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建模小论文

发布时间:2017-02-24 16:19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建模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建模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建模小论文范文一:我的小学数学建模课

师范上学时,教育学上就提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但在工作中一直觉得很难操作,尤其数学课,主要体现在讲解上,生怕学生学不会,听不懂,知识点两三遍重复讲解,但效果不佳,中间也尝试过多次课堂改革但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怕耽搁授课时间,一直不敢放手,数学课变成了非常严肃的传授课,自从2010年到课改学校听数学课后,觉得数学课上得气氛很活泼,学生参与很多,甚至课堂变成了游戏课,师生互动,通过三年来的尝试和学习真正体验到了新课改的课堂模式的变化,老师的作用是导学解难,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就是对话,对话激活课堂”。教育无痕,似风飘过;教育无声,是雨润过;教育无语,是水流过。在课改课堂中,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能力获取知识,使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从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根蒂所在。数学课,我逐渐感受到它是一门艺术课,也是一门美育课,因为它以独特的魅力诠释了现实生活中的所有数与形、大小、位置、统计及加减乘除等规律,使数学知识来自生活而服务于生活,不仅体现了数字间的完美性,更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数学课从过去的讲听、填空式问答、练习、记录、转化成今天的互动、探索、独立思考、与人合作交流。

还教会了学生评价、质疑和反思的能力。可以说今天的数学课是由过去的被动继承知识课变成了提高素质的解决实际问题课。因此,今天我展现的数学课,是一种建模课,这种课虽然体现了学生活动的多,但对老师备课的要求更高,不是由过去简单的写教案,就能顺利完成的,有以下几部分构成。

一、创建艺术情景

这是老师导入新课的关键环节,也是老师备学生、备教材、备生活实际的基础性工作,此环节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这包括教具制作、生动画面、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等等,使学生能感受到掌握知识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譬如在学习长度单位度量时,老师让学生用卷尺量取身边的物体长度,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短概念认识,比起死记硬背效果要好的多,课后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这样的问题:假如去商店购买电线,或者说你给村民丈量土地,尺子拉的紧或松谁吃亏了?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了一周才弄明白其中道理,从生活实际中我们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发现了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当然,更多的情况是,老师指导下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有时也可由小组拿出解决方案,老师点评。譬如,学习三角形形状时,从小组自制教具(用纸折叠)从中找规律,看看从角上分可分几种?从边上分可分几种?最后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好。这个过程看似课堂秩序很乱,但实际学生非常踊跃,往往我们过去课改搞不好的原因就是这个环节没处理好。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了问题,看如何解决问题,这是学生拓宽思路、提高能力、活跃思维、增进知识的关键,也是一节数学课的核心内容。老师不必讲出答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鼓励百家争鸣,老师抓住机会,引导归纳,从而学生和教师取得共识。当然,有的学生提出的超本节内容,应留下悬念,待下节解决。这既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保证了知识的连续性,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严谨和完美。譬如老师在讲解分数内容时,可由学生将一个苹果分成2份、3份、4份、5份等那么每份就相对应是几分之一;同样也可将一根绳子分成几份。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份数概念,不管分几份,它们的和应该还是整体1,这里的1表示1个整体,从而形成部分与整体,几分之几的概念。再者就是比较大小问题,同分母的很好对比,学生一目了然,这时一定会有同学提出异分母的如何对比等等。知识是一步步加深,技能是一节节攀高,使学生能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从而使学生能力提升。

四、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实践性,将有趣的数学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独到的乐趣。学生在完成课本上练习题后,鼓励学生编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无疑是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升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书中题型变换成一个新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出题,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知识。

总之,小学数学知识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课堂知识容量小,加上小学生好动,注意力短暂集中的特点,上这样的建模课,远比传授知识效果好,这是我的上课体验,尤其是新课改三年来,我的最大感受是数学课变活泼了,数学课变成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讨论课,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活动,效果不错,请广大同仁共勉。

