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故乡月色的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23 15:56

圆月,寄托着一种人间情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故乡月色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故乡月色的散文

描写故乡月色的散文:故乡月色

每当踏上故乡这片热土时,我的心里总是涌上一种难以言状的澎湃和激动,虽然,这里没有都市的繁华,没有名山秀水的妩媚,她依然偏僻、依然沉静、依然落后、依然贫穷,但是,这里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出生地,我的生命细胞中融汇着故乡的许多元素,我对她的牵挂时常萦绕在心头,时常回味在悠悠的梦境。

我披着苍茫的暮色,走进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村庄时,到处静悄悄的,有的人家的窗户已经亮起了柔和的灯光,房屋和树木就像木版雕刻似的展现在我的眼前。洁白的月光如同纱帐把大地完整的笼罩起来,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幻觉,月光如银,月光如水,月光如诗,月光如梦。漫步在故乡的小道上,尽情的吮吸着田野清新甜美的气息,我被融化在这种伴和着泥土芳香的亲切氛围中,我的身心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彻底的放松,我又回到了亲切的故乡。

我的故乡位于关中西部一个小县的农村里,这是一个沟壑纵横的地方,北靠天台山,西邻冯坊河,东邻磨盘山,南与曹家塬隔沟相望。家乡的这一片台塬通称余家头,也不知始于何年何月。其实,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到现在,并没有见到一个姓姓余的人。我们西沟边村11户全姓王,上塬、下塬两个自然村以张姓居多,坪里李杨何闵皆有。

七十年代规划修建新的居民点,乡亲们攒钱买砖,寻人批木材指标,都渴望向下塬移居靠拢,据说那里风水好,是一块宝地,清朝光绪年间张家出过举人,远近闻名,还被写入了县志。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经过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到民国中叶,张家人丁兴旺,房屋百间,良田百倾,官运亨通,人脉旺盛。兄弟四人,老大当上了省教育厅厅长,权倾杏坛。老二在南京做官,威名远播。1948年他取道福州随老蒋到台湾了。老三年轻时遭人陷害,被土匪枪杀在红土坡古堡。他的妻子改嫁给我伯父,成了我的婶娘。他的儿子和入赘的李姓祖父相依为命,度过了几十年光景。儿子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教了13年书,一个偶然的机遇,被选拔为县级领导,全家一齐农转非进了城,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让我们村子的人羡慕、议论了许久。

老四是个拐子,文革时头上戴着一顶政治帽子,受了不少罪。他有三个儿子,最小的叫积虎,和我是同班同学,小时候我通过他经常去他家借书。他家的上房高大阔绰,雕梁画栋,木楼上藏着许多线装书,裁得很齐,纸色发黄,还有手绘插图。

大儿子虽然不爱读书,但赶马车是个好把式,当时我们出行主要靠步行,出门能坐上马车就感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后来他赶着马车去城里跑运输,全城只有两辆马车,有一辆就是他们张家的,他耳朵上夹着让农村人眼红的纸烟,在城里拉沙、拉砖、挣了不少钱,置下产业,盖起了小洋楼,给两个儿子娶了自带粮票的媳妇,一家人有滋有味地过起了城里人的日子。

老二离开大陆后,他的元配夫人改嫁跟了一个赵姓教师。他留在大陆有两个儿子,老大在政府机关工作,还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老二一直在教育界供职,已经评上了高级职称。他的大孙女是县医院的副院长,曾被评为十佳护士,还被选送到香港、北京等地深造。张家留在大陆的人,经过几十年政治风雨的洗礼和红色熔炉的锻造,他们依然是名门望族,几乎个个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材,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受到人们的尊重。

