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2017-04-08 14:02

有些同学刚接触到案例论文,不知道它应该怎么写。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例文,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案例论文例文篇一

工伤认定案例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事关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审批、监察、行政复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伤认定等项工作都与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在工作中如何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精神实质,妥善处理每一起案件对于行政审批人员和执法者都是严峻的考验。本文对一起特殊工伤认定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例进行分析,对工作间休时间,保洁工在员工休息室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是否认定视同因公死亡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一、案件经过;二、法律依据;三、首次工伤认定;四、行政诉讼;五、二次诉讼;六、最终裁定;七、案件引起的思考;结语。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17-0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事关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审批、监察、行政复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伤认定等项工作都与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法规条款,妥善做好各项工作对于减少纠纷,避免上访,避免不必要的行政诉讼都是广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亟待认真对待并且积极做好工作的大问题。一起看似简单的案件,如果处理不当,产生的后果和影响是深远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2010年12月5日吉林省四平市发生一起在工作间歇休息吃饭时间,在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休息室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在48小时内死亡引发的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死亡员工家属、用人单位、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人民法院围绕着这起特殊工伤认定问题展开了一年多的行政诉讼。

一、案件经过。常某系吉林省四平市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派遣到某店保洁员,2010年12月5日上下午班,15时30分许,在公司规定的休息吃晚饭时间内白带食物在保洁工休息室用餐时突发疾病昏迷,送往医院诊断为脑出血,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二、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三、首次工伤认定。2011年7月4日常某丈夫向四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递交认定常某工伤申请。该局受理后员工家属、用人单位围绕工作休息吃饭时间是否算作工作时间,保洁工休息室是否属于工作岗位争持不下。当事人家属认为工作休息吃饭时间应该算作工作时间,保洁工休息室属于工作岗位。用人单位认为工作休息吃饭时间与其它上班员工午休吃饭时间类似,不属于工作时间,员工休息室不属于保洁工工作岗位。经过调查取证等工伤认定程序,倾向于用人单位意见,于2011年明26日作出四人保不认字[2011]第4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四、行政诉讼。当事人家属常某丈夫不服该《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在法定时限内向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011年10月20日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四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针对这一疑难案例召开专题会议,请有关专家分析案情,并向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做了专题汇报,与此同时专门致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部法律事务中心,针对这起特殊案例工伤认定进行探讨,经过人社部组织专家学者反复研究、分析、论证,复函明确指出从《工伤保险条例》立法宗旨就是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个角度出发,对这起特殊案例工伤认定要倾向于弱势群体,方显公平公正。四平人社局2011年十一月八日作出《关于撤销对常某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四人保撤字[2011]第一号,行政诉讼原告张某撤回了起诉。

四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撤销《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后2011年11月14日重新作出四人保工认字[2011]第129号《认定工伤决定书》认为常丹在工作间歇时间内在工作场所休息室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48小时内死亡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属于工伤认定范围,认定视同工伤。

五、二次诉讼。当事方四平市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不服四人保工认字[2011]第129号《认定工伤决定书》在法定时限内向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四人保工认字[2011]第129号《认定工伤决定书》,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2011年12月21日受理该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并公开开庭审理,原、被告出庭应诉。由于诉讼双方在是否属于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突发疾病死亡分歧很大,《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作时间、工作场所认定范围没有确切规定,2012年3月8日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依“因本案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送请有关机关作出解释或确认”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一条第一款(五)项之规定,作出中止诉讼行政裁定。

六、最终裁定。在中止诉讼期间,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针对本案向市中院、省高院、最高人民法院请示关于本案工作时间、工作场所涉及法律适用问题,得到明确答复后于二0一二年8月30日作出行政裁定。法院审理认为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作息时间表,下午班工作时间为13时45分至20时,17时至18时为工作休息吃饭时间,休息吃饭是人的正常生理需要,也是为更好完成工作所必须,该休息吃饭时间仅有一小时,系工作时间的间歇时间,属于工作时间。作为保洁工,负责卫生清理工作,根据保洁工的工作性质,其负责清理的每个部位及单位设置的保洁工休息室,均应属于其工作岗位。本案常某在工作间歇时间,在企业提供的休息室用餐时突发脑出血疾病,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符合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的规定。被告人吉林省四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四人保认字[2012]第129号认定工伤决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应予维持。裁定维持被告四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1年11月14日作出的四人保认字[2012]第129号认定。

