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开学育儿知识
入园前你最好常带宝宝在幼儿园附近玩耍,使宝宝逐渐喜欢幼儿园环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开学育儿知识,期望对你培养你的宝宝成长有所帮助。
小班开学育儿知识:入学育儿知识
1、带宝宝参观幼儿园
入园前你最好常带宝宝在幼儿园附近玩耍,使宝宝逐渐喜欢幼儿园环境,如有可能还可以带宝宝去看他所在班级的环境、墙饰、玩具、睡眠环境、床、盥洗室、如厕的地方、户外活动场所(大型玩具)等,这样,宝宝会对“幼儿园”有直观的美好感受。
2、多讲幼儿园的趣事,描述幼儿园老师的“好”
父母提前给宝宝讲幼儿园的有趣故事,令宝宝产生“神往”之感。比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学唱歌跳舞,可以玩各种玩具,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等等。全家人高兴地谈论上幼儿园的事,并模仿游戏、上课的情景。家长可以在家中布置一个类似活动室一角的环境,与宝宝轮流扮老师和幼儿。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幼儿园老师来吓唬宝宝,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从心里产生对老师的恐惧感。当然,也不要过分夸张幼儿园生活的美好,以免给宝宝造成错觉,入园后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影响宝宝的情绪。
3、教宝宝学会交朋友
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是宝宝从自然人转变成为社会人的第一步。入园前应尽量让宝宝与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宝宝一起玩,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将来上幼儿园时会更适应。入园后,父母可以利用接送时间,主动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鼓励宝宝们在一起玩,分散分离焦虑,让宝宝尽早融入群体生活。另外常带宝宝做户外运动、参与游戏,这对宝宝早期熟悉不同的环境和克服对陌生人的害怕大有裨益。
4、培养宝宝的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的建立与宝宝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规律、游戏中的规则以及家长对待宝宝的奖惩原则等,都可以使宝宝从中学习和发展规则意识。家长是宝宝模仿的第一个对象,因此家长的行为非常重要,像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等不良习惯都会让宝宝关注并且模仿;另外家长一定注意不能讲脏话,或者爱诉诸武力解决家庭矛盾,因为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宝宝。
小班开学育儿知识:家教常识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饭太慢或弄脏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
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1、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2-3岁的孩子可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如吃饭、洗手、刷牙、包括自己上厕所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万婴育儿跟踪、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小班开学育儿知识:如何在家给宝宝做体检?
作为白领和上班族,工作繁忙且交通不便,带宝宝去医院体检实在是很麻烦。对于一些简单的体检能不能在家里做,如果可能那如何在家给宝宝体检?体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着小编一起去探个明白。
测胸围
方法:家长站立于宝宝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婴儿胸前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绕过后背两肩胛下角的下缘,经左侧回到零点,读数时取平静时呼、吸气的中间读数。
正常:初生时为32厘米,6个月为43厘米,1岁为45厘米,2岁为49厘米。
异常:1岁时头围大于胸围,可能患了佝偻病或营养不良。
量臂围
方法:让宝宝上肢放松下垂,在上臂最粗处测量,围绕一圈后读数值。测量时软尺须紧贴皮肤,勿压迫皮下组织。
正常:初生为10.2~10.5厘米,1岁平均为13.5~14.7厘米,以后每1岁增加1~2厘米。
异常:1岁小儿低于12.5厘米为营养不良。
测体重
方法:在测量前,先让宝宝排出大小便,然后脱去鞋袜、帽子和衣裤,仅穿短衫裤。婴儿卧于秤盘中,较大的小儿可蹲在秤台中央测重,测量时要注意保暖。
正常:出生时平均3千克,前半年每月增长0.6千克,后半年每月增长0.5千克,以后每年增长2千克。
异常:超过10%为体重偏重,超过20%为肥胖症,低于5%为营养不良。
量身高
方法:家中准备布质的测量,3岁以下采用卧位测量。先将宝宝脱去鞋袜,面部向上,两耳在同一水平上。家长位于宝宝右侧,左手握住两膝,由另一家长从头顶量至足底。
正常: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高为50厘米,前半年每月增长2.5厘米,后半年每月增长1.2厘米,第二年增长10厘米,以后每年增长5厘米。
异常:如果身高低于正常同性别同年龄3个百分位数或两个标准差,那么可能患了侏儒症或呆小症等。
测前囟
方法:测前囟斜径(两侧囟门对边中点连线)。在前囟后有较小后囟,用手轻压可估计大小。
正常:初生时为2~2.5厘米,至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门在2~4个月闭合。
异常:若囟门过大或过晚闭合可能有脑积水。
测头围
方法:家长立于婴儿的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宝宝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后脑勺枕骨最高处,绕头一圈。量时软尺要紧贴头皮,左右对称,有长发的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上下分开。
正常:出生时头围34厘米,6个月42厘米,1岁为45厘米,2岁为47厘米。
异常:过小可能脑发育不全,过大可能脑积水。
总结 在家给宝宝做体检是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过程,体检时要准备好所需工具,按照文中的方法测量。如果结果和正常值有小偏差,不要着急或担心,因为婴儿的发育很快,一天一个样,只要科学喂养,孩子会很快在正常值范围;如果偏差很大,就要带上孩子找到专科儿童医生,对孩子进行治疗。
小班开学育儿知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