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有关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高速发展期后凸显出一系列问题,表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缺失,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刻不容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有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有关论文篇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与市场经济理论的社会基础》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和市场化改革20年了,在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改革遭遇到了瓶颈,改革的全民红利已经削弱,直接导致改革的基础遭受质疑,市场与民生结构性矛盾增加,改革目的已和大众化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严重的冲突,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理论本身未尽完善,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与大众化目标的偏离。认识和分析这一矛盾,对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大众主体;目标预期与矛盾
一、我国改革目标探索与走向
在描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人们曾经十分熟悉的说法叫“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说法,涉及的是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改革最初几年,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形成了变革的共识,但是,改革目标还比较模糊。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是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体制目标。实践上是在可操作层面上对既有计划制度的变通性安排,就是在保持计划经济基本框架不受触动的同时,引进了市场经济的因素作为补充。市场因素的出现,为一些有才能的人士积极从事生产性活动提供了可能性,促使国民经济很快恢复。
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是在1984至1992年期间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思想体现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其中最经典的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这一思想经过党的十四大确立,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其理论内涵在于: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经过20年的市场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根源、科学内涵以及市场经济的性质、目标、任务、手段等各个方面问题的基本认识等理论已经趋于成熟。
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逐渐形成,但是改革的实际推进,最初却是以“增量改革”的方式进行。这就是说,对于计划经济原有的部分(存量部分)不作大的改变,改革和发展着重在增量部分进行。增量改革战略对20世纪80年代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触动国有经济和改变“双轨制”的基本态势,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为了克服经济社会领域存在的弊端,需要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用配套改革消除“双重体制胶着对峙”状态。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的改革战略,设计了一系列重要改革的目标和实施步骤,要求在20世纪末把市场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从此经济改革进入了大步推进的新阶段。到世纪之交,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成为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但是时至今日,实际改革仍然徘徊,总体推进难以展开。
党的十七大以后,改革开放的目的在理论厘清后概括为三句话:“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2]“这个重要结论,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回答了改革开放的目的[3]”,等等。对改革开放的目的在外延认识上逐渐丰富,对目标认识呈现总体性、系统化特征。
二、社会实践主体对市场经济目标的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的完善与改革的成功,不仅仅需要在国家大政方针上有鲜明的指向,而且需要大众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对改革的目的,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就对“要不要改革”,“要什么样的改革”等问题激烈交锋,时至今日,共同富裕论等说法在理论上已经成为共识,但实际上社会公众对此认识却五花八门。可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意义重大,对社会影响深远。
与做任何事情一样,改革的目的有不同层次:直接目的即改革所期待的直接结果;根本目的即通过直接结果期待达到维护哪些主体的利益;最终目的即期待最终结果使社会改善到怎样的程度;具体目的即改革在某个环节或方面期待的结果等。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贯穿于一个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推动社会前进。这一原理揭示了发展生产力不是超社会、超阶级利益的,任何社会发展生产力都是手段或中间目的而非根本和最终目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发展的生产力毫无疑问属于社会主义中国,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也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为大众持续增进福利。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形式,期待的直接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通过建立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进步——期待的根本结果是使社会制度逐步完善,最终保障生产为大众谋利。
但是实践中,我们对市场经济目标认识却往往与此偏离。
首先,政府各级组织和官员的认识上有偏差。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政府官员往往把东亚国家所谓“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当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常态,因此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化这种体制中政府强力干预的重商主义倾向。于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后,我国社会始终存在一个“政府向哪里去”的选择问题,或者是确立宪政,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制度,或者是沿着重商主义的道路,走向权贵资本主义。[4]在这种情势下,坚持建立市场经济的人们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而某些能够从寻租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继续朝法治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阻止进一步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以免自己的寻租权力遭到削弱,甚至假借“改革”的名义扩大权力的干预,以便扩大寻租活动的空间。
其次,广大民众和民间对市场经济改革目的认识模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各类经济主体,无论个人、家庭、经济组织、行业、地区,也无论是决策者、执行者,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场资源配置方式变革引起的巨大社会变革中,民众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物质基础、舆论宽松度整体上极大提高,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到思维方式,都受到巨大的洗刷、震动,从而发生质的变革。而民众对改革的目的在理论认识上存在巨大误区,并且缺乏理论启蒙和实践指导。不论是“全民经商”“全民炒股”,还是“一切向钱看”,都说明民众对市场经济是什么,市场经济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认识存在盲区。这种盲区导致两种后果:一是随波逐流,农民工大量离开土地,在没有任何福利的前提下沦为低级劳动者;大量城市工人下岗待业,期待“国家好了,我们就好了”,成为社会城市福利的拥有者或向往者,丧失自我生存能力“被边缘化”。二是在商品经济面前社会风气、道德的全面沦陷,由此引发的社会道德滑坡,社会信用缺失已然成为社会公害。由此回溯三鹿“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学历“造假门”等,各个领域诚信危机现象愈演愈烈,已演化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诚信、道德危机已然蔓延至全社会。可以说,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群众基础,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隐患。
三、民众对市场经济改革目标预期与矛盾