七、案件引起的思考。工伤认定工作涉及千千万万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作为专门法规《工伤保险条例》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工伤实例一一列举出来,工伤认定工作遇到疑难杂症一定要慎重处理,本案中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四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一次出具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不属于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确实欠妥,引发行政诉讼在所难免。该案的可贵之处是作为被告的吉林省四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知道自己做出的行政行为有错误,有瑕疵,欠妥的情况下,不是一味强调理由,文过饰非,坚持已见。而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发现做出的行政决定有问题后,及时做出撤销错误行政决定,依据事实和法律重新作出与原决定截然相反的行政决定,这种知错就改的工作作风值得称道。

结束语:社会需要和谐,国家需要稳定,人民渴望安居乐业,退休职工需要安度晚年,工伤职工需要得到经济补偿。近年来我们国家信访案件层出不穷,尽管造成信访案件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政出多门,文件浩瀚如烟,文件与文件之间互相矛盾,地方与地方间的文件精神不一致,不公平的问题比较突出。以工龄文件为例从建国到如今全国所有涉及工龄的文件恐怕能拉一卡车,过期的文件仍然在执行,过时的文件也没有废止,这种状况不解决势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案例论文例文篇二

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摘要:根据校园概况进行规划设计构思,体现校园规划总体特色,合理进行校园功能组织分区,因地制宜的设计校园道路并科学进行交通规划,人性化进行校园空间景观及绿地规划,做成一个和谐、环保、人性化、科学化的新校园。

关键词:分区 交通 功能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04-02

1 校园概况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以资源类专业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现座落于丹东市振兴区地质路,占地2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0 000平方米。办学规模3 500人,专职教师218人。由于生源的不断扩大,校园的规模已不能满足现有教学要求。2009年初,丹东市政府决定在振兴区汤池镇划拨一处占地508亩的新校区用于学校的扩建,扩建后学院近期规划办学规模可达8 000人。

学院以超前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市场要求,科学定位,确立了对学生负责的办学宗旨,以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实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就业为向导,以教学为中心,大力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教学理念统领全局,走特色办学之路,促进学校办学的持续全面发展。

2 规划设计构思与校园规划总体特色

“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园林化,生态化”,是本方案对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规划所遵循的设计原则。

(1)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结合地形地貌特点,科学地安排新校区的功能分区,确保教学及实训区的中心地位。按学科功能相近的特点考虑各建筑组团的布局,以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与生活既相互独立同时也联系便捷。整体化的建筑群体有利于集中建筑用地,留出更多的大面积绿化用地,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便于设施的共享使用和管理;具有更大的弹性,可根据学科的发展灵活调整各院系的用房。

(2)以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手法,从城市到校园,从整个校园的生态环境到建筑组群,到建筑内部庭院,营造多层次的园林空间。立足于提高修养,陶冶情操,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强调生态和环境优先的理念,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做足“生态”文章, 构筑整个校园生态系统。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结合地域、地区特点,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态校园环境。现状围绕在校园南北的水体与人工园林环境将整个校园营造成统一的整体。

(3)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体现在:满足教学,实训,生活的需求;满足交流,活动,休闲的需求;满足方便,安全的需求。建筑的单体设计尺度宜人,以现代建筑艺术为主要建筑特征,在体现时代特色的同时形成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校园的独特个性。

(4)反映教育智能化,信息化的特点,适应学科交叉的教学,实训模式。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智能型校园的教学与实训环境。体现学科间的密切联系与交融。在规划布局,外部空间上均体现网络化的特点,营造流通,交流,接触方便的交往空间,体现大学激励思想,创造知识的环境特点。

(5)以整体性为设计出发点,将校园一、二期规划整体设计,在校园整体布局中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学科交融与学校的统一管理。

(6)校园规划教学区采用对称布置,建筑形态以现代的建筑语言为主要手段,建筑的层数大部分为多层,行政主楼是全校区建筑的最高点,为8层,高低错落,形成丰富的建筑轮廓线。

3 校园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校园规划用地范围根据要求,分为五大功能区:主教学区、科研发展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景观区。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54203.25平方米,容积率为0.76,建筑密度为21%,绿地率为27.5%。

(1)主教学区:包括院系教学实训楼、公共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及学生活动中心、校行政楼、国际交流中心等,新校园教学区沿着校园东侧(201国道)主入口中心广场两侧对称布置,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一体空间,建筑曲线较为流畅,突出了整个校园的设计主题。

(2)科研发展区:在主教学区南北分设两组科研发展楼,它也是校园发展的备用地,采用同一建筑尺度和建筑形态,与校园的对称布置方式形成统一。

(3)学生生活区:学校生活区集中布置在校园西北侧,与校园教学区及生活服务区紧密相连,包括学生宿舍楼(1-8#)、学生及教工食堂、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后勤管理办公、超市、浴室、水房、锅炉房等。学生食堂布置在宿舍楼之间,便于服务利用。

