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术论文模板
如果大学学术论文模板不规范,就会给专家审稿和编辑加工带来不必要的困难,从而延长了稿件审核、刊出的周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两篇学术论文例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大学学术论文篇一
大学文化与大学核心竞争力
摘 要 大学 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 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对大学的生存和 发展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只有培育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大学文化 核心竞争力 大学精神 大学制度 大学 环境
大学作为一种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与创新的文化机构,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它反映了大学在其办学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大学文化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力量,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奠定学校创新和发展的思想、 理论 和文化基础,推动大学不断向前发展。大学文化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 经济 全球化和 教育 国际化的迅猛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高校不仅要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而且要面对国外大学的挑战。如何创新大学文化,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摆在高校 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大学文化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分析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领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大学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的,它是指以一所大学历代积淀传承的精神为内核,延伸、拓展表现在大学 软件与硬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它包括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环境文化三个方面。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 哲学 抽象,它主导着大学制度和大学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 内容 ,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 组织结构等方面,是大学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的保证基础。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延伸,是大学文化的表征,它包括校园 建筑及其风格、纪念日或纪念性标志、校园绿化等方面。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来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在1990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中《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指的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地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近几年来,核心竞争力理论已引入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对什么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麻省理 工学院第十四任校长保尔·E·格雷在 报告说:“一个大学的质量在于他为自己制定的发展水平和前景以及它的原动力和潜在动力。”他强调能否达到大学发展所规划的“水平和前景”取决于大学的“原动力和潜在能力”,即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有学者将大学核心竞争力描述为:“是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学校内质中的,学校独有的,能给学校带来价值性的,支持学校过去、今后和未来的竞争优势,使学校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它具有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难以模仿性和阶段性等特征。
2 的关系
尽管 企业 以生产和经营为主,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文化凝聚力仍然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作为一个文化机构的大学,其文化因素的作用更为突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形成的大学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及鲜明的特色。它深深融合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传统中,并为全体师生共同拥有,难以被其他行业和学校所模仿,所以被认为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纵观世界著名大学,其核心竞争力无不是大学在长期的 历史 岁月中积淀而成并深深地植根于鲜明独特的大学文化中,它是一所大学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隐性条件和精神基础。大学文化将学校的各个系统机制有机地融合,产生不同于竞争对手,且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增强了师生员工的归属感、使命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营造一个自由、平等、活跃的学术氛围,将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调动和组织起来,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而奋斗不息,从而极大地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就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考察我国著名大学的 发展 历程,每所大学都具有自己特有的 文化个性。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循思想自由之原则”,使北大真正成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大学,成为当时思想最活跃、学术最兴盛、风气最清新的最高学府,也成就了对 中国 社会 、中国 历史 具有重要 影响 的北大校园文化。再如,清华大学的“严谨”,南开大学的“笃实”,浙江大学的“求是”、中国科大的“理实交融”,使这些学校以其各自的文化个性而闻名。
从国际上来看,越是著名的大学,文化个性色彩就越鲜明。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在发展中注重塑造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以个性和特色求发展。哈佛大学的求是崇真的兴学宗旨,使其始终领导着美国高等 教育 发展的潮流。斯坦福大学的“大学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教育理念,使其成为美国教育史上的丰碑。在耶鲁大学创建250周年的时候,美国《 时代 》周刊曾撰文指出:“在最好的和最真正的意义上,耶鲁大学一直胜利坚持从创建就有的保守主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吸收、创新、致用”的办学理念是宾大在美国教育史上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3 创新大学文化,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政府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高等教育放在了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大学要实现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必须充分重视大学文化,积极进行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一轮的快速成长中蓬勃健康发展。要使大学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需要从精神、制度、 环境等层面加强。
