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文章,关于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文章

发布时间:2017-03-06 08:46

革命思想家张闻天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追求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表现。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文章,关于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文章

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文章一:理想与人生

革命思想家张闻天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这是一句很值得深思的话。

理想有好多种,有事业理想、家庭理想、学习理想、社会理想等等,这所有的理想大致说来,都属于生活理想的范畴。理想离不开生活,理想就是生活的理想,而生活的理想与理想的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画等号的。

什么样的理想才算是真正的生活的理想呢?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心得》谈到理想之道时说: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个淡定的起点,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所以,真正的生活理想是那些能够为我们带来精神愉悦、让心灵变得轻盈、让生活变得轻松的理想,而不是那些太空太大的理想,也不是那些太沉重太遥远的理想。理想的定义是很难把握的,它需要有一个价值坐标,在这个价值坐标系上,任何的偏离都会产生误差。狭窄的理想不是理想,是目标;猥琐的理想不是理想,是欲望;虚无的理想不是理想,是幻想。所以,真正的理想是宽广的、高尚的、实在的,这就是理想的价值坐标。有了这样的理想,当你丧失了短暂的目标时,你不会迷茫;当你有了某种欲望时,你不会迷失;当你耽于幻想时,你不会沉溺。

古代有首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生活也许不是想象中那般容易或艰难,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人都会有自己的境界。

一个人以自身人格的完善为前提,清楚而有智地规划未来,就不会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就会时时处处体会人生好时节。

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文章二:杂议人生价值和理想

10几年来,有一个问题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不吐不快。那就是一个人应该有什么理想,怎样生活才有意义?这似乎是老生常谈,毋须多说。其实不然,有些人屡屡出事,就是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明证。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凭我的水平和知识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留待教授和学者们去解答。但是,“位卑不敢忘国忧”,凭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人生的感悟,却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对此问题有兴趣的同志共勉。

过去,在教学工作中,不少学生问我:“孙老师,一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怎样生活才有意义?”我总是告诉他们: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追求集体的幸福和繁荣,才是高尚的理想,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他们对这个回答总感到空泛。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严重,一切向“钱”看的今天很难办到,他们感到困惑。

我记得20世纪50年代,那时人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青少年都把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以及保尔当作学习的榜样,甚至有人恨自己晚出生几年,不然也会奋勇杀敌当英雄。大家把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看成是最大的幸福和光荣。

有人或许会说,这些都是过去的事,5、60年代的人才那么想和那么做。现代人最讲实惠,“钱”才是实的,一切都是虚的,人人想发财,争当“能赚会花”的英雄。若说有这种想法的人是部分尚可,若指全部,则是近于诬蔑。

我承认现在有些人视钱如命,为了钱,坑、蒙、拐、骗,贪赃枉法;有些人对理想信念淡漠了,对英雄也缺乏追求。但也不可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不少青年积极进取,乐于助人,踊跃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全国每年涌现出大量英雄模范人物,像牛玉儒、丁晓兵、任长霞等对人民无限忠诚,对理想信念始终坚如磐石。这些人,都是中国的脊梁。

青年人富有理想,最重视人生价值。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我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理想和追求。人生在世如果没有理想和追求,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话说回来,谁能找到一个即没有理想又没有追求的人呢?只要是人都有理想和追求。

俗话说:“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宪法就有规定:公民有信仰自由。有信仰马列主义的自由,也有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唯物论的自由,也有信仰唯心论的自由。当然,这中间有个是非问题,以及信仰层次高低之别。让我们看看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人的理想和追求,从而决定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追求。

资产阶级认为,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人是自私自利的动物。为了追求个人的名誉、地位和物质享受,也会有强大的动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些亡命之徒,为了金钱和享受,铤而走险,什么坏事都干的出来。不管资产阶级说得多么好听,骨子里还是为自己,为少数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奋斗。他们追求的结果是多数人受苦,少数人享乐。这种“私”字当头的追求,说得严重一点就是罪恶、至少是不高尚的追求,低级趣味的追求。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私有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私”是有功绩的。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还会起一定作用,我们还会调动这部分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服务。但是,无数事实证明,“私”字是万恶之源。特别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人有了“私”心而不能自拔,任其恶性膨胀,必将掉进罪恶的深渊。

从古至今,大凡有作为的人,为人类有所贡献的人,历史上留有美名的人,无不是一些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公而忘私的人。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至今仍为公而忘私的美谈。司马迁写《史记》,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他们之所以成功,都是因为他们不为个人荣华富贵,而为平民百姓造福。

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民族危难关头,纵令皇帝降敌,他也奋起反抗,至死不屈,留下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当我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大好河山面临瓜分的危难时刻,广大劳动人民和有志青年,无不与敌人浴血奋战。民主资产阶级革命家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康有为写下了《大同书》,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

旧社会一些志士仁人、爱国者,有远见的政治家、文学家,一切有出息的人,都有一个为民造福、为国建业的大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仍不愧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标准。

当然,一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可能有超越时代和阶级的理想和追求。

自从马克思主义问世以来,无产阶级摆脱了剥削阶级对人生和理想认识的局限性,把解放全人类作为己任,在全世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和前途联系起来,为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奋斗终生,在当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才是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

