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的传统文化特征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以其丰富、瑰丽、独具特色辉耀于世,而中国武术又以其绚丽多姿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中华武术,无处不闪现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其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练习实践,均受到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伦理标准的巨大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准则。中华武术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今天能被世界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所接受,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揭示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有着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色彩,具有天人合一、循规守礼、怡情铸志、延年益寿的传统文化特征。下面是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中华武术的传统文化特征。
中华武术的传统文化特征一、天人合一,阴阳互补
中国古代哲学是传统文化思想的源泉,而“天人合一”思想又是传统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台湾学者钱穆也指出“中国文化特征可以用‘一天人,合内外’六字尽之”。古代哲学的这种重要思想,深深渗透到脱胎于传统文化的中华武术之中,并成为其思想基础。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统一性与合理性。古人常常把认得行为归依于“天道”的流行。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始生人者天也,始生地者天也”(《吕氏春秋》)。甚至把人的伦常和情感贯注于“天道”,并将其拟人化:“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人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这种天人感应,阴阳互补的理论不胜枚举。古代体育科学理论的构建直接来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阴阳理论在古代体育科学思想中根深蒂固。中华武术中的动静、虚实、刚柔、进退等的演化,无一不是在阴阳理论的指导下衍生而来。至于太极图说更是最终演变成整个古代体育科学的理论依据,这是一种从形象描述到理论图式的进化。“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静,互为其根”(《周子全书·太极图说》)。先民们正是据此理论解释了天体的演变和人体在自然力影响下的功能变化。将阴阳理论推演得淋漓尽致的莫过于太极拳。太极拳的全部运行机制,都是按一物两体,和谐稳定的模式来进行的。所呈现的动静、开合、形神体用、虚实、刚柔,构成了一个互补系统。
古人把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体自身,都看成是由对立力量之消长而导致的大化运行,而人又于此流变过程中,努力去把握和守护某种不变的阴阳状态。因此中华武术追求的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挑战与对抗,而是更强调两者的融合与顺遂。在精神上是追求身体与精神能够在同一过程中得到颐养,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武术独特的价值准则和人文景观。
中华武术的传统文化特征二、仁爱待人,礼让三先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中心范畴和文明进化的主旋律。现代社会经常使用的文明、秩序、道德等概念都有礼的辐射,至今,礼仍是我国人民的主导意识和规范意识。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一整套以礼为核心的学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他把一切都纳入礼的轨道,当然武术的产生与发展也不例外。由于儒学是古代确立宗法制度、规定人论道德礼法秩序的治世学说,因此被统治者当作维系其统治地位的思想工具,具有群体秩序的强制性,从而被当作官方的正统思想对社会加以灌输,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逐步成为了社会崇尚礼仪、循规守礼的思维定势。
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华武术,不可能成为游离于主体文化之外的独立的文化现象,必然受制于礼文化的约束。“礼”的观念代表着武术文化的一大价值取向,“未曾习艺先学礼”,是中华武术的一向传统,这种“礼”是对人的心灵进行内在约束与外在规范的伦理观念。
中国武术崇尚的“礼”,首先是习武者个体精神规程化的理想形式。因为习武者的肉体经过多年的特殊训练后,已经具备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攻杀和防身技巧,那么,习武者相应的精神价值也便随之有所更新,对习武者的“礼”的内涵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与更高的要求。古代的武术活动历来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和浓厚的礼仪化色彩,并始终遵守“对御不争第一筹”(《王建·宫词》),“贵贱不相逾”(《韩非子·有度》)的古训。最典型当数射礼了。“大射、宾射、燕射、乡射”,以四种不同的冠名表示不同级别的比赛,并且不同级别用的弓、箭、箭靶和射箭时所配的音乐都不同,各有名目,等级分明,礼仪繁琐。“礼”和“让”一直伴随着中华武术的交往活动。“揖让而升,下而饮。”如果上下级交手,下级的让即是“礼”,上级若是技高一筹,也礼让三先。即便是在较为激烈的武术竞技中,也只能是点到为止。
绝不像西方拳击所推崇的“一拳必杀”的技击效果,更排斥西方原始拳斗、自由搏击式的血腥厮杀。而是以服人为上策,以打人为下策,以杀人为下下策。因此在古代武术中难以看到激烈而震撼人心的对抗场面,通常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技艺的切磋而已。中华武术的孕育和发展一直遵循着这一思想基础与伦理标准,因此在主观上有形无形地赋予了中华武术“礼”的文化特征。
中华武术的传统文化特征三、怡情铸志,保家卫国
儒家思想历来主张修身养性,并以追求圣贤理想人格为重心,以修齐治平为修行方法,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并“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的修养方法,它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哲学的高层境界,与现代奥林匹克倡导的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以文明行为和道德方式,公平、友好地参与比赛的精神可谓一脉相承。
同这种关注现实,积极入世的精神相呼应,中华武术偏重于在修身养性、怡情铸志上下功夫,而轻于定时定量的运动规程,以及对人体极限的冲击。中华武术文化以其深层次的哲学思想,成熟的训练方法,完美的艺术形象辉耀于世,实为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内外兼修、神形兼备、注重武德,历来为武术文化的第一要义。在武术运动的练习中,无处不凸显出自强不息、自我修养、人格完善的传统文化精神。练武先修德。习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中华民众一直在或隐或显地追求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武界三大德,实践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止戈禁暴,厚德载物”的生命理想。古代先民们正是借助武术这种形式,去着力培养一种所向披靡的勇气与意志,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养成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正是武术文化具有的积极进取、战胜顽敌、寻找自信、播扬威严等多重意义,构成了国家威望与威严的潜在标志,不断地培养着民众的群体意识、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当华夏民族遭受异族挑衅与欺侮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与凝结力。一旦国家需要,就会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谱写一曲曲血洒疆场、保家卫国的正气歌。杨继业、岳飞、戚继光等一大批文武兼备、尽忠报国、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都得益于武术文化的薰陶,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所弘扬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的人生极高境界。
中华武术的传统文化特征四、澄澈清静,延年益寿
传统文化历来把心理、生理与人生哲学相联系,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构成一个互感的体系。认为一个人奔竞浮躁、汲汲以求,生活情趣的格调就不高,在心理境界上也就不够澄澈清静,在生理上也就难免“夭伤”。反之,一个人无欲无求,少思少虑,退避自守,在心理上也就能清静空灵,在生理上也就能够长寿。“静”成为传统文化中修身自安的第一要诀。“知止然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论语·大学》),此皆言“静”之重要。静是体力上、精神上的放松,静则气和,志正体直。中华武术的演练中也极为重视静的作用,如武术中内功的修炼和气功中的行气,都要求排除杂念,全神贯注,意守丹田。要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猛虎啸于后而不惊。只有心静神凝,内气才能磅礴腾挪,上下鼓荡,周流不息,达到强身益智,祛疾增寿的养生效果。中华武术中的大部分拳种,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六合八法拳、意拳等,都把养生健身作为其主要宗旨和社会功能。“此拳本是修身炼气之术,长生不老之基,打人犹其余事”(《太极拳正宗》)。“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寿益年不老春”(《十三势行功歌诀》)。这些都高度概括了太极拳等拳种练功的终极目的。
中华武术文化以其深层次的哲学思想,成熟的训练方法,完美的艺术形象,和回归大自然的情趣为世人所瞩目。它虚实相宜,实用性与观赏性并举,浅表行为与深层哲理紧密衔接,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极好的运动方式和思维轨迹,至今仍然不失为人类文化中的精品,值得弘扬与发展。
中华武术的传统文化特征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