小学数学建模小论文范文二: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建模

什么是数学建模呢?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建模。

一、从建模的角度解读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已经按照数学建模的思想编排,即“创设问题情境——对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模型应用、拓展”的模式,只是大部分数学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数学教师首先要从数学建模的角度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建模思想,运用建模思想创造性的解释运用教材。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章“测量”的第一节“毫米的认识”这一内容,书中是这样编排的:

1、通过插图创设问题情境:(1)、让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再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2)、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我量出的宽比14厘米多,多------”,“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是------”这里让学生量的数学书的宽和高都不是整厘米,学生不会表述。(3)、小精灵提出数学问题:“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

2、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

当测量的长度不到1厘米时怎么办呢?这时学生就会产生“有比1厘米更短的长度单位吗?”的念头,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数学家们把1厘米平均分成10格,每1小格的长度叫1毫米,请同学们看自己的直尺,数一数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厘米里有几毫米呢?”。在这里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建立“毫米”这个数学模型的概念。

3、解释、应用与拓展:

(1)、请同学们看实物1分钱硬币,它的厚是1毫米。(2)、让学生再次测量数学书的宽、厚各是多少?(学生测量后汇报:宽是14厘米8毫米,厚是6毫米)。(3)、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二、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模型的产生、形成与应用过程

小学阶段的数学建模重在让学生体验建模的过程。从学生亲身经历的现实问题情境出发,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使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再运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一课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1、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产生的过程:

出示主题图:一个学生绕着圆形花坛骑自行车。教师提出问题“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自行车绕着圆形花坛骑一圈的轨迹是一个圆,它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如果忽略自行车行走时与花坛的距离)。学生产生疑问: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呢?什么是圆的周长?

2、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测、分析、验证的过程:

(1)、师:请同学回忆什么是周长?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求?与什么有关系?

(2)、师:什么是圆的周长?同桌互相指一指自己桌面上的圆形物体的周长。

(3)、师: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生1:我认为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自行车的半径越大车轮就越大。生2:我认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圆形花坛的直径越大圆形花坛的周长就越长。)

(4)、学生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

a、请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两个大小不同的圆,一个直径5厘米,另一个直径10厘米),同桌合作分别量出两圆的周长,验证生1与生2的猜测是否正确。

b、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测量的结果,并谈谈自己的看法。(生1:我用细绳绕直径是10厘米的圆一周,然后量出细绳的长大约是31.2厘米。生2:我在作业本上画了一条直线,让直径是5厘米的圆沿直线滚动一周,量出一周的直线长大约是15.5厘米。生3:我认为刚才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直径是10厘米,周长大约是31.2厘米;直径是5厘米,周长大约是15.5厘米。直径越大周长越长,直径越小周长越短,所以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有关。)

3、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模型(圆周率π)的产生过程

刚才同学们已验证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那么它们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1)、师: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猜猜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倍数关系吗?如果有,你认为是几倍?仔细观察下图后回答。

(2)、师:同学们的猜想有道理吗,让我们利用前面测量过的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数据来算一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学生计算后汇报交流。(生1:第一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2÷10=3.12,第二个是:15.5÷5=3.1。生2:我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难道它也和正方形的一样,比值是个固定值吗?)师:你的猜想太对了,发现了一个数学秘密。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数学家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3)、介绍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与数学家祖冲之1500年前就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故事。然后课件呈现: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再呈现小数点后面4百位的分布情况。

师:π的小数部分有很多位数。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它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3.14。刚才同学们用自己测量的周长与直径算出的比值分别是3.12和3.1,虽然存在误差,但是老师认为你们已经很不错了,不仅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而且还发现他们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4、让学生归纳、总结、应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师:既然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π,那么圆的周长怎样求?(生:圆的周长=直径×π)。请同学们利用公式计算“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量得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学生计算3.14×20=62.8(米)。】

反思: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获得。这里从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提出“绕着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的问题,到“怎样求圆的周长”,再到学生不断地猜想验证“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最后得到“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这个数学模型,学生亲身经历了猜测、分析、验证、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个建模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初步建模能力,自觉地运用数学方法去发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浅谈小学数学建模小论文相关文章:

1.数学建模优秀论文

2.大学数学建模论文

3.数学建模教学相关小论文

4.数学建模论文摘要范文

5.数学建模课程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建模小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