3.1 精心培育大学精神文化
与有着悠久传统的西方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暂,在底蕴方面相对缺乏,建校的实用主义目的影响深远,缺乏富有个性特色的大学文化,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大学精神的贫乏。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地浸透到大学文化的行为主体和各种表现载体中,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功能在大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决定着大学自身的改革、发展的定位和走向。正如哈佛大学校长洛丁根先生所说:一流大学是在大学精神的旗帜下聚集的、有共同价值取向、一流的生源与师资。大学应是有着价值追求与精神内涵的心的家园。人文精神和 科学 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 内容 。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精髓所在,也是一所大学办学成功的原因之一。人文精神不仅仅是人 文学科的内在思想反映,而且是所有文化产品的思想映照。弘扬科学精神,就是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理念。应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于大学的学术思想、学科建设、大学 管理、大学发展规划中。学校的精神品格会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种熏陶的结果会在师生的价值观、精神状态、行为方式中反映出来,并且强化他们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
3.2 建立民主、科学的大学制度文化
大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人才培养为主线的学术机构。学术追求是大学的根本目标,不同时期的社会职能是其具体目标。大学制度是为了实现其目标而建立的关于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以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为根据的、确定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
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因此,建设民主、科学、平等的制度文化,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配置,是当前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 现代 大学制度,不断提高学校各级部门的科学管理和治校水平。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 问题 是有效把握大学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社会各方面关系问题。要坚持依法治校理念,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积极推进学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保证学校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完善管理规章制度,探索建立一种灵活的、开放的、有活力的教学、科研、人事管理模式;规范各类重大仪式活动,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3.3 营造和谐的大学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新优雅、整齐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所酝酿出的特色鲜明、内涵深刻的浓郁文化氛围,不但对广大师生具有精神和文化的熏陶作用,而且诠释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可以起到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校园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 心理环境两部分,前者主要指 建筑、设施、校园的花草树木等 自然 景观,后者指人际环境、校风和教风以及各类文化 艺术 氛围等人文因素。如何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秀丽的大学校园,以环境体现精神,是 目前 我国大学校园规划的重点。一些国际一流大学,都有其丰富而独特的校园文化。比如哈佛大学校园的主色调是哈佛红;牛津大学校园的草地800多年保持了细嫩葱绿,学生每年5月在泰晤士河上举行划船比赛,这些都给学校树立了知名品牌,成为学校的一种精神体现。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各高校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建校热,因此,借着这次扩建的机会,明确指导思想,确立整体目标,科学整体地布局规划,把校园环境看作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以长远规划的眼光来实施新的建设工程,建设有象征意义、独具特色的大学环境。
概而言之,中国高校要想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的发展,只有培育和创新富有个性的大学文化,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有更大的作为。
参考 文献
1 邱小云.大学文化:个性魅力与核心竞争力[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
2 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 研究 ,2005(10)
3 郭贵春.创新和丰富大学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J].南昌航空 工业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 曲恒昌.打造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高教的国际竞争优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2)
5 吴坚.如何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湖南人文 科技 学院学报,2005(4)
6 任钟印主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大学学术论文篇二
大学的城市 城市的大学
【摘 要】本文介绍了“大学城”产生的背景,从西方“大学城”的发展和中国“大学城”的比较分析中阐述中国“大学城”出现合理与不合理。重点从城市经济学中的“集聚经济”角度阐释“大学城”出现的原因以及中国“大学城”的整体发展是否实现了“集聚经济”效应。
【关键词】大学城 集聚经济 城市经济学
一、前言
从19世纪,德国著名学者威廉・洪堡提出“研究―教学合一”的大学由消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积极的知识生产者的理念,再到20世纪初,威斯康新大学提出的“大学必须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大学从此走出了象牙塔,并都开始了“性格”转型,由社会边缘开始走向社会中心。
随着各地铺天盖新建“大学城”的热度不断升温,探讨中国大学城的发展已是当下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以下,笔者将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来浅谈一下个人对“大学城”现象的思考。
1.“大学城”产生的背景,将从西方“大学城”的发展和中国“大学城”的比较分析中把握中国“大学城”出现合理与不合理。(简要讲述,主要通过幻灯片略过)
2.重点着力于城市经济学中的“集聚经济”角度阐释“大学城”出现的原因以及中国“大学城”的整体发展是否实现了“集聚经济”效应。
二、“大学城”运动看中西方
背景分析: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以及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正在不断地增长。到上世纪末,中国政府决定建立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于此同时,决定要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于此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高校间的合并,打造“航空母舰”,二是兴起建设“大学城”的热潮。有人说,大学城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化进程中的新产物,是大学城市化和城市大学化的一种趋势。
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城”应该是什么呢?