1.社会主义制度尚未有效钳制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性。20年左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负面的问题反映市场经济体制缺陷的一面,带给社会的有些是在认识上存在问题,有些是我们没有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的问题,例如趋利规则泛化影响国民的道德素质、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等;有些是经济规制乏力产生市场的社会性危害,如食品行业的质量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有企业的过度垄断危害社会竞争与公平,垄断肥了高管损了公有制形象,等等。
这些问题归结到一起,反映了我们还没学会甚至不敢用社会主义制度有效钳制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性。而这些负面性恰恰都渗透到大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细节中,不只悬挂于高高在上抽象的制度层面,大众面对使自己失去权益的实践,心底里很难推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科学和基于民众的。
2.大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渐失利益基础。目前吸引全球关注,国内民众渐失利益基础最为核心的是收入向资本过度集中的倾向。“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2003年以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下降到49.6%,2005年降至41.40%,2006年仅为40.6%,与此相反,资本回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节节上升,从以前的20%提高到2006年的30%,这意味着,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趋于下降,而资本所得却不断上升,这种分配格局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企业主或经营管理者与一线职工贫富差距拉大,我国企业的一般情况是,除了那些有特别专长者外(即使是这些劳动者的劳动所得也没有拿到他们应该拿的数),其他的一般员工每月只能得到几百元的工资,并且还没有安全保障和社保福利。”[5]
2006年,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统计显示的9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而不是按统计数据推算的21倍。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显示的水平。由于数据不充分,难以重新计算基尼系数,但肯定会明显高于世界银行计算的0.45的水平。[6]
九三学社中央援引一组数字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比GDP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7]
如果说所有制问题影响大众的主人地位,个人收入差距将更加实际地影响大众的生活及其相互之间的经济地位,对大众的冲击更为直接和具体。经济地位不保的主人究竟是怎样的主人,大众理所当然产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目标的质问和怀疑。
四、遏制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取向上的相悖性
1.市场经济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回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8]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根本目的)最初也应该是最具权威的基本框定。这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直接目的——适应生产力发展;具体目的——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所作出的全面系统的一揽子交代。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并将“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胡锦涛在阐述“以人为本”时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9]他还进一步指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充分说明了坚持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与目的的明确性要以人民群众的判断为标准,以人民群众的满足为标准,克服市场经济发展所偏离的方向。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10]“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就是走向共同富裕”[11],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重申四个坚持,表明了执政党的鲜明态度。
2.认清制度体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度决定体制,体制靠机制实现功效,其间具有统一性。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有时面临窘境有:机制因适用环境、技术性能、反应速度等差异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体制与制度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相悖不一定维护制度,受众会抵制对消减利益的政策等。机制,体制、制度之间的摩擦产生对立性会产生层层解构效应:运行条件较薄弱、受众的有效抵制——机制部分失灵——体制功效耗损——制度动摇——结构甚至否定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制度、体制、机制的一致性设想得较为理想,而对实践中所遇到的解构缺乏足够的回应和进一步的理论创新。虽然理论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理论有义务揭示问题的机理,为实践的发展和完善体制机制提供新的理论。政府与民众对体制与制度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相悖就会出现制度损伤,这会大大增加制度维护成本。机制、体制、制度之间的摩擦产生对立性会产生层层解构效应:运行条件较薄弱受众的有效抵制——机制部分失灵——体制功效耗损。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显然属于两个不同范畴,两个不同范畴事物的联系,必然是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二者的结合点究竟在哪里?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是通过物与物的关系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的,它使人的社会关系从对人的依赖转变为对物的依赖,使个人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由自觉选择的权利。市场经济以追求效率和个人利益极大化为基本原则,它使个人需要、个人能力、个人关系必须通过劳动产品的交换来实现和确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意味着分享较多社会财富,失败是对自己行为的买单。市场体制大大促进了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以此按照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体的观点,实现这点的前提是把人变成独立的主体,只有个人成为独立主体,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而市场经济正是为此创造条件。
3.提高社会主义制度驾驭市场经济、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是自然的,处理这些矛盾一要遵循矛盾中蕴含的自然规律;二要遵循社会规律。各种矛盾最后都会反映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如何“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的确是一个新课题、大课题、重课题。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发展了20余年,但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问题暴露的远远比解决的多。对政府而言这一问题显然更为迫切。有关部门针对县级以上干部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发现66.9%的受访者坦称自己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中国社会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问题,恐怕就是与这个“不敢驾驭”、“不会驾驭”、“错误驾驭”等“能力不足”联在一起的。[1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一个著名论断: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关系到党的兴旺发达和生死存亡。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记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由此,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施中,政府必须从人民利益出发,学会依法行政。一个大众非常反感的问题——钱能通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权贵的问题可以超越法律,大众的很多具体问题上升到群体性事件才有望解决,比如征地、拆迁等。民众有些合理的要求被忽视,引发极端事例,背后还牵出官商勾结。这既激化矛盾、恶化执政党、政府与大众尤其是与底层民众的关系,与腐败、两极分化等形成合力动摇执政基础,就会真的走向“权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化目标严重背离,人民群众也必然会抛弃这样的制度。
参考文献:
[1]邓小平理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匿名.如何理解中国改革的性质和目的?http://zhongyi.ifeng.com/ask/question_73476.html
[3]陈榕.全面把握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的目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10.
