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标理念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针对对于新课程数学教学理念,结合自身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下文是数学新课标理念的体会,欢迎阅读。
数学新课标理念心得体会篇一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 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 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通过学习,掌握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 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 数学教学, 要结合具体内容, 尽量采取 “ 问题情境 ---- 建立模型 ---- 解释 ---- 应用与扩展 ” 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 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营造动手实践、自 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现代教育观念 ---- 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 习 ----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新 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 交流, 达到学习经验共享, 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 在交流中锻炼自己, 把思想表达清楚, 并听懂、 理解同伴的描述, 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 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 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 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 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 合作者。例如,学习 “ 生活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 后,当学生交上自己用 圆规和直尺所画的精美图案时, 又是对几何图形特点的感悟和对图形实用价值的 领会;当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成一幅幅图案,自取名字时,当学生知道和 了解许多的数学史话、数学家的故事时,你不能不说,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 学的乐趣。
二、通过教学,认识到新课程教学中的 “ 双基 ” 与传统教学的 “ 双 基 ” 的区别 传统教学的 “ 双基 ” 是以知识为本的。老师传授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 学生接受、 存储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系统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 能训练。近十几年来,尽管我们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 的 “ 双基 ” 并未改变。过分强调系统性、科学性,内容庞杂、专业性强,而 且脱离生活, 就像搞专门研究似的。
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 学应试的知识、 练应试的技能、 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 “ 双基 ” 成了升学的敲门砖。
新课程理念下 “ 双基 ” 学习本身决不是单纯的学知识和练技能 任何一个学习过程总会有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价值观这些因素,任何一种 学习过程中总伴随着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监控等学习策略。因此,离开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 “ 双基 ” 学习是不存在的。过去,我们也强调思 想教育, 但是往往把思想教育游离于双基的学习之外,一说到学习情感就会把它 狭窄地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
处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总是从怎么 “ 渗透 ” 来 考虑, 岂不知教学本身就包含着思想教育,一个 “ 渗透 ” 怎能包含得住?结 果是学生学了数学不爱数学。
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学习过程 和方法之类的学习策略。所以,过去的 “ 双基 ” 把学习的内容窄化了,只剩 下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是一种全面的学习。
总而言之,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 “ 以人为 本 ” 的思想, 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 事情。
数学新课标理念心得体会篇二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 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 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让学生享受“快乐 数学”。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对如何让学生学好 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育人要有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 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 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 感和态度。
其次,教学要有新方法 1、 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听数学” “做数学” 变 为 。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 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 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 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 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 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能把操作 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还要引 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 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 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教师要有目的地 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 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 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 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 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 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 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 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 充分的发挥。
3、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因为运用信息技术,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一线数学老师,就必须对数学的课程标准完全了 解。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 变化,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在这一轮小 学数学远程培训中,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再结合具体的 教学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 己定位成一个 “学习者” 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 。
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 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 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 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注重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 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 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 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 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 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新课标提 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 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 要。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产 实践,所以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 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 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必须的知识与 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日常生 活中。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 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 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 学和发展数学。
数学新课标理念心得体会篇三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不搞一刀切,一言堂,要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合理的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敢于让学生提问,敢于让学生发言,敢于让学生讲尽兴,敢于让学生表现自己,敢于让学生标新立异,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要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合作型学习,充分培养学生的探求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问题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教给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取能力的手段,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包办代替,绝不能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
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已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不利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改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 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充分提高自身素质,投身新课改,作为当代新形势下的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驾御课堂的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时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能力,力争在新课改中有所作为。
看了数学新课标理念心得体会的读者还看了:
1.新课标理念学习心得
2.学习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3.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4.数学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标理念心得体会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