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的正能量文章
每一篇关于职场励志的正能量文章都是很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品读的,那么职场励志的正能量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职场励志的正能量文章:优秀年轻人的5个特质
文|张一鸣
我先分享一下自己毕业后的个人经历。
2005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加入了一家公司叫酷讯。我是最早期加入的员工之一,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但在工作第二年,我在公司管了四五十个人的团队,负责所有后端技术,同时也负责很多产品相关的工作。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长很快?是不是你在那个公司表现特别突出?
其实不是。当时公司招聘标准也很高。跟我同期入职的,我记得就有两个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
那我是不是技术最好?是不是最有经验?我发现都不是。后来我想了想,当时自己有哪些特质。
第一个,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当时,CodeBase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我有时间,我都给他讲解一遍。通过讲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长。
还有一个特点,工作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以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的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
另外还有一点:做事不设边界。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我想说: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
我当时是工程师,但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我参与商业的部分,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记得在07年底,我跟公司的销售总监一起去见客户。这段经历让我知道:怎样的销售才是好的销售。当我组建头条招人时,这些可供参考的案例,让我在这个领域不会一无所知。
以上就是我刚毕业时的特点。
后来,我陆续加入到各种创业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很多毕业生共处过,现在还和他们很多人保持联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况。总结一下,这些优秀年轻人有哪些特质呢?
第一,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今天不太谦虚,我把自己当做正例,然后再说一个负例。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赖别人。当他想要实现一个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
第二,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比方说头条最开始时,我跟大家讲:我们要做1亿的日启动次数。(当然,现在不止1亿了,我们现在的日启动次数已经差不多5亿。)很多人觉得,你这家小公司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尝试。只有乐观的人会相信,会愿意去尝试。其实我加入酷讯时也是这样。那家公司当时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后也没有做成,只做了旅游的垂直搜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我自己觉得很兴奋。我确实没有把握,也不知道怎么做,但当时就去学,就去看所有这些相关东西。我觉得最后也许不一定做成,或者没有完全做到,但这个过程也会很有帮助——只要你对事情的不确定性保持乐观,你会更愿意去尝试。
第三,不甘于平庸。我们在座各位,在同学中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我想说,其实走向社会后,应该再设定更高的标准。我见到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我好。但10年过去,很多人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觉得他应该能做得很好,但他却没有做到。
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了。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有同事加入银行IT部门:有的是毕业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为什么我把这个跟“不甘于平庸”挂在一起呢?因为他们很多人加入,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后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是否有北京户口,是否能买上一套经济适用房?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比如我见到以前的朋友,他业余做一些兼职,获取一些收入。那些兼职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对本职工作有影响,既影响他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他的精神状态。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哎,快点出钱付个首付。我觉得他看起来是赚了,其实是亏的。
不甘于平庸很重要。我说不平庸,并不是专门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术很好,而是你对自己的标准一定要高。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第四,不傲娇,要能延迟满足感。我在这里举个反例:两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年轻人,素质、技术都蛮不错,也都挺有特点。我当时是他们的主管,发现他们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况始终不好。他觉得其他同事比他做得差,其实不是:他们确实可以算作在当时招的同事里面TOP20%,但他们觉得自己是TOP1%。所以很多基础一点的工作,比如要做一个调试工具,他就不愿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
本来都是资质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聪明、动手能力也强,但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娇情绪。我觉得这和“不甘于平庸”不矛盾。“不甘于平庸”是你目标要设得很高,“不傲娇”是你对现状要踏实。
这2000个样本当中,我见到很多我原来觉得很好的,其实没有我想象中的发展好,我原来觉得不好的,其实超出我的预期。这里我也举个例子。当时我们有个做产品的同事,也是应届生招进来,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算特别聪明,就让他做一些比较辅助的工作,统计一下数据啊做一下用户反弹啊之类。但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十亿美金公司的副总裁。
后来我想想,他的特点就是肯去做,负责任,从来不推诿,只要他有机会承担的事情,他总尽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别好,但我们总是给他反馈。他去了那家公司后,从一个用户量不到10万的边缘频道负责起来,把这个频道越做越好。由于这是一个边缘频道,没有配备完整的团队,所以他一个人承担了很多职责,也得到了很多锻炼。
第五,对重要的事情有判断力。选什么专业、选什么公司、选什么职业、选什么发展路径,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被短期选择而左右。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盖了这一点。比如当时很多人愿意去外企,不愿意去新兴的公司。06、07年,很多师弟、师妹问我职业选择,我都建议他们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出于短期考虑:外企可能名气大、薪酬高一点。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遍。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
职场励志的正能量文章:十二种职场基本能力
那些求职的大学生们一定要知道的素质要求。
工作了,你就会发现工作中真正需要的不是学历和资格证书,而是提升内在竞争力的基本能力。
现阶段的社会竞争是很残酷的,没有这些能力,你就只能做着一份你并不是很喜欢的工作,拿着一份远远低于你期望值的薪水。
大久保幸夫,瑞可利职业研究所所长,在《12个工作的基本》一书中,告诉我们不要以为高学历就能万事无忧了,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而这十二种能力才是决定你职业发展前途的关键性要求。
1.反应力
反应力是指能听懂对方的言论并做出反应,是最基本的交流能力。
试想下面这样一个场景,老板叫你去开会,整个过程中,你毫无反应,一副置若罔闻的样子,老板会看重你吗?不,老板会把你当个隐形人。
没有反应能力就会变成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谁愿意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呢?
