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其次,还表现在人际关系、青春期等方面。加强当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包括:更新教师观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教育研究等。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文如下:
摘要:教师的教育工作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由于教育不当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和精神障碍。“育人”的关键在于情感的投入,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其心理特点出发,带着爱来进行。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探讨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一直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然而,由于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及学生自身对职业教育认识上的偏颇,导致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而长期以来,就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多数除了学习成绩较差以外,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家长把在家难以管教和约束的子女送到中职学校来,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校能管住和教育好他们的子女,让他们在学校里经过教育和学习能从一个“失败者”转变成“成功者”走向社会。这就是说,与其他类型的学校尤其高校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所针对的情况更为复杂,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所担负的责任更重。因此,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宽泛而谈,中职学生往往表现出厌学、自卑、逆反等不良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从学生个体入手,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培养健康的心理,使之具有“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心理素质,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付出更多的心血,除了教好书之外,更重要的工作是育好人。
1.积极方面
(1)他们性格开朗、思想解放、社会参与度较高且易融入社会。
(2)他们富有竞争意识、个性突出、乐于交往。
2.消极因素
(1)失落和自卑感强烈。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差,进入职业学校前饱受老师批评、家长训斥,自卑心理较为严重;进入职业学校后上进心不强,甚至自暴自弃。尽管教师耐心细致讲解,学生也能认识到学习重要,但因学习基础差和心理障碍不能排除,学习兴趣和效果始终无法提高。
(2)惰性和厌学心理普遍。学生原本不爱学习,到了职校后,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内容更让他们难以适应,导致行为上的懒惰,厌学情绪严重。
(3)攀比和虚荣心理极强。很多学生物质追求高、攀比性强、心态不够平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还有的因此而荒废学业。
(4)法纪和是非观念淡漠。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法纪观念淡薄,自控意识和行为能力差,是非观念不强,在校园内打架、斗殴甚至盗窃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当然,职校学生不良的心理特点绝不只以上所阐述到的,但上述情形都是比较普遍和相对比较严重的。只有了解了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并正确地给予疏导,才能使职校学生身心正常和健康地成长。
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社会上任何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商人的职业道德是诚信待人。那么,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敬业爱生。所谓敬业,就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钻研教育教学任务,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所谓爱生,就是要用满腔热情来对待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
人们都说“教师是园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这就注定教师的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而且,育人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教书。因为,人类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有着复杂的思想,同时,又会受到来自社会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在青少年时期思想比较活跃,容易受新鲜事物的诱惑。所以,作为一名中职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师的“育人”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面对的对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情感。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没有情感,就像磨坊没有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事业也是情感的事业。
教师道德的核心就是爱,从爱出发,以爱为归宿。教师的情感胸怀是博大的,他的爱比母爱更高尚、更丰富,他的爱是思想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教师的爱是泛爱,对任何人都有感染力。教师对思维敏捷的、反应迟钝的、乖顺的、顽皮的、倔强的、怯弱的学生都一样付出爱心。用爱去激发学生的高尚情操,用爱去抚慰学生的创伤。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1.民主、平等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他们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同时中职生大多是因升学考试失利、未能上高中而被迫就读中职。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个人身份、追求目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心理结构可能被破坏,心理平衡可能被打乱。而且很多学生小学初中时期学习成绩差因而长时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所以产生了消极悲观的情绪,对老师也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心理。他们往往表现为对学习无兴趣、无目标、无动力,对所学专业冷淡。学无所长就转向比吃、比穿、比花钱。其行为由紧张、压抑转向标新立异,盲目追求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奇装异服、嘴叼香烟、寻求刺激、蛮横任性、目空一切、争强好斗,因此与老师的关系就常常处于紧张、不协调的状态。
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其实关键还在于教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首先尝试与学生保持一种朋友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民主、平等且亲密,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爱与关怀。时间一长学生们不但先前的那种对立情绪逐渐消除了,而且还愿意主动与老师沟通,说出他们的困惑,并且还能主动协助老师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