(4)体育运动区:包括体育训练馆1栋;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1块;篮球场18块,含室内2块;排球场8块;网球场6块;室外器械活动场7块;室内羽毛球场5块;室内乒乓球20台;室内体操及健身馆各一处。

(5)景观区。根据新校区区位特点,主教学区集中布置于校园东侧中心区域,教学区以中轴对称布局为特征,中央绿地间的南北建筑红线为110米,中轴绿地纵深280米。东侧紧邻201国道设校园主入口。校前区有入口广场,用于人流集散;中轴西侧为校园中心的礼仪广场,可安排学校的一些重要活动。教学区依中轴分南北两区,两侧的教学建筑均呈院落布局,基本采用五层高的多层建筑。南侧院系教学行政及实验楼群,由东至西依次为资源系楼、化工系楼、机电系楼、建筑系楼、信息系楼和经贸系楼;紧邻教学实训综合楼为校图书馆;北侧由东至西依次为国际交流中心及两栋公共教学楼,西侧紧邻行政主楼为礼堂及学生活动中心。中央绿轴正对的西端为八层高的校教学实训综合楼,它作为学院的标志平面呈弧形布局,办公楼部分以小高层布局整体面向东侧中央绿轴的开放空间,西侧大会议室及两组阶梯教室面向校园操场布局。

考虑校园用地的集约性,规划中将教学区南北两侧分设两组科研发展区,一方面沿街用房考虑校园地处城市生态研发区,可强化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考虑学校发展,亦可作为教学区发展的备用地。

学生生活区位于校园西北部。学生宿舍楼为五层的多层楼,东西排列分别有四组围院组合而成,每个围院基本由两栋宿舍组成,两组宿舍楼的北侧分设有两组食堂综合楼,1#食堂的一、二层为学生食堂,三层为教工食堂;2#食堂一、二层为学生食堂,三、四层为超市、银行、邮电、浴室等组成的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学生生活区最西端,即校园西北隅设有后勤管理中心及锅炉房。在网球场东侧设有垃圾收集站、公厕、污水处理站。

校园中心区校教学实训综合楼的西侧,学生生活区的南侧为校园操场,为标准400米跑道,结合环境及小品设计,是师生校园生活的主要休闲活动场所。

操场西侧,校园西南隅为集中体育运动场地,包括篮球场、排球场和网球场。

4 校园道路交通规划

校园规划在用地东西两侧分设校园主入口和次入口各一个,另在校园北侧科研发展区及学生生活区各设有一个次入口。校园主入口直接与201国道相连接,有利于展现校园的形象,方便主教学区师生的出入和学校的对外交流。

校园内道路设计主次分明,线路流畅,沿教学区中轴教学楼南北两组团的外侧,由校前区自东向西构成环形主干道,与学生生活区南侧的东西道路整体构成校园的干道系统,一直贯通到校园西侧入口。校园的次级道路基本沿建筑周边布置,与主干道构成环线便于交通疏散。校园道路主干道8米,两侧各有2米人行道,道路红线宽12米;次干道6米,两侧各有2米人行道,道路红线宽10米。路面采用柏油路面,人行道铺设方砖。道路最小纵坡为0.3%。主入口校前区、主楼前学校中心区、学生食堂、体育馆及运动场看台前均设有集散广场,以方便师生的日常生活,也为校园安全创造了有利条件。

5 校园空间景观及绿地规划

校园内绿地系统原则上“点”、“线”、“面”的方式进行组织,整个校园以南北两侧的自然水渠围合而成,利用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在校园东侧主入口处设中心广场,中心区设置集中绿地和活动广场,并使校园各功能区围绕中心广场有机组织,并将校园外绿化景观有机渗入到校园内。

校前广场及中央绿轴是校园第一印象的呈现,校前广场和教学实训综合楼前大草坪是校园开放空间的核心,教学楼建筑的组合与上述景观轴相得益彰,使两者互为因借,凸显出两侧院系教学楼、公共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及行政主楼等主体建筑的标志性,烘托出浓郁的校园空间文化氛围。

校园操场是另一个良好的开敞空间,标准的400米跑道,沿着操场道路两边种植高大的树木,配置一些绿化及小品加以点缀,形成小的自有空间。

在校园的南侧人工设置了两座小的山丘,围绕山丘种植一些高低错落的树木,与校园南侧的自然水渠形成有山有水的良好景观,使师生置身于绿意盎然的校园环境中。开放景观与庭院小景的有机融合,使校园景观层次充裕、丰富多彩。

案例论文怎么写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