[4]吴敬琏.中国要警惕权贵资本主义[J].财经界,2001.
[5]属炳祥.调整收入分配要有新思路[J].学习论坛,2010,5.
[6]王小鲁.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研究报告摘要)[E].http://news.QQ.com2007-05-28.
[7]政协工作报告关注收入差距数据指已达23倍[N].广州日报,2010-03-04.
[8]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E].人民网.
[9]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10]邓小平.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有关论文篇二
《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影响》
[摘要]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试图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从上世纪30年代产生以来,其理论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伴随着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市场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也产生了深刻的理论影响,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中国经济改革;理论影响
十七大报告把我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其中之一就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的划时代贡献。而早在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已经在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方面做了大量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国内很少有人把它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联系起来,甚至对它一直持批判态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意义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市场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市场社会主义一般指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经济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体制,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股重要思潮,涵盖了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各种理论观点和流派。作为经济体制则主要指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形成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它既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资本主义”也不同于以原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社会主义”。
按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发展中产生不同类型的模式,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1)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计划模拟市场的“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2)20世纪50~80年代随着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而产生的计划与市场并存、决策分散的“分权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3)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以英国工党进行政策调整为政治背景,英国左翼理论家发展起来的“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4)苏东剧变以后,西方左翼理论家对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新建构。这四个阶段中,以“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产生为分界线,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即第一、二阶段的“前期”和第三、四阶段的“近期”。前者称为“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或东方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后者称为“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或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两者最重要的区别是其政治目标的不同,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是在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则大都是在苏东社会主义垮台之后,一批激进学者试图改造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以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因素的产物,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有成果上进行改良资本主义或替代资本主义的设想,是通向未来社会主义的中短期目标。
二、市场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影响
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组织模式的计划和市场,能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特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历来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社会主义由一种理想变为现实政治制度后,计划经济一直被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场社会主义的贡献在于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从市场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看,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都对在社会主义国家引入和建设市场经济产生过重要影响,对社会主义国家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有过积极的理论贡献。以“兰格模式”为例,波兰经济学家兰格提出的模式,可视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引进市场机制的最早理论尝试。他巧妙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突破了传统的计划和市场互斥论的框框,正式把市场范畴引入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兰格模式对以后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者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兰格模式也成为以后“一些试图在理论上结合计划工作和市场机制者的理论基础”(P18)。
20世纪50~80年代,随着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逐渐产生了以南斯拉夫的霍尔瓦特、波兰的布鲁斯以及捷克的锡克等人为代表的计划与市场并存、决策分散的“分权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其基本主张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实际上已经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的初步尝试,为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引入市场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80年代后,作为盛行于西方的现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其主要观点是论证市场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唯一可行途径的问题。这里不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引入和运行市场经济问题,而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十分成熟的基础上如何融入社会主义因素,或者说是要解决在资本主义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如何增加社会主义因素,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这一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鲜明的不同。但它对市场能否以及如何与社会主义结合的有益探索,同样给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以有益启示。“了解和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潮,有助于我们弄清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助于在实践上借鉴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的积极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正确认识苏东巨变后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上的新变化,增强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P255)。
三、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意义
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试图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其基本特征是:把资源配置形式与社会制度分离开来,即把计划机制或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分离开来;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它的理论主张以及产生和发展过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类似性。虽然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伟大实践的结晶,它与市场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不同。但如果没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没有打破陈规吸收借鉴国外有用思想,仅凭中国素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资源,恐怕难以支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大厦。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社会主义的突出贡献在于从理论上证明:通过妥善地处理公有产权关系,可以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长处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运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可以说市场社会主义提出的“市场资源配置手段论”、“市场社会性质中性论”和“市场经济效率优越论”为社会主义运用市场提供了间接的理论依据;而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中,邓小平最先举起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旗帜,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崭新的命题。这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深入探索的结果。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坚持市场经济,才能较快地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企业家代表团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P149)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又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P373)这些精辟论述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概念中,社会主义指的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也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义的某个阶段,它只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某些“社会主义因素”。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最早是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提出来的。马克思在1874年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时才使用”。(P7)它经历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次是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第三次是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三次飞跃中,市场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理论启示作用,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实现了对市场社会主义的超越。
参考文献:
[1](英)克里・特纳克莱夫・科利斯:计划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有关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