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女孩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17-05-27 16:22

因为聋哑,他们都是不幸的,但因为相爱相伴,他们又是幸福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聋哑女孩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聋哑女孩励志故事1

在她看来,因为有了丈夫的遮风挡雨,生活便不再苦不再难;在他看来,因为有了妻子的相依相伴,生活才更精彩,创业才更有劲头。

因为聋哑,他们都是不幸的,但因为相爱相伴,他们又是幸福的。他们在解放西路上开办了一爿小小理发店,十多年来,他们一起携手幸福走过。

外观上看,西门的这家大众理发店与别的理发店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每个进店的顾客,都要在店主准备好的一本笔记本上写下自己需要服务的项目。原来,理发店的主人是一对聋哑夫妇,男的叫高圣斌,女的叫董珍珍。店虽小,但生意却非常红火。十多年来,夫妻俩用娴熟的技术和热诚的服务留住了顾客。

近日的一个下午,记者慕名走进了这家理发店,比划着手势说要采访他们。正在忙碌的高圣斌,一手高高地举着电吹风,一手递过一本本子塞到记者手中。这是一本工作笔记,只见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对话记录: “你需要做什么发型”、“我想剪个头发”; “您刮胡子不”、 “算了,这次暂时不刮了”…… “平时我们来理发,就是靠着这个本子和他们交流的。”一位正在理发的顾客告诉记者。

今年42岁的高圣斌已有20多年的理发经验了,顾客这么评价他: “高师傅理发有三个特点,剪得仔细,洗得轻柔,刮得舒服。而且服务周到,待人热情,收费低,一般只收5~8元。”( 励志天下 www.lizhi123.net )

高圣斌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的残疾都不是天生的。小时候的高圣斌也是个健康活泼,口齿伶俐的孩子,但3岁那年,老天对他开了个残忍的玩笑:因为生病,打针输液用药过量导致听力完全丧失,3岁的他本来就不会说太多的话,加上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更加无从开口学说话了。就这样,高圣斌无奈地走进了一个无声的世界。妻子蕙珍珍聋哑的原因也和他差不多。

高圣斌16岁那年从嘉兴聋哑学校毕业后,开始拜师学艺,从事理发行业。通过近2年的学徒,他不但掌握了技术,也有了一定的积蓄。就这样,他开始了创业生涯,开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理发店。

高圣斌的爱人董珍珍是他在聋哑学校读书时同学。两人从相识,到相爱相知相结合,这对聋哑夫妻相伴着一起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他们的儿子都已经14岁了,一个健康阳光的少年,会说会唱,还懂手语。他在店里的作用还真是不小,不仅能帮爸爸妈妈接电话,还能替前来理发的顾客做翻译。他骄傲地告诉记者: “我是爸爸妈妈的耳朵,是爸爸妈妈的嘴巴,我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努力,把我们的理发店越办越红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一旁的高圣斌夫妇虽然听不到声音,但他们明白儿子在说什么,他们怜爱地看着儿子,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聋哑女孩励志故事2

与杨丽萍演绎的《雀之灵》不同,聋哑艺术家邰丽华创造的是一只清丽、温婉,总在不经意间为人们绽放无比绚烂之后又在刹那间将一切归于平淡的人间之鸟。这位年仅25的姑娘,是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演绎动人神韵的。舞蹈,对于她来说,是儿时的嬉戏,是精神的寄托,是感受这个世界的特定方式,更是重新定位人生的砝码。她将自己变成一只旋转的陀螺,24小时中除了吃饭和睡觉,其它时间都在舞蹈。音乐是舞蹈的天然催化剂,正是靠着音乐的刺激,舞蹈家们才将自己所有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为躯体的流动。对于处于无声世界的邰丽华来说,要让舞蹈和节拍完全合上,唯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再重复。她用心去伴奏,她要用身体的舞蹈和心中的音乐去膜拜生命。

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艺术盛会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应邀演出的都是当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级明星,邰丽华作为唯一的残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极具东方情调的舞蹈《敦煌彩塑》,引起轰动。2000年9月18日,富丽堂皇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邰丽华又以充满激情的舞蹈,赢得了观众,观看演出的还有本届联大主席和众多联合国高官以及43个国家驻联合国使团的官员。

邰丽华以其“孔雀般的美丽、高洁与轻灵”征服了不同肤色的观众。她凭着自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成了我国唯一一位登上世界两大著名“艺术圣殿”的艺术家。