大学城源于英美西方国家,《教育大词典》将大学城解释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条件,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生存发展的适时的充足的物质与精神的资源。
曾有学者将西方的大学城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发展型”,是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所或者若干所大学集中在同一地方规模的大学规模越来越大,大学的内部或周围聚集了一定的人口,从而使大学校园或周围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也常被称为“CAMPUS TOWN”校园城镇。另一种是“规划发展型”,如英国剑桥大学发展成的剑桥大学城,牛津大学城,还有美国波士顿市坎布里奇镇的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加利福尼州立大学形成的加州大学城,等等。
二是“规划建设型”,由国家、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多方面合作、共同构筑的大学城,如日本的筑波大学城、美国密苏里大学城、台湾新新竹大学城等。
三是集上述二者于一体的大学城,如美国斯坦福研究区与硅谷结合在一起,集聚了斯坦福大学、加利伯克利大学等著名高校形成的一个高等教育与高科技技术产业密切结合的大学城。
经观察,笔者发现,第一种类型的形成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然而也往往极富生命力。而第二种更多是人为地刻意地规划,虽然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创造效益,然而也潜藏着失败的风险。第三种则是实现前两者的优势互补,相互兼容、相互促进。
那么,中国“大学城”,基本上目前是属于第二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建设模式多样化,有政府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多元发展型等;第二,大学城空间布局密集化,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如“长三角”地带;第三,大学城建设规模超大化,占地庞大,耗资惊人。
可以说中国的“大学城”独具中国特色,对于是否应将其规入“大学城”,还是有争议。笔者认为中国的所谓“大学城”充其量只能算是高教园区。理由将在集聚效应中具体谈到。
三、集聚效应下的正外部性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以外的其强加的成本和利益”。而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它产生的效应决不仅仅局限于教育本身,而是超越了自身,对社会经济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大学城作为教育的聚合体,其外部正效应主要表现为它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资源的整合,解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最终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除此之外,笔者想再引入一个人力资本经济是一种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类型。如何将这种既能产生正外部性又是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充分挖掘出来,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将是创造巨大效应的大课题。
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的学科。随着城市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崛起,一个新的概念也随之提出,那就是“集聚经济”,也有学者将之称为“聚集经济”。对于集聚经济效应的解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定论,我就取其中我比较认同的一个来说。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集聚经济效应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
在这个概念中涉及到了几个关键的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率与成本;系统。
尽管集聚经济原是针对产业与企业来讲的,其实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来分析“大学城”产生的原因及动力。
首先,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同时发生作用。
