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育儿知识
学前是否该教孩子认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前儿童科学育儿知识,期望对你培养你的宝宝成长有所帮助。
学前儿童科学育儿知识:是否该教孩子认字?
以前我觉得,在国内的话,上学前家长不必教孩子识字。最近看了一些刚上小学的妈妈的帖子,我有些糊涂了。好象上学前就过了阅读关的孩子,上学比较轻松,老师也比较重视,这既促进了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更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进入了良性循环。这样的话,如果一个班里多几个学前学过认字的孩子,没学的孩子岂不一入学就跟人家有差距了?如果方法得当,是不是最好家长都在学前教孩子认认字?最好能过阅读关?另外,如果孩子入学之初在认字阅读这些小学低年级主要内容上已经超前,家长是否应该帮助孩子继续往前学呢?那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结合起来呢?
婴儿专家回答:
壮咪妈:为什么要识字?为什么要识字?识字是为了阅读。为什么要阅读?因为阅读是去学习文化、思想、技能、知识。六、七岁上学,到四年级(十岁以后)以后才能阅读,才能借助于文字更多、更主动的的学习知识,所有的孩子都这样,这是谁规定的?孩子们为什么不能在五、六岁时都具有借助文字去阅读,学习知识?学校教育本身就存在不合适的地方。识字、阅读是接受教育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孩子能在母语的口语能力基本过关后,就应该逐步掌握书面语言。
学前儿童科学育儿知识:国外学前教育的四种错误观点
国外学前教育有四种错误的观点:
1、学前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别让孩子呆在家里,长期跟着妈妈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其实这种说法不对,那些被送到托儿所的日托的孩子,极易发生反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他们过分活跃,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做事笨拙,心情浮躁。
2、妈妈上班幸福,孩子入托也幸福
“妈妈被禁锢在家里,不能工作是不幸的。”其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工作的妈妈,尤其是那些孩子被送托的妈妈,与那些呆在家里看孩子的妈妈相比,心情更紧张,更不幸。似乎有这样一种相关性,就是妈妈工作的小时数越多,孩子的IQ下降的越多。最近在英国和法国所进行的几次调查表明:有80%的妈妈愿意在家里带孩子而不愿意去上班;75%的儿童愿意在家玩而不愿意入托。不幸的是,现在家庭的财政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妈妈去上班挣钱,这对妈妈和儿童来说都是不利的。
3、学前教育并不妨碍妈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调查研究表明:那些入托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与妈妈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太稳定,这种母子之间的稳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小与妈妈关系密切的孩子,一般来讲,要喜欢交往,在处理问题时,不畏缩,不犹豫,更自信,更有技巧,能够寻求帮助,忍受挫折。所以,很明显,孩子由妈妈一手养大并没有什么不好。
4、最好是政府为愿意入托的孩子办高质量的育儿机构,使孩子受到良好学前教育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实际的。目前就有很多出色的学前教育机构,设施很好、工作人员与儿童的的比例很高、职员也很敬业,但就是达不到那种比较高的学前教育水平。其实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较简单办法,就是设法让家庭的财政压力降下来,使那些愿意在家里带孩子的妈妈,能够如愿,家庭经济生活不受影响。
学前儿童科学育儿知识:如何让宝宝知错认错
孩子年龄小,其生理机能的发育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常会说错话、做错事,这是难免的,在成人的帮助下能认识错误,改了就好。可是有些孩子做了错事不肯认错,倔强、执拗,确实令人生气。对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家长应仔细分析原因,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教育。
1、 孩子做错了事,自己不知是错的。如三四岁的孩子,常有把衣服纽扣扣错位,将袜底穿到脚面上,把两只鞋子穿反等现象;再大一点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顽皮、好打闹,有时会把衣服弄破,或是为了探个究竟,把新买的玩具拆得乱七八糟……这都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他全然不知错。对这类错误,家长不应该过多地责备孩子,更不要说那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如:“你真笨”,“你真是没用”等等。而应该在“如何做”上给予具体指导,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激发他积极主动进取的愿望,在一次次战胜错误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本领,学会辨别对与错。
2、 孩子做错了事拒绝认错。有的孩子个性强,倔强、执拗、任性、自以为是,做错了事不愿承认,怕认错后丢面子。有的孩子则从来没有认错的习惯,这与家长的教育有关系,如孩子摔倒了,家长不教育孩子走路要当心,反而怨地不好;小孩子之间发生纠纷,家长往往是袒护自己的孩子,说别人的不是;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方法的不一致等等,都是导致孩子做错事又拒绝认错的原因。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要急于追究错误的大小,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帮助承认错误上,首先,家长必须改变以上不正确的做法,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怨天、怨地,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再就是鼓励孩子说实话,以亲切的态度告诉孩子:“做错了事没关系只要勇改地承认错误并愿意改正,就是好孩子。”同时严肃地指出:“做了错事又不肯承认是错上加错!爸爸妈妈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待孩子表示认错后,肯定他的进步,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什么地方,其严重程度、不良后果等,教孩子应该怎样做,让他从中接受教训,为今后正确的行为打下基础。
3、 孩子做错事,怕受惩罚,不敢认错。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是呵斥就是打骂,常使孩子惊恐万状,无所适从。当孩子做了错事后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只好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要帮助孩子克服和纠正这种不良行为,家长必须改变不良的教育方法,坚持正面教育。
家长制的作风要不得,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最有利于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孩子虽小,但也有他独立愿望,有自尊心,孩子做了错事,家长采取打骂孩子的做法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方法。家长要持冷静的态度,分析孩子做错事的原因,本着重动机、轻后果的原则,原谅孩子因生理、心理因素及缺乏经验造成的过失。孩子毕竟是孩子,但是对其行为、品德上的错误则要毫不客气地给予严厉批评,绝不姑息迁就,以便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少犯错误。
学前儿童科学育儿知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