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旅游攻略

发布时间:2016-11-08 11:15

吴哥窟位于暹粒以北6公里处,是古高棉王朝遗址,通常人们所说的“吴哥窟”是对吴哥古迹群的统称。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吴哥窟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吴哥窟旅游注意事项

1、门票,当场由摄像头拍摄照片制成,纸质票了,三天或七天票要注意妥善保存。门票制作好发给你之前,售票员会用英语宣读有关的规则。景区内随时会有管理人员查票,一旦发现无票者,要罚80美元。

2、安全:吴哥的许多建筑都很高,而且楼梯又陡又窄又滑(有很多沙子),要注意安全,别逞强,一双合脚的防滑的鞋是必要的。

3、防暑:吴哥中午十分炎热,最好在阴凉的神庙里或回旅馆休息,如果要争取时间,可以游览一些丛林里的景点,就好象是Ta Prohm,Preah Khan,Ta Som等,当然,要带足够的水和食物。

4、防蚊虫叮咬:当地的蚊子及其它的热带昆虫很多,在BOOTS的药店里可以买到防蚊的乳液,虽然价钱有些贵,但是确实有用。听说有的游客被蚊子咬了后染上了疟疾。

5、在吴哥会遇到很多孩子乞讨,出发前可以准备一些文具、小食品(如糖果)或从星级酒店带出不用的一次性洗具用品送给他们。

8、进入寺庙等地,不可穿拖鞋、短裤短裙、无袖上衣等,鞋应以轻便合脚、适宜行走为主,不宜穿新买的鞋、高跟鞋。

9 货币:瑞尔

大多数使用美元

货币以及兑换:与人民币的汇率约为475:1。与美元的汇率固定在1美元=4000瑞尔。

吴哥窟旅游攻略

吴哥窟旅游不可错过的景点:

1、吴哥寺:又称小吴哥,又叫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最大而且保存得最好的建筑,因此“吴哥窟”也被作为整个古迹群的总称。吴哥寺位于"暹粒"以北约6公里处,长1.5公里,宽1.3公里,因占地面积比吴哥通王城城小得多,俗称小吴哥。这是吴哥时代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建筑,它创立于12世纪中期,为供奉印度教毗湿奴神所建,13世纪后期,变成佛教寺庙。

2、崩密列:(Beng Mealea),是一座小吴哥窟式的寺庙,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这座寺庙距离吴哥古迹群以东40公里,崩密列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题。建造这座寺庙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沙岩,所以很多建筑都已经损毁,而且很难再被复原。

当你到达崩密列的时候,你会发现如今的崩密列很像当年外国探险家发现吴哥时的样子:寺庙坍塌严重,被树木掩映,无路可走。如果没有导游带领,你根本不知道如何穿过这片巨大的废墟。看过电影《古墓丽影》的朋友对塔布笼寺一定还有印象,它给人的感觉是奇异,而崩密列带给你的则多是震撼。随着深入崩密列所在景区,您还会发现栈道。这条栈道也和一部电影有关,它是在拍摄电影《虎兄虎弟》时搭建的。由此可见,吴哥古迹中的很多景点都是深受电影导演们厚爱的,因为这里所透露出的神秘感绝对是世界罕有的。

3、女王宫:有“女人的城堡”之意,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而闻名于世,据说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柬埔寨三大圣殿”之一的女王宫,建于967年的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王朝,而于1002年的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王朝完成。这座印度教寺庙供奉着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有别于其他吴哥古迹使用青砂岩为材料,女王宫大量使用红色砂岩作为建筑材料,色彩极为艳丽,也利于雕刻复杂细腻的图案。女王宫遍布精美的浮雕,有“吴哥艺术之钻”之称。

4、塔布笼寺:建于1186年,是古吴哥国王献给其母亲的神庙,建筑风格与巴戎寺相同,是吴哥窟内最具神秘气息的景点。整座寺庙被密密麻麻的树木包围,纠缠千年,如同神灵与大自然激烈博斗过的现场。凭借独特的浪漫气质,《花样年华》和《古墓丽影》都曾选择此处作为电影拍摄地,游客来此参观时也可追寻一份光影记忆。游览线路建议从东门进,西门出,这样就能看到刻有成列仙女浮雕的“舞者长廊”。

5、巴戎寺:(Bayon)坐落于吴哥通王城之中心点,其回廊东西长160公尺、南北长140公尺;回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顶,但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只剩下断垣残壁及巨大之石柱供后人凭吊。

