注意这一点。

1.理清思路,着眼整体。

新编教科书克服了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条块式地编写模式与体系安排,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致力于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中,理清思路、把握整体的关键是,把握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对于“原理”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上加以把握与梳理。

从篇章结构看,绪论是引子、统领;前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人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前三章所阐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应用到现实中,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第四章和第五章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动规律,即通过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第六、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逻辑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级目标和最高任务,即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从理论视角看,客体视角上可以沿着物质及其运动、人及其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及其发展加以把握;主体视角上可以沿着实践者、历史创造者、雇佣劳动者、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加以把握。

2.攻克难点,把握重点。

所谓攻克难点,就是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马克思的实践观问题、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等等。我们认为,这几个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瓶颈,对于把握新教材、讲好“原理”至关重要。其中,对于商品价值源泉问题的理解,关键要弄清楚:劳动在何种意义上是价值的源泉?我们的理解是,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主体性活动而言,活劳动主导死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对象性活动而言,脑力劳动主导体力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创新性活动而言,创造性智力因素主导基础性智力因素;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性活动而言,抽象劳动统摄具体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中介性活动而言,延伸态劳动及其关系主导原生态劳动及其关系。“原理”教科书的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在技术上可以结合全书所列57个教学要点和51个关键词以及所设置的53个思考题加以把握。

3.立足现实,精心选材。

讲课时,要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承载我们教学目的的教学材料。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原理”课教学中力求使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以要注意选择能够体现和有效贯彻教学目的的材料。联系实际时,要把现存问题与现实问题区分开来,去芜存菁,善于舍象,紧紧扭住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现实问题,致力于解答时代课题。避免当下琐碎问题的无谓答疑。当然,所选择的材料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不着边际。这方面马克思曾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创作《资本论》时从分析商品开始,“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7],所以教学组材选材中努力做到见微知着、立意深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3:382.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

[3][美]加尔布雷思,徐世平译.丰裕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72.

[4][5][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人民出版社,1976:158-159、196、18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1,44卷:10.

有关哲学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