聋哑女孩励志故事3

事情过去了一个多月,还是忘不了她的点点滴滴,她渴望的眼神。

作为一个记者,见的事多了,但遇到了这个孩子,就希望能为她做点什么,让她从无声的世界,黑暗的世界走出来,她的命运应该可以是另一番样子。

7月24日,中央电视台在河南信阳新县做“重访大别山,建设新农村”大型活动,受报社委派,我到了大别山腹地。

发现这个孩子,是很偶然的。

当地的一个乡长说,我那儿有个聋哑孩子,很聪明,漂亮,她为什么不会说话,是不是耳朵有什么毛病,你能不能带到大城市检查检查,不然,她一辈子就惨了,大概就这意思。

于是,到了孩子的家。

孩子的历史很辛酸,是个弃婴。孩子的父母不能生育,别人生了个女孩,就晚上放他家门口,他们就要了,到一岁时,才发现孩子听不见。

孩子的亲生父母不知道是谁,他们并不知道孩子是聋哑人,在农村,第一胎是女孩的,往往扔了。

在农村,聋哑孩子没什么稀奇,也没什么“新闻价值”。

但看了这个孩子,还是震动了。

这个孩子没上学,她长大了,看到同村的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书包里是课本,作业本,笔。

她感觉这肯定有用,她就把小朋友不用的课本要来,用笔抄写着课本,语文,数学,等等。

抄了6本。

孩子写字非常快,字写的也不错,像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

我写了一行字,“叔叔喜欢你”,她拿笔快速的在我写的字下,写下了“叔叔喜欢你”,然后得意的看着我,好像是,你会这个,我也会。

我明白,他不知道字的意思,抽象的字,和现实的世界,她无法建立联系。

我写了树,她重复的写了一遍。我指着身边的树,她摇头。她写的“树”和身边的树,是毫无关系的。她写字,似乎更应该是画画,笔画不正确,只是画下来。

那一瞬间,我想到了海仑凯勒,她的老师苏利文教会她无数单词,但她不知道意思,只是偶尔的,冼手的时候,水从海伦手上流过,老师在她身上不停的写着“WATER”,犹如黑暗夜空的一道闪电,又盲又聋又哑的7岁的海仑明白了,老师让她写的WATER就是从手上流过的温柔的液体。

我倒了矿泉水,在纸上写”水“,这个孩子开始思考,经过启发,她知道了”眼睛“”耳朵“等等简单的实物与文字的对应关系。

聋哑的姑娘叫汪颂玲,他的养父在这个春天过世了,母亲仍是同样的病,现在喘气都困难,时日无多。

她妈妈答应我带她到省城郑州,到医院检查,是不是哪儿有毛病。

妈妈说,孩子在四五岁时,发现自己不会说话,以为是嘴的毛病,急的时候,打自己的嘴,打的嘴流血。

7月28日,带孩子到了郑州,找到了河南省康复研究中心。

在这里,我明白了很多不明白的东西。

专家说,聋哑孩子,其实都是因为听不见才哑的,发音器官没问题,也就是说,所有的聋哑孩子都可以说话的。但最好是7岁以前,7岁后,发音器官渐渐退化,到了14岁,就不行了,只能学哑语了。

至于致聋的原因,几乎都是药物,孩子幼小时,感冒发烧,医生打庆大霉素,青霉素等等,这些药物,对有些孩子就造成致聋。至于为何有的孩子没事,有的孩子出事,目前还不清楚,但国家从2000年始,已经停用庆大霉素。

在中心,测试了孩子的听力。

情况不太好,两个耳朵不一样,高频音损失严重,但还不是最坏。

可怜的孩子,长期没听到声音,听到声音时,很恐惧,不舒服,不停地想把听音器拔下来。

专家说,孩子听到的声音,都是”噪音“,对她来说,她感到极端不舒服。

因为还有残存的听力。专家说,专门为她配付数字的助听器,听力就可恢复到正常标准,像常人正常说话的声音,她是可以听到的,她能听到,经过康复训练,就会说话,慢慢恢复到正常人,回归到正常社会。

这个消息实在令人鼓舞。

(继续吧——)

中心说,其实,孩子说话很简单,一会儿就会。这个孩子有点儿偏大,发音不会太流畅了,会像老外,比如说”叔叔好“,她会像卷着大舌头,一个字一个字的吐”叔—叔—好“,但正常交流不会受影响。

聋哑女孩励志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