有了无产阶级的理想,就有无产阶级的生活目的。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生活才有意义?请听听有志青年的回答:“我活着是为了别人活得更好,人生的目的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得更精辟:“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贡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解放而斗争。’”以上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当前,不少文章在劝说人们,为了健康长寿“要淡泊名利”,“要与世无争”,“要清心寡欲”,提倡“难得糊涂”。这些说法不无道理,尤其是对离退休老人的养生保健大有裨益。但不可推而广之,一概而论。尤其是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国内竞争异常激烈,不进则退,还应提倡赶超和拼搏精神。

人不能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一味清心寡欲,片面追求健康长寿。长寿好,但不是终极目的。人,一要生存,二要发展。要发展,就得创造财富。为了创造财富,就得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一切邪恶势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包括财物、肉体、精神,甚至生命。人怎样对待牺牲呢?牺牲他人为自己,那是卑鄙无耻,是渺小;牺牲自己为他人,那是高尚。人人争做高尚的人,社会才能和谐和共荣。

一个人的生命有价值,就在于能把个人的生命联系在群体的生命上面,把个人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爱、更多的欢乐,甚至更多的眼泪,除维系自身的生存所需,也拿出一部分送给他人,这个社会才能达到和谐,充满友爱。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同集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上,去追求集体的幸福和繁荣,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个人的幸福也就淋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文章三:实现理想与人生的责任

人生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人生的指示灯,而责任则是实现人生理想和事业成功的有力保证。人生如果失去了理想,就会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人生一旦失去了责任,则意味着理想的实现失去了保证。因此,人生既要有远大的理想,更要有高度的责任。

首先,责任与理想联系在一起。理想是一个人灵魂的寄托,是人的主心骨。人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基础,是责任、能力、形象的源泉,没有坚定的理想,责任、能力、形象就无从谈起;理想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回顾党的发展史和执政史,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共产党员,正是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理想为方向,为动力,不论碰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以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崇高威信。胡锦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一个追求进步的、正直的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而理想信念与责任相关联。责任是什么?简言之,责任是份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理想,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这对共产党员来说是他们选择的信仰;对公民来说,实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南巡谈话以来,上海人民就是遵照邓小平的嘱托,“抓住二十世纪最后的尾巴”,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聚精会神扭住经济建设不放,上海的建设步伐迈到了中国的前列,显示一种时代的责任意识。如今迈入“十二五”期间,我们观察形势,看成绩,产生自信心;看问题,产生责任心。努力解决目前的主要问题,形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也是一种责任意识的表现。

责任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来区分,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认识。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父母养儿育女,儿女孝敬父母,老师教书育人,学生尊师好学,医生救死扶伤,军人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责任有不同的范畴,如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领导责任,等等。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是自律,也是他律。一切追求文明和进步的人们,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觉悟,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奉献。责任和权利是对应的统一的。责任是种义务,有了义务才有权利。享受一定的权利,必须尽到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尽到一定的责任,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

认识责任的伦理含义,重要的是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情况下责任与自由的关系。这个关系的把握,是社会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重要着力点。

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人又是社会动物,人们如何共处一体,既有享受自由的各种权利,又有社会稳定的秩序,就会形成各种社会的法则和道德规则。这些法则、规则的建立、被认同、被履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门艺术。

自由与责任,分别同一系列的概念相联系。人类追求自由的天性联系的概念,诸如个性、欲望、自主、民主、独立、个人权利和权力、自我选择、竞争、争胜、利己、个人才能发挥、享受、消费、非理性情感意志的满足、个人活力显现等。责任则与另外的概念相联系,诸如共性、集体、抑制过度欲望、共识、权威、统一、相互认同和理解、理性、适度消费、服从、让渡、同情、互助、谦让、利他、秩序、稳定等。

作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以上两方面的需求和功能都需要满足,离开了哪方面这个社会就会不健康、不正常。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比之下,后一方面更重要于前一方面。后一方面反映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前一方面反映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麦迪逊说:“人们可以有秩序而没有自由,但他们不能有自由而没有秩序,必须先有权威,然后才能对它加以限制。”安东尼·吉登斯在提出“第三条道路价值”时说到其中的价值:“作为自主的自由,无责任即无权利”。当然在整体稳定的情况下,前者的重要性也可想而知。吉登斯也说,“无民主即无权威”。

那么,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与责任的关系是如何规定的呢?市场经济是人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很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它以市场需求为生产的信号,以生产单位为独立的实体,独立自主地生产,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价值平等地交换,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为这种生产方式开发生产者与自己利益相联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此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性资源配置的方式所调动的社会能量超过了其他方式。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自由与责任的问题日益放到社会要关注和解决的课题上。新阶段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育,利益主体日益多样化,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人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增大,有自己更多的思考空间、活动空间,也有更多的责任空间。这种责任有他律的部分,更有自律的部分。而且,市场经济的有限负责,也日益进入到人们的经济生活之中。

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而克服艰险的过程更需要加强责任心,不畏难、不后退、不达目的不罢休。责任的树立,不仅能为我们的理想指明方向,更能要求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肩负的重任,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文章,关于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