值得一提的是寺庙之墙壁上仍保存着丰富且生动之雕刻,举凡古代战争记述、寻常百姓之生活百态、洞里萨湖之湖畔风光等皆充分透露着当时之情景,绝对是不可不看的珍贵史迹。那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壁画彷佛诉说着一段段遥远的故事。

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就位于巴戎寺的顶层,共54座宝塔,每座宝塔四个面,每面都有不同的表情,一共216个不同的高棉微笑。

吴哥窟旅游热门景点:

1、巴肯山:(Phnom Bakheng)是在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的一座小山,从巴肯山顶可以居高临下遥望吴哥窟。

巴肯山高65米四周有壕沟围绕,象征印度神话中环绕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咸海,巴肯寺建立于平坦的山顶。巴肯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供奉湿婆的印度教寺庙。它是9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耶输跋摩一世建都吴哥后在巴肯山上建立的寺庙。庙山为陡峭的五级台基,正方形,高13米,底层长76米,逐层缩小到顶层长47米;陡峭的庙山象征须弥山。庙山顶部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台基四边中央,各有陡峭的五层石阶,每层十级,直通寺顶平台,每层石阶左右,守护著一对坐狮,有些石狮已破损,看不出狮子模样。

2、圣剑寺:是柬埔寨吴哥一座建于12世纪阇耶跋摩七世时期的主要庙宇。 它紧邻吴哥城东北方。相传该寺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他父亲而修建的。

圣剑寺在1927年至1932年曾被修缮过。它是在12世纪时,阔耶跋摩七世为供奉自己的父亲而修建的。据说当时大吴哥城正在修建,这里就成了国王临时的住所,也就是他举行朝拜和读书的地方。在寺中有一块碑文,是阔耶跋摩七世的儿子所写。

圣剑寺规模宏大,其长方形的围墙长800米、宽700米。通往寺庙有四条路,在寺庙的门口立着数尊手拿长蛇搅动乳海的修罗与阿修罗,在东西两边,有一列长的砂岩石莲花墙,而莲花上曾经有佛像,但在湿婆派主持时,他们被毁坏。在圣剑寺东边入口有一座两层建筑物,相传这座房子是用来存放圣剑的,它的圆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筑风格。从中央圣塔开始,四条狭长的走廊向各个方向延伸,并带拱顶。在圣剑寺的西面和背面则分别供奉着毗湿奴和湿婆的神龛。

3、通王城:吴哥通王城又叫大吴哥,始建于9 世纪,占地近9 平方公里,是国王阇耶拔摩七世所建的国都,也是吴哥文明光辉时代结束前的最后国都。据元朝使节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所形容,十三世纪末年的大吴哥城到处繁华热闹,建筑物金碧辉煌,较当时中国元朝的城市也毫不逊色。

大吴哥城共有五道城门,门上四面皆刻有佛像,门外两旁是长长的一排石像,本身已是著名的景点。大吴哥城内散布多处吴哥遗迹,较著名的有巴戎寺(Bayon)、巴芳寺(Baphuon)、空中宫殿(Phimeanakas)、战象平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和癞王平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等。

4、比粒寺:位于东梅奔寺(East Mebon)的南侧约1.5公里的地方,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通东梅奔寺建造在同一时期,但规模比其巨大。比粒寺是进行火葬仪式的地方。 比粒寺(PRE RUP)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又称变身塔。可以看到烧焦过的痕迹,千年前在此举行仪式,定是达官云集,不能随便进入的。是典型塔山建筑,基座上建造砖塔。它的结构与塔松寺(TA SOM)很相似,因属红砖结构,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 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吸引着一些游客在此看日落。

5、巴芳寺:位于巴戎寺西北方约 200 米 (656 英尺 ) 处,在吴哥古皇宫的南侧。从东侧进出。提示: 由于寺庙大部分建筑都已倒塌,所以很难到达顶部,如果那些坚定的游客非得登顶,则可以从东侧的一条通道向往,这条通道上有石柱,左边是吴哥古皇宫。游客应该沿通道直走,登上第一层叠塔石阶,向左转,环绕寺庙一圈,让寺庙一直出现在你的右侧。巴芳寺建于十一世纪中叶 (1060 年 ) ,由乌达亚迪耶跋摩二世国王建成,献给湿波 ( 印度教 ) ,属巴芳寺风格。由于寺庙保存不当,周达观所描述的那座宏伟的巴芳寺如今已难以辨认。 1972 年由于战争,法国人被迫离开吴哥,那时,他们正在对这座寺庙进行修葺。虽然巴芳寺在吴哥通王城内,但其历史可追溯到十一世纪,而这座城市在后来才建立。巴芳寺的一个有趣特征是其里面刻在小块砖石上的浅浮雕。