十八年前,我作为县志办公室人物志的责任编辑,在收集地方人物资料时,回故乡拜访一位从马尼拉曲线返乡探亲的崔先生时,他十分感慨地说,他在台北的陕西村和张先生一块看到了我撰稿的电视专题艺术片《千河奔流》,这是国家外宣部门推介的。在电视片中,家乡的小河如今成了碧波荡漾的高峡平湖,两岸青山悠悠,翠绿如黛,水面宏大平静,那么深邃、那么美丽。月儿照在故乡的湖面上那么明亮,那么动人。那部片子是我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时完成的第一个电视专题艺术片脚本,摄制完成后,曾在中央电视台2频道和4频道播放,没想到远在海峡彼岸的故乡游子还能看到,令人欣慰。坐在崔先生姐夫家院子的桂花树下,夜风习习,幽香阵阵,品尝着家乡的酥皮月饼,畅饮新高粱酿造的白酒,抬头望着挂在天幕上的弦月,难能可贵的两岸之人的交流,把我们带入了梦幻般的往昔。

张先生前往台北后,在当地找了一个高山族夫人,生有一女儿,曾留学美国。先生离开政界后,和高仲谦等同乡筹办《汉声》杂志,研习秦腔,联络同乡,以文会友。1984年张先生谢世时为自己未能返回故乡,将最后一串热洒滴在了高雄市一家医院的病榻上,他带着终生的遗憾和未酬的遗愿驾鹤西去。

又是月光如银的时刻,我应邀返回故乡,参加张家一个后生的新婚纳凉舞会,在花卉飘香、月光如水的院子里,火树银花,如泉如河的旋律,流淌着醉人的音符,让人沉浸在优雅的氛围中。

高朋满座的庭院喜气洋洋,来宾除了同学、朋友以外,全是本乡本土本家人,大家分外感到亲切。如今先生留在大陆的后代已经有十几家上百口之多,他们耕读传家,厚德载物,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如果说还有什么未了夙愿的话,那就是他们全家福的照片里还差继母和妹妹的身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同宗同族,血浓于水,骨肉相连,回归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他们渴望有一天,能登上台湾宝岛,为父亲的亡灵献上一束鲜花,迎接姨母和妹妹回老家看看。

望着头顶的明月,脚踩温热的故土,我想那缺如的部分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团圆的,那时,故乡的月色必将更加美丽和迷人,我们对故乡的依恋会越来越强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描写故乡月色的散文:家乡的月色

我的家乡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振,是繁华还是美丽,没有人知道。

然而巍巍的兴安岭,那雄伟磅礴的气概,也许地球人都知道。

夜幕降临,我推窗远望,一钩弯月斜斜的挂在东方的天际。

月光落在窗外的草丛里和小区里的霓虹灯遥相辉映,却有几分美丽。

我穿衣下楼,踏这月光向前走去。

穿过小镇的滨州铁路,就象两把利剑,在月光下,山这呦冷的寒光,直直的申向了远方修身

群山依旧,然而白桦树却没有了往西那般靓丽远远看去,有些神秘,朦胧的就象月公里的嫦娥,在微风中轻轻的起舞。

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桥上,我凭栏远望,波光流淌,河边的垂柳是月光下的少女,有几分羞涩,也有几分张扬。

我回头看时,工厂里的水塔和烟囱倒影在水中,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辉煌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一阵冷风吹来才想起4月的北方依然寒冷。家乡的月色虽然美丽,在外面却不能呆的太久,还是回家睡觉吧。

描写故乡月色的散文:故乡的月色

有风无风的季节,山寨的夜晚都是宁静的。被月光梳洗过的大地,象一幅玲珑剔透的水墨画。在那山林环绕,群峰拥抱的狭小世界里,一种带着清甜、芬芳的幽静气息弥漫着,恰如流泻了千年传奇的玉石,婉约、凝重,而且意境悠远。

我依山傍水的故乡,多少年来尽管苦守着贫瘠与平淡,但却在日月的穿梭中,积攒着如烟似雾的田园色彩,并用那里迷人的月色,抚慰着属于那里的那些甘于平淡的灵魂。

我很少走进那夜色。因为天底下的美景,看得多了,再奇特,也会显得平常。这大概就是苏东坡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吧。然而,只要你在故乡盘桓,那乖巧的弦月,那夜中淡淡的山,淡淡的水,总在有意无意,若即若离间向你发出最深情的召唤,让你在自然恬淡中被一股力量包裹着,涤荡着,并将你引进那虚静无为,万物空灵的圆通境界。

