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养生
冬至,也是传统中医养生学上的重要的节气。专家指出,冬至是阴阳更替的特殊日子,而中医讲究保护初生的阳气。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冬至日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冬至日养生秘诀
1.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2.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3.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冬至日养生方法
运动动中求静
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我们体内的阳气如何升发呢?“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通过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但是过度的升发阳气就会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蛰藏的养生道理了。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瑜伽、八段锦、太极拳、慢走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注意:运动强度适中,让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另外,还要注意空调的使用,不要因为天寒,室内空调使用过度。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劳而勿过(《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即“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节欲保精。
饮食补充津液
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
养心宽厚畅达
养生也要重点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冬季季节原因相对活动少,城市生活繁杂,年底临近,工作压力加大,加上寒冷抑郁、焦虑的情绪更容易交替产生,那么,建议顺应自然,多晒太阳,尤其要多晒后背,背部是身体最重要的七条运输和管理阳气的经脉汇集处,经常背对日光而坐,让太阳把脊背晒得微暖,体内阳气充足,经脉通畅,就可以精神抖擞地享受生活了。女性可以用玫瑰花、厚朴花、枸杞子泡茶饮用,调整气机。儿女要对老人嘘寒问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保养。
保暖从脚开始
冬至阴寒之气隆盛,成为“进九”之始。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所以冬至养生首先要多着衣、避寒邪,特别是要注重足部的保暖。
冬至日养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