很不幸的是,由于巴芳寺保存状况不佳,可见的浅浮雕已微乎其微,浮雕叙述的主题为现实生活的场面以及森林景色。

6、战象平台:是国王阅兵的平台,正对着通往胜利之门的大道,从胜利门凯旋而归的将士们就在这里接受国王的检阅。它和癞王台、巴方寺构成一个整体建筑,12世纪末由阇耶跋摩七世建造。它的外墙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值得仔细观赏。

它全长350米,位于 吴哥王城 的中央,是用巨石垒成的一片很大规模的建筑。有5座向外延伸的外围工事,中间有3座指向中央广场,两侧各有1座中间是保护墙,平台上围一圈七头蛇石栏杆。它曾经是国王的观景台,是政要迎宾、检阅军队场,也是观看公共庆典仪式和斗象大会的地方,尚存巨象石雕。台子不太高,不过眼前一片空旷,对面的建筑物离得很远,周围的墙不高,眼前的树也是很矮树冠很开阔的那一种,站在台子上就觉得很有高度,和北京的天坛有点像,从视觉上感觉很高很有气势,可以俯视一切。

平台共有两层,一层为方形,另一层沿着基座有雕塑,可能是原来的木制亭阁的基座。平台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两侧的大象浮雕,两边各有一队著名的战象游行队伍,象身上还有朝臣及骑手,看象的高棉人也走在队伍当中,还有大象正在用它们的鼻子搜索并与老虎展开激烈战斗的场面。在平台的北面还有一匹长着5个头的马,位于内墙的基座上,它由一些仙女和魔鬼保卫着。5头马雕刻得非常细腻,栩栩如生,它是国王的坐骑。

7、龙蟠水池:(Neak Pean)的意思是“缠绕的巨蛇”,就这么小小的神庙,在水中央,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亭亭玉立,美得像一颗水中明珠。

龙蟠水池建于12世纪,是佛教庙宇,大水池中央有个小岛,岛上只有一座仿造「须弥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庙,石塔上雕刻两只缠绕的巨蛇王(Naga),小岛东侧还有一座白马雕像,而Neak Poan的意思“缠绕的巨蛇”,就是取自岛上的巨蛇王像而得名。

加亚华尔曼七世(JayavarmanⅦ)在位时期,积极进行各项建筑工程,史学者认为他在位37年中,以攸关民生生活所需的公共工程为第一优先,包括盖水库、铺路修桥、建101所驿站、102所医院等等,其中龙蟠水池(Preah Neak Pean)算是一座寺庙疗养所,在当时是一个大医院。即使在今日,柬埔寨人还是相信蛇庙的神奇药疗,虽然水池荒废已久,柬埔寨人前往蛇庙参观,也想采摘长在水池土地里的植物,拿回家做药浴。而大水池(被称为圣池)是为病人沐浴而设,现在水已经干涸。

8、塔逊寺:又叫达松将军庙,属于佛教寺庙,是阇耶跋摩七世在12世纪末为纪念他的父亲所建,有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吴哥王朝在全盛时期的一位骁勇之将 塔逊将军所建。寺庙周边被卡波克树环抱,西门可以看到巨树包裹了整个门廊的景象。寺庙的建筑形式为巴戎式建筑,寺庙内亦有四面塔之建筑,而东门之四面塔为大树所包覆。这里也是《古墓丽影》的取景地之一,值得一游。

9、东梅奔寺:始建于公元953年,是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修建的一座祭祀父母的寺庙。它位于人造东湖(East Baray)中央的一座小岛上,当时进庙还必须乘船上岛,据考证,现在进入东梅奔寺的大门外的石台阶就是当时上岸进庙的码头。但现在湖水早已经干枯,东湖也变成了农田,昔日的小岛也已变作微微隆起几乎觉察不出的小山丘。

10、豆蔻寺:(Prasat Kravan)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的一座印度教寺庙,现代名字为“Cardamon Sanctuary”,位于皇家浴池(Sra Srang)之南。豆蔻寺建于921年,19世纪由法国人重建。主塔壁上的浮雕,描绘印度神话中毗湿奴骑大鹏金翅鸟(Garuda),西塔壁上浮雕描绘毗湿奴的神妃吉祥天。

吴哥窟旅游攻略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