或者可以这么说规模经济是集聚经济必然会产生的。通常我们所说的规模经济就是指规模报酬递增,即平均成本下降的阶段。通俗的说,就是企业可以以低于双倍的成本获得双倍的产出。马歇尔又将它分为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所谓的内部的经济,单个企业本身厂房设备的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引起企业成本曲线向下移动。外部经济则是因为整个行业扩大带来的企业成本曲线向下移动。似乎,我们现在所讲的都是企业,其实,我们想想看,这同样适用“大学城”的分析。我们刚才提到了“自然发展型”的“大学城”,首先是因为大学本身规模的扩大,由此使其教育成本的降低,并且,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正外部性,随之形成了一个大学系统。对于我们提到的“规划发展型”就是典型的外部经济,通过整个教育行业的集体整合,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扩张,通过资源共享、专业分工等,实现整个行业的平均成本下降,继而降低了各高校的运作成本,实现规模效应。
其次,范围经济是指企业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时。
从成本角度来说,如果单个企业使用一定的投入组合生产出比两个独立生产的企业更多的产出,那么单个企业的成本就低于独自生产的企业的成本。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曾用范围经济程度来衡量这种成本节约。那么“大学城”又如何体现这一点呢?我们来看一下,大学城,是以大学为核心辐射开去的社区。那么一个社区,必定有不同的功能分工,分工,意味着,你可能专注于生产成本最低的或者可以说是你最擅长的产品上。对于“自然发展型”的大学城,大学负责传播知识,培养学生,大学周围发展起来的服务业,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餐饮业、住宿等,学校可以集中精力搞教学,而服务业又能发挥它的优势,可以说是双赢。对于“规划建设型”当中的大学城而言,大学之间由于集聚,信息透明,交流便利,那么可以在比较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趋其长,但不避其短,在其短处借他校之力,可谓是共同进步。同时又避免了学校间的学科重复建设,又能集中火力炼就自己的神丹。
再者,效率应该是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引起的利用率的提高。
而配置的合理自然也可避免资源的浪费,那么自然也能节约成本。所以在我看来,这第三个问题,就涉及到资源配置的问题。回到大学城,也就是在哪里建、怎么建大学城,怎么合理地建的问题,而不是一窝而上,否则不但不能节约成本,还会造成巨大浪费。当集聚收益小于集聚成本时,就是集聚不经济。我们应尽量选择交通比较便利的、通讯发达的、有一个核心城市为依托的地方建,有人会问为什么?试问,如果你千里迢迢跑到西部落后的地区去,然后建于一个大学城,又有多少大学会“慕名而去”?退一步讲,纵使有人愿意支援西部,然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否值得做这样的牺牲?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条件,大学城的建立只能是在“烧钱”、“政绩工程”罢了。占用大量本来就已经十分紧缺的土地资源,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却很难收到预期的成效。因此,并不是你想建大学城,你有资金就可以办成的事。纵观国外知名大学城,如哈佛大学在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牛津与剑桥距离伦敦仅几十公里,筑波大学距离东京60公里。高等学校是高级人才集聚的地方,这些人才是全世界争夺的对象。没有一流的中小学、医院、文化体育设施的地方,是很难吸引人的。中国曾经在五六十年代出于备战战略上的考虑,曾将一些高校迁到内地一些偏僻的城市,结果人才流失,例如:四川峨嵋山市的西南交通大学原校址风景秀丽,但地处偏僻,一流的人才不愿到此学习工作,结果该校不得不将学校搬回成都市。因此,不是随便划一块地方就了事。(我们也可以反思一下漳州校区)
最后,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是1+1=2?笔者认为应该实现1+1=1。
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什么叫大学城,不是光把一堆大学凑在一块,就可美其名曰“大学城”。光有集,没有聚,不能成其集聚经济。之所以说中国“大学城”最多称“高教园区”,就是因为这个缘故。目前,办大学城,要不是光有大学,没有相关产业配套,要不就是几个大学凑在一块,围墙照立不误,图有“大学城”之虚名。
四、结束语
大学,大学城,还有我们这群大学生,活在当下,不得不关切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何为大学之道,何为大学城,兼容并包一直都在喊,大学城怎样走,今天我们不会有答案,答案不是太重要,只要我们在探究,那么发展总在继续。在中国,大学城,是个新生的事物,如何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特色,是你我都需要讨论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张真柱.大学城建设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双赢.2006.
[2]闻曙明,施琴芬.高等教育集聚起因分析.2005.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大学05级财政系)
大学学术论文模板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