其实,爱学生是每位教师的天职,但是方法很重要,“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是能让学生接受的。笔者对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做了一些总结。爱学生首先要真正全面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为了能全面了解学生,笔者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聊天,或者通过QQ来对话,尤其是在班上表现特殊的学生,比如上课淘气捣乱的、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往的,这两类学生一般情况会与其他学生有所不同,所以笔者会把工作重点放在他们身上。聊天的内容大多是学习以外的事情,比如家庭及成员、业余爱好、有没有知心朋友等等,都是些琐碎的事情。记得曾经有个学生刚入学的时候,上课常和老师捣乱,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老师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后来,通过几次接触笔者了解到他喜欢踢足球,于是笔者就在班上成立了一个小足球队,还让他任队长,课外活动我们就组织球赛,笔者亲自去助阵。慢慢地,他对笔者的抵触心理逐渐消失了,还经常主动说说心里话,把笔者当成真正的朋友。班里的各项活动他总是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课上的很多小毛病也改了。
2.尊重、信任
教育家魏书生在学生面前从不以长者或教师的身份自居,凡事采用与学生商量的口气,哪怕再差的学生,在他眼里也是一个需要尊重、理解、认识的真正的人。笔者虽然没有魏老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知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搞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所以,班里的事情一定要通过班委会研究决定,从不擅作主张。在与学生谈心的时侯,笔者也会专心致志地倾听学生的讲话,因为面对面平等的谈话,更容易使学生敞开心扉,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和启发。
情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桥梁和润滑剂,它弥漫于整个教育空间,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其实,教师的情感最容易传染给学生,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会感染给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用我们的笑容感染学生,用我们的眼神来传递师爱。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通过学生的眼睛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眼睛传递微妙的信息。可以说教师的真情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我们要善于在不同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或赞扬,或欣赏,或批评,用真诚去编织束束鲜花,以此来感动学生,激励学生。
3.赞赏、支持
赞赏是师爱永不枯竭的源泉,学生总是希望被教师赞赏。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教师如果能对学生正确地评价,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积极性。所以,赞赏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取用又永远用不完的“动力资源”。中职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等原因,学业不出色,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指责。所以在自我认识和学习工作上常常表现出严重的自卑心理,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这时候教师的赞赏和支持会让学生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不断地发掘其潜力。
4.批评、引导
任何成功的教育,都是严慈相生、刚柔相济的,对学生一味地“慈爱”而没有严格要求是不行的。教师要在思想上、学习上、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学生,所以,当学生有不良的习惯时一定要及时指出,正确引导,帮助其改正,并且做到处理任何事情要公平合理,不重罚“学困生”,也不偏袒优秀生,不纵容明知故犯者,也不委屈无辜受累者,力求一视同仁。批评要适度,否则对学生不但没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畏惧。并在适度批评的基础上给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引导其步入学习的正轨,逐步改掉自身的小毛病,完善自我个性。
教师不同于家长,他的爱不是基于亲缘关系的爱,也不是出于个人需求的爱,而是一种出于崇高目的的,充满科学精神且持久而深厚的教育的爱。这种爱包括对学生严格要求和耐心教导,对学生不放纵、不溺爱。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是一味斥责,而是要严而有格、严而有理、言而有情、言而有度,要把热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爱结合,让学生在教师的真诚关爱中启迪心灵,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中奋发成才。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多倾注爱心,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中职学校的一些学生对很多事情总是抱着消极的态度来应对,要改变这种消极心理,只有以爱做桥梁,多与他们接触,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找愉悦感、安全感和尊严感。
四、结 语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作为学校、老师不仅仅是满足学生家长的心愿把学生管住,更为重要的目标是把学生管好,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会遵纪守法、学会遵章守规、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学会和掌握必要的专业和技术技能。尤其教育工作者要摆正位置,正视生源现状,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心理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促使学生的心理、学习和生理平衡发展,使他们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了健康的心理,我们的学生才能正视社会,积极地面对生活,迎接未来给予他们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陈洪庆,杜宇.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指南[M].西安:陕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12.
[2]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46-247.
[3] 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4:687.
[4] 杨洁,果长林.以职业教育为导向职高班级德育工作研 究与实践[J].教育文汇,2010,(4):3-5.
[5] 廉红霞.班级管理如何实施创新教育[N].学习报(科研 版),2007,(4).
作者简介:丁娟(1976-),女,香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师,从事儿童心理研究及教学工作。
相关文章:
1.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
2.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究论文
3.试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4.聚焦90后“职校门”事件:心理分析及教育启示
5.浅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定位论文
6.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