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点,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
1、健康心理重在培养
日常我们所说的:要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个方面。
注意力是婴幼儿心理发育的一个方面。
记忆力是复杂的心理活动。
婴幼儿的思维与客观物体及行动分不开,玩玩具、做游戏均可增进小儿思维能力。
在心理发育中还要重视情绪、情感的发展。
2、母子依恋——婴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婴儿时期大脑发育最迅速,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突触数量增多,神经髓鞘逐步成熟,为小儿心理发展创造了生理基础。
婴儿对最密切接触的母亲,如看到母亲的脸。
各个孩子会有不同天赋气质,应通过训练扬长避短。
3、“三岁看老”——心理特点初露
幼儿期中枢神经进一步发展,小儿已能独走,接触范围变大,语言也在此期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幼儿的模仿心理特别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
同时,要培养孩子与父母以外的家庭其他成员和小伙伴们交往的能力,使孩子从对父母依恋的基础上,逐步产生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安全感、同情和友谊。
4、学龄前儿——个体形成的开始
学龄前期儿童大脑皮层进一步发育,调节能力提高,但兴奋仍占优势,故这时期小儿以好动、易兴奋为特点。
此时儿童概括抽象思维刚刚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多探索、多提问。
学龄前期是孩子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此时可塑性很大,家长必须抓住时机来培养孩子。
5、儿童心理偏异因素
神经系统的发育、健康的体质与儿童心理卫生密切相关。
在环境和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影响。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6、不该让幼小心灵遭受创伤
家庭不和睦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精神影响。
7、别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样
社会上导致男孩女孩化表现的例子不少。
家庭,特别是母亲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性心理发育影响是很大的。
8、就这样爱孩子后果严重
爱是孩子精神需要中最珍贵的部分,它是一种营养,是培育婴幼儿美好心灵、高尚品德的源泉。
妈妈带着4岁的孩子到食品店,她买了一客冰淇淋。让孩子吃着,自己却在旁边看,孩子也没有什么表示。
其害处是:(1)他是任性的(2)他是自私的(3)他是懒惰的
9、孩子为什么发脾气
1岁以内的小儿情绪不愉快大多与身体需要有关,如饿了、悃了、尿布湿了,或者是病了,这是家长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岁的孩子情绪有了进一步发展,他的要求也多了,不满足的情况也常有发生。
3岁以上的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都有了发展,开始懂得是非和好坏,也有一些自我控制的能力。
要让孩子经常保持愉快情绪和开朗的心情,这不仅有利于他的身心健康,长大后遇事乐观,容易与人相处。反之相反。
培养一个好脾气的孩子需要:
(1)有一个宽松、和睦和欢乐气氛的家庭环境。
(2)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有规律地生活。
(3)父母结合日常生活,经常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鼓励他们学会控制自己,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4)家庭成员教育孩子在原则上要一致,彼此不在孩子面前闹矛盾。
10、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怎么处理才好那?
首先家长要冷静,不可再发脾气火上加油。
“转移注意”对2岁以下的孩子是一种有效的临时措施。
沉默、不理睬是对付无理取闹的3岁以上孩子的一种方法。
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父母要认真对待,不可图一时方便而轻易迁就。
儿童的心理健康知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