2.亲和力
亲和力是指通过表情和笑容就可以吸引人的能力。
拥有亲和力的人,哪怕你到一个陌生环境下,你也很容易和他们打成一片。它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的融合到陌生的环境中。
松下电器产业创始人,松下幸助先生生前创办的“松下政经塾”是政治家的摇篮,他说他选学生的标准就是“通过运气和亲和力来选拔”。他觉得具有亲和力的人才能成为政治家,才能获得大家的支持。
你看,亲和力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魔法石,往往最不容易被人重视的亲和力恰恰是优选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3.乐观力
乐观力是指面对工作压力,有适合的处理方法,能够战略性的消除压力的能力。
负面情绪是会传染的,没人喜欢多愁善感的人,工作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将压力会转化为动力,乐观面对,才是消除压力的重要方法。没有人天生就是乐观派,那些乐观的人都是在生活的日渐熏陶下才逐渐养成了这个气质。
当某一天,你看到桌子上有半杯水的时候,是会说“只有半杯水”,还是“还有半杯水”呢?善于发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你就具有乐观力了。
4.目标发现力
目标发现力是指自己为工作制定目标的能力。
我们既要能设定今天的小目标,也要能设立人生的大目标。
有了梦想,人就有了持续奋斗的目标,总能看到那些怀揣着目标前行的人,是那么的富有热情,有梦想才能有行动力。
然而,现在没有梦想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样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不要迷失在生活的安逸里,定一个目标吧,有了目标后,不用别人说什么,自己就会忍不住行动了。
5.持续学习能力
持续学习能力是指在必要时学习必要知识的习惯。
找过工作的人,一定会发现很多企业的招聘要求之一就是学习能力。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学生才需要学习,工作的人不需要学习。赶紧剔除这种错误的想法,那些在专业领域散发出光芒的人都是一直持续学习的人。
也有一些人会突发奇想的想要学习,但往往坚持不下去。给自己设定背单词的目标,背了一个星期,就不再继续了。给自己设定每周看一本的计划,结果看完两本书就放弃了。不要因为还没有尝到学习的成果,就停止学习。
持续的学习,会让你有一天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个习惯,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6.语境理解能力
语境理解能力是指在理解对方的心情上将自己的主张传达给对方,能得出结论的能力。
设想一下,在会议上,你的领导让你总结一下会议主题,结果你滔滔不绝的说了很多,却一句也没有点到主题,领导还会重视你吗?
在很多工作的场合,我们不仅要理解领导“说了什么”,更要关心“为什么说”。
7.专业构筑力
专业构筑力是指有计划地构建自身独特强项能力。
首先,你要选择一个领域作为自己的专业。要经常汲取新的知识,和有经验的前辈们多交流,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能得到他人的认同。
实际上,只要你发愤努力,阅读大量专业领域相关的书籍,一定会在专业上有所建树。
8.人脉开拓力
人脉开拓力是指开拓业务伙伴或信息来源,并与之维系的能力。
这里的人脉并不是指你认识的人越多越好,某种程度上,你接触优秀的人,你也会逐渐成为优秀的人。所以去见一些你想见的人,并主动维持关系。
建议大家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尽量减少加班,把晚上时间空出来,去和公司外部的人多交流,多学习。
9.委任力
委任力是指把工作托付给别人的能力。
部分人会觉得当上领导才需要具备这个能力,其实并不是。在团队合作中,就算我们不是领导,也需要有把工作交给别人做的场合。
有些人会觉得向别人解释清楚并委托一份工作,往往还不如自己做来得更快。但当委托别人来做时,更能锻炼委任力。在这个过程中,委托者不仅需要清楚表达出自己的要求,还需要能掌握对方的理解程度。
有些人可能一生都掌握不了这个委任力,所以不如从今天就开始实践吧。
以下几种能力是具备一定专业性的人才需要掌握的能力,一般是在40岁以上要掌握的。
10.商谈力
商谈力是指咨询协商的能力,善于倾听并与别人一同思考问题的能力。
商谈力是交流能力的体现,拥有商谈力无疑是职业发展的助推剂。
11.传授力
传授力是指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传授给别人的能力。
传授力要求传授者会提问,能引导对方思考并给出答案。别以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事,虽然你有专业的知识技能,但若不能很好的传授给后辈,也是自身能力欠缺的表现。
12.协调力
协调力是指调整、推进事物的能力。
每个领域都需要协调者,协调力需要协调者具备综合能力,能通过沟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
这些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相互关联的。你可以把职业生涯看成一个螺旋式的阶梯,我们需要掌握这些能力,才能更好的向上攀爬,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工作的乐趣。
拥有这些能力你就会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否则只能步履维艰。
职场励志的正能量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