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兰旅游攻略
茂兰镇地处云县东北部,是一个古老而闻名的集镇.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距县城25公里,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委员会,236个村民小组。与云县漫湾镇、忙怀乡、晓街乡、爱华镇、凤庆县腰街乡接壤,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南涧县新民乡隔澜沧江相望。茂兰镇最低海拔940米,最高海拔2834米,属山区、半山区,其气候主要特点是干、雨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是一个以粮食、甘蔗、茶叶、核桃、烤烟为支柱产业的农业大镇,2006年末,全镇有农户9403户,总人口为39681人,其中农业人口38826人,有农业劳动力23252人。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茂兰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茂兰镇旅游景点攻略
茂兰是一个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这个位于大丙山脚下的小镇,历史上曾是重要的茶马古道驿站,也是云县、临沧、双江、镇康、耿马、沧源等地北上大理、拉萨,东入内地各省的第一马站,300多年的文明传承,为茂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茂兰镇位于县城东北部,与漫湾镇、忙怀彝族布朗族乡、晓街乡、爱华镇、凤庆县的腰街彝族乡、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新民乡接壤。气候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候、西南季风和赤道辐射的影响,主要特点是干、雨季分明,主体气候明显,除高海拔地带霜期稍长,大部分地区霜期短。茂兰温泉是茂兰镇唯一的温泉群,最大流量达8L/S,最小为4.86L/S,水温68℃左右,含有多种有益于人的微量元素,出水量达0.08立方米/秒的茂兰温泉是茂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全镇国土面积为384.8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布朗族、彝族等12种民族,新建的祥临二级公路横穿茂兰镇27.48公里,全镇辖15个村民委员会,236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65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1683元;粮食总产量达1624万公斤,农民人均占有口粮418公斤;总人口达39681人。全镇甘蔗种植面积达22901.8亩,经济总收入达2000万元;茶园种植面积抵达17916.7亩,其中高优生态茶园2667亩,茶叶产值达1395万元;畜牧业经济收入达1586.62万元,发展养殖大户达114户;核桃种植面积达48287.1亩,核桃产量达12138担,经济收入达1456 万元;种植烤烟达1688亩,经济收入达211万元;紫胶寄主树种植面积达9800亩,经济收入达9.3万元;木瓜种植面积达10242亩,产量3476公斤。
茂兰镇历史文化介绍
美丽雕花
茂兰系傣语“勐朗”的谐音,意为有水的地方。这是一个古老而闻名的集镇,在历史上曾是云县旅昆的第一马站,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长安桥:长安石拱桥是杨勇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倡议募捐修建的,桥高9.9米,跨度9米,宽3.3米,百多年来饱受洪水冲刷仍安然无恙,“长安桥”名副其实。
兰亭:民国开元地方乡绅、寺院僧徒着意陪衬茂兰风光修建一亭,取名“水阁凉亭”,1984年重建并改名为“兰亭”,茂兰中学老师李芬为亭书联云:“建高阁集亭台合为一式,游文园览书刊借用三千”。
神舟飞渡:神舟飞渡在茂兰正北36公里的澜沧江边,其石壁上有杨玉科撰写的《神舟渡石壁铭并序》;庚辰科进士杨国翰曾有《题神舟渡》诗:“王师昔日渡江水,冯夷震惊天吴起。鼋鳖难驾蛟龙愁,风涛努骇泣鬼神。直流如线舟如梭,飞将军已凌空过,天降神兵解贼围,沧江一代无惊波。”
茂兰镇民风民俗
彝族、布朗族是茂兰镇的土著民族,他们和其他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创造了茂兰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
彝族人性格开朗、爽直,待人诚恳热情,是一个能吃苦耐劳且勇敢顽强的民族。彝家大多都有火塘,当地叫“火笼”,火塘边一般放有床铺,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建房讲究风水房向,竖柱喜挑日子,乔迁之日“打歌”以示庆祝;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朝山”;彝人结婚手续繁杂,吃“火笼酒”、“献大酒”皆属定亲,结婚仪式前后需5天,即“冲粑粑”、“相帮”、“正客”、“会门”、“谢总理、媒人”,正客当天晚上要“打歌”,新娘要给至亲长辈打洗脚水、献鞋。
茂兰镇内的布朗族多居住在亚热河谷的半山地区,肤色古铜色,耐热耐寒,勤劳朴实,喜烟好酒,热情好客,旧时男女老少皆喜吸食旱烟和水烟筒,也好喝茶,自家酿制的“包谷砂酒”味道醇正刚烈,男女都喜欢。布朗族人禁忌较多:男子外出,妇女不留客住宿;新婚新丧不满7日者不得进别人家门;孕妇生孩子后不满月不得串门;不能坐门坎,不能用脚踏火塘和锅脚。
茂兰旅游攻略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