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师的素养

发布时间:2017-06-03 17:29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智慧统率着知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那做一个智慧教师要具备什么素养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智慧教师的素养

智慧教师的素养:有启发性的教学创造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是人类理性地采取行动处理事情的能力状态。在教育中的实践智慧是指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来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的能力,突出表现在教师为解决教育问题而显现的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为主的教学创造上。

拥有教学创造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如果教师是被动的,或者是“教学的奴隶”,或者说他的活动完全从属于别人,那么他就是“自身的丧失”,就不是真正的教学创造主体。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体性力量的人,也就是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教学活动创造主体。也只有成为真正的教学活动创造的主体,他的教学实践活动才称得上是实践智慧。

在教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教师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教学活动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占有。教学活动是教师进行智慧实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虽然教师获取教学活动信息的途径不同,但是他们不是先天就有的,更不是在静室中“想象”出来的,它们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客观的教学生活。

教师储存了大量的教学材料只是具备了教学创造的基本条件,要想进入教学创造过程,就需要教师对教育事件有自己的启发。没有启发,任何教学材料与事件只是一堆缺乏逻辑与结构的教育堆砌。对教育实践进行启发是教育创造的趣味活动,是教师被教育材料所引发,与教师当前的有意关注形成聚焦点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联系,并把它投射到外在教育事件上。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教师心灵的幡然领悟。这种领悟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的一种经验,如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如何结合才会使知识更好地传达,怎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更好的学习体验,等等。从心理学上说,这种有启发的教育实践是对外在事物的一种独特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的教育事件只是一个引子,是这个引子与教师内部心理活动在某一点上的契合。这种教育活动集中体现了教师独特的智慧,从极其平凡、极其平淡、极其简单的旧形式中寻找到不同的组合方式,其中凝聚着教师的需要、经验、心理和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启发,同时这种启发紧紧与学生相连,使这种有启发的教学实践时刻与学生的精神世界相通。在这种启发背后是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另一个主体,考虑着他们的聆听感受,思考着他们的精神需要,用自己的智慧润泽学生的求知生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学习幸福。

智慧教师的素养:有导向性的教学价值

一个有着智慧的教师是一个有着自己的教育理论的教师,他的教育理论应该是处处散发着求真、求善、求美的光芒。这种追求形成一种有明确导向的教学价值,即激发学生去欲求美好事物,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来激励、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

教育归根结底是一个关于价值与信仰的问题。价值关乎在一定社会中的文化取向问题,信仰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问题。对社会和人生真理的追求是一个人最为迫切的需要。如果没有价值与信仰,那么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将成为没有出发点的开始,没有目的地的结束,也就无法谈及导向问题。

在哲学上有一个经典的问题,即人为什么而活着。教育也应该有这样一种形而上的思考,即教师为什么而教。在教育实践中,如果教师没有一种教育的使命感,一种沉甸甸的教育深思,如果没有一种对教育中的人的浸染,如果没有一个价值方面的引导,那么这个教师的生涯注定是苍白无力的,教师的教学生命是脆弱的。一个智慧型的教师是能够感召学生的灵魂的,它要求教师能够有自己的理论,并把这种理论深化成为自己的教育价值,形成自己的教学信仰。从某种方面来说,信仰是一个好的教育的必然要素,是一个教师成为智慧型教师的必备质素。

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和创造,其中必然会有自己理论与信仰的参与,这样,他的教育理念就必然是具有一定导向的教育价值。这个教育价值能够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与认同感,并为其中的真善美所吸引、所感动,从而使之获得思想上与精神上的触动,促使学生的生命成长。那么,教师这种具有价值导向性的理论智慧是怎样形成的呢?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是理论智慧形成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研究,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不仅仅只有专业知识,而且还有教师自己在长久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信念。所以说,教师的理论智慧是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教育理念间的耦合过程,是教师不断对教育实践真实的发掘。也就是说,教师的理论智慧是教师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体验,结合专业知识,以崇高的教育信念为引导,对教育实践给予独特的价值处理,从而在教师主体内部形成的有独特个性的价值导向。

智慧教师的素养:有蕴藉性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从教师身上剥去那些教师所共有的教学手法、教学常识、教学技能后所剩余的内核。一个教师拥有的伦理智慧就是有着蕴藉的教学风格,或许没有什么职业能够像教师一样注重一个人的风格了。教育是一件关乎精神交往的事情,是两颗心灵之间的碰撞,是用自己的风格去影响另一个人风格的形成。在笔者看来,学生学不好的原因关键是没有一个精神上真正的导引者,就像是在风雪满天的夜晚,他所需要的并不只是饱餐与厚衣,而是能够引领他们走出黑夜的那股力量,是让他们再遇到这种漆黑的夜晚也能自己走下去的勇气,这种“勇气”的传递就需要教师有自己鲜明的风格。这种风格透露着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生的一些思索与看法,是教师拥有的思想外衣,因为人的思想与行为是无法割裂开来的,如果我们稍加观察便会发现,那些优秀教师通常也有着良好的行为,更有着令人欣赏的风格。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指出,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是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这表现在教育上就是教学时要用自己的风格去展示,表达自己的精神个体性,同时也要用适合学生心理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世界,不仅要使自己高显,还要使学生高贵。

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诗有品格之格,体格之格。体格,一定之章程;品格,自然之高迈。教师想要培养有思想、有品格的学生,首先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之人,用自己意蕴的内在灵魂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潜在品质去浇灌学生,用自己的高贵格调体裁学生,只有因情立体,才会使学生即体成势,成为一个有风格的学生!因此,当学生是一朵白云的时候,教师应该化作一朵白云去推动他;当学生是一棵小树的时候,教师应该化作一棵小树去摇动他;当学生是一颗星星的时候,教师应该化作一颗星星去点亮他。

智慧教师的必备素养

文化的(Cultural):要关注数字化时代所处社会情境性的文化素养。

创新的(Creative):采用创新的技术需要教师冒一定的风险,因为要教一门指令性的课程、常规的教学安排和面对一个严格的目标设定制度,创新似乎不太有帮助。

建构的(Constructive):不应该成为技术和信息被动的消费者,我们应该努力反思和寻找合适的方法来运用数字化工具。

交流的(Communicative):沟通交流方法需要数字化工具和强有力的结构性变革。作为能力素养之一就是要掌握结构从而有效进行沟通交流发挥建设性作用。

自信的(Confident):为了熟练应用技术,使用新工具时必须要有勇气和信心挑战未知的事物,包括冒险、犯错、展示信心。使用新技术需要教师能有意愿甘冒创作方面的风险,应对指令性课程、常规实践以及严格的目标制度设定。

认知的(Cognitive):使用设备媒体做项目学习时,不能紧盯着过程性的方法,而应该也要关注我们的思考方法。

批判的(Critical):数字化素养涉及对超空间和超文本的的理解,理解批判性不完全是对阅读和口头表达。要能批判性评价我们使用的技术。

公民的(Civic):许多学校在拥抱技术,以改善我们与世界各地人们彼此之间的生活。

智慧教师的素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