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毛概论文_毛概结课论文

发布时间:2017-05-31 15:11

深化教学改革是“毛概”课程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构建有效“毛概”教学,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起到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毛概论文篇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浅论》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最终形成,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对于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

党的十七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同时,报告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样深刻地、科学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对于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间,由于我们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成熟理论的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过严重的挫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的情况,也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作出了不懈努力,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思想,想要从根本上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和制约,但是由于“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最终没有取得成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入手,才破除了思想上的禁锢和体制上的禁锢,从而实现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在全面深化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的认识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构建由此展开。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我们党的几次代表大会是分不开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们党坚决拒绝了“两个凡是”的老路,坚决抵制了资本主义的斜路。勇敢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同时推动了中国改革的起步。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在我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的主题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个报告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任务等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同时,报告还提出了“两次飞跃”思想,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高度评价,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并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初步概括为十二条,这就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

1992年,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邓小平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这个谈话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理论观点。比如,“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两个不等于”理论,发展论与机遇论等等,这就使得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理论和认识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廓消。从而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1992年,我们党召开十四大,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报告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九个方面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这就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形成。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个报告进一步阚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对21世纪前50年的发展作了展望。同时,科学地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从“四个新”的高度论证了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指出: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的基本经验;深刻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发展目标的重大问题。这个报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执政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一致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和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这就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和谐世界构建等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这些战略思想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同时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到了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这些认识、理论和思想进行了大整合,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对这一理论体系作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这就表明我们党在认识上和理论上进一步地走向了成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明确的论述,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从党成立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第一次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和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把中国民主革命引向胜利,继而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

这两个理论成果都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第一个理论成果回答了“什么是中国革命,在中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第二个理论成果则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我们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解决时代所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新的历史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现形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十七大报告把它称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说,在中国革命时期,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样,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是适应实践的需求而产生的,没有实践的需求,任何理论便不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适应实践的需求而产生的,这个实践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三十年中,我们所面I临的具体任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了很大的变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解决这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任务和具体问题而提出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形成的指导思想。由于长期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以及“文革”十年的破坏,中国经济几乎接近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艰难局面。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迅速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的面貌,邓小平曾说过:“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们坚决扭转“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起来。邓小平理论就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新的判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效、经济发展战略和大体框架基本清晰以后形成的指导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中国出现了社会转型,经济体制、阶层结构、社会结构等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党怎样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形势,就成为实践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同时加上国际上出现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政治动荡,社会主义国家的接连倒旗,这给世界上所有执政的共产党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开始思索执政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思想,提出了许多重大而深刻的理论观点。

科学发展观是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形成的指导思想。十六大以后,我们党肩负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使命。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中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地暴露出来。比如,社会公平问题,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都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这既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怎样闯过这个关口?怎样缓解矛盾、避免冲突、继续发展?这对执政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在理论上的集中反映就是要着重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同时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提炼和理论升华。正是有了这一理论的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因此。它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任何社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社会成员就不可能团结起来,不可能形成合力来共创伟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理论作指导,有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思想基础,我们才万众一心,取得革命的成功,建立新中国。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个思想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有了这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全国各族人民才能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出辉煌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战略、民族的振兴、个人的富裕幸福等等,都在这个理论里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这就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和社会认同,因而也具有广泛的信服力和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毛概论文

大学生毛概论文_毛概结课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