我无法恰如其分地描绘对那种境界的印象。对于这个世界,我只能用神奇来形容。并在心里生起一种敬仰,一种惊颤的畏惧。这种心态使我想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观摩这个世界成为一种奢望。即便在我无神无思的时候,那片纠缠成团的谜一样的世界依然在我的脑海里清晰着,最后沉淀成我无法躲避的浓浓的情谊。

移步在曲曲折折的石阶路上,远处摇曳的天灯是那样清晰,仿佛伸手可摘。而那透过虚掩门扉流淌出来的暗黄色烛光,则隐隐约约,依稀朦胧,似乎贴得很近,又似乎离得很远。从高处朝四周望去,群山与天宇相连接,大地与星月共沉浮。繁星隐约之间,银河竟近在咫尺。

如果是月明星稀的夜晚,山寨淡美的迷濛是无以伦比的。那一望无际的山峦因夜晚而黑黜不尽,因月明而影影绰绰。高耸的山脊,起伏的山谷,仿佛一带带流动的彩缎,正以五彩的旋律欢快着,跳跃着,偶有萤火虫儿留连的地方,则金光流溢,象是黑绸缎上镶嵌的滚动明珠,时刻荡漾着生命般的能量。

爬满青藤的木屋,这时候就象处子,保持着少女的娇羞与文静。点点灯火装饰着她素静的门窗,用一种恍如隔世的层层叠叠、枝枝槎槎,显示出与天神比肩的庄严,与浣女神似的灵秀。而被月色笼罩的深谷,则清净雅洁,流泻着扑朔迷离的光辉,时如如来的佛塔,时如菩萨的莲台。纵然汇集了大千世界的珍奇,也很少有这般富丽堂皇。

青白沁凉的石阶,一级级通向远方,在天与地的缝隙间倏的消失了。而石阶下缀着的万年青苔,却依旧如云海般轻浮着,而且绵绵不绝,既象海上多姿多彩的波涛,又象蟠桃园里一望无际的桃树林。它们以神话的流畅和气场,以及遮天蔽地的豪情,点缀夜色的清凉。而在桃林中间,时不时可以看到秋千一架,一群群快乐的仙子,正心无旁骛地嘻戏、游玩,一派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模样。

石阶路的尽头,万顷良田如蔚蓝的大海。黝黑、宽广,无比深邃。微风来时,稻叶间躲藏的露珠闪闪发光。宛如粼粼的波涛,又仿佛细鱼的鳞片,随着晚风的清唱,一节一节地游向远方。远方起起落落的,是迷人的晚潮。

环抱着晚潮的,是一湾湾池塘。池塘里莲叶田田,荷花婷婷。她们三三两两,依偎着,簇拥着,象知心少女,切切轻谈。而那偶尔隔空传来的蛙鸣,以及鱼儿跳水的哧溜声,远远近近,充满泽乡的神韵。如果有缘,你还能看到月光下白鹭轻翔,莲叶间鸳鸯戏水,闲钓老叟在烟斗里注满智者的灵光。

多少年来,我因看惯了山寨的月迹,对这一切似乎都淡漠了。以为历史即使再长久,归结起来也只不过是斗转星移,乾坤轮换。然而,自然造化的种种神秀,日精月灵,却总在有意无意中敲击我固执的念头,使我再三再四的动摇了。

中秋的时候,我又一次走进月光底下,任着心中无垠的思绪去安享皎洁的天浴。偶然看见月宫中吴刚那素朴的身影,心里情不自禁地又想起故乡,以及故乡那永恒的月色。

描写故乡月色的散文相关文章:

1.关于故乡的经典散文

2.故乡情的散文

3.描写乡村夜晚的散文

4.描写中秋月亮的散文

5.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

描写故乡月色的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