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音乐文化硕士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13 12:51

校音乐文化是学校成员在特定价值观引领下,传承音乐艺术,共同遵守和信仰的音乐行为规范。它能够塑造师生美的心灵,培养师生共同的情趣,增进师生情感,美化学校形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文化硕士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音乐文化硕士毕业论文篇一

《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浅谈 》

一、音乐教育的不断革新

就现在社会的发展而言,作为一位音乐教育者,不能把音乐教育看做是一种单独的音乐教学,仅教会学生简单地唱或者完成教学内容就了事。作为音乐教育者,不仅要去研究音乐这个领域,还要去挖掘其它领域中可以相容的元素,加以融会贯通,集百家之所长于一身。这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让学生耳目一新,被其无穷的魅力感染。才能让学生对音乐发自内心的喜欢,并为之陶醉。

在笔者看来音乐教育与文学方面有着莫大的联系。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多么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我国的唐诗、宋词、元曲更是一种培养人修养和德行的最好体现的一个方面。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这些文学知识很多通过音乐的说、唱、朗诵等形式表现出来别具一番的滋味。

例如一首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让同学们就这样不加修饰的,干巴巴的背诵下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那肯定是非常难的。然而如果加上音乐,给这首诗谱上曲再放给同学们听,效果则会很好。音乐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不是很受重视,我们更应该反思音乐教育模式上的问题,要在以往的基础上不断革新,融入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让音乐教育不断升华,适于广大学生。

二、音乐教育的共鸣之音

音乐也如同书法、绘画,讲究耳濡目染。但笔者更倾向于那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作为音乐教育者,如果自己的音乐教育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谈何让学生喜欢音乐、欣赏音乐?笔者觉得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共奏和旋。特别是现在社会流行音乐的盛行,如果在教学课堂上教授古典音乐,就必须要先清楚地讲解其时代背景,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在听的时候才会有共鸣之音。才会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有所领悟。在音乐上要有共鸣之音,不仅是音乐教育者单方面的教学即可。同时也是需要学生的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表达出他们的心声,根据学生的想法,老师才能更好地用适合的音乐去表达教学。教育者与学生的琴瑟共鸣才能谱出更好的乐章。

三、音乐文化的博采众长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一句话:“你不要试图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在那个空白的深处。”然而在笔者看来也许音乐真的能填满生命的那一部分空白。音乐不仅与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与文学也是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诗、很多词都需要音乐的演唱才能有那种绵长、低回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许用民族唱法最能体现这种感觉。而民族唱法则起源于奴隶社会,诞生于春秋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反映了当时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现着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当时所唱的很多诗歌很大程度上都有体现。也许是从最开始的阳春白雪,到后来的雅俗共赏。

谁能说音乐文化没有汲取百家之长?谁又能说音乐文化没有推陈出新,是一脉相承且一层不变的呢?古今往来,中华民族一直都是一个有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的一个民族,从未摈弃过自己本国的文化,同时又不断地汲取外来的各种文化,其中也许有好有坏。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不停地进步。中国音乐不断博采众长,加速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化。人们常提中西合璧,在中国音乐中不时地有西洋音乐的元素融入进来。使得我们的音乐不断更新、不断博采众长,更适合现代生活的欣赏视角。

四、音乐文化的源远长流

即使音乐千变万化,曲风、曲调各具特色。但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不管怎样的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形式、格调可以随兴表达然而其精髓却是不会改变的。音乐本身就是美好的事,当然不能让它变得大家都不喜欢甚至厌恶。美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都会欣赏。

也只有让大家都会欣赏都喜欢了才会有流传下去的可能。例如描绘我国楚汉之争的《霸王别姬》,几乎是家喻户晓。通过这些音乐的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然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才能孕育出如此灿烂炫丽的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音乐都在不断地涌现。例如山歌,山歌高亢、嘹亮,令人身心愉悦。

中国的音乐文化经过历史的长河洗礼,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动人音乐,无论是哪种旋律总有一种会紧扣你的脉搏,总有一种旋律是演绎着你的生活的旋律。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学校音乐教育,在学校全面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得到了确定。并且伴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音乐教育也更是受到各种重视。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充分积极的准备好充实自己。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太适用。而新课标的颁布,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为音乐的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新课标规定:“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检中。”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目的,就要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把培养审美观作为核心。因而,音乐教育“育人”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然而,所有的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音乐教育也是要不断地发展的。所以音乐教育这条路还任重而道远。

音乐文化硕士毕业论文篇二

《 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中的实践 》

一、在教学中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区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区域民族音乐文化是在特定的民族聚居区内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它在民族聚居区内以民间方式世代相传,与当地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民族音乐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往往缺乏系统地记录和整理,而在当今时代,这些文化又无法改变其“亚文化”的地位,致使很多民族音乐文化失传。所以,地方高校开展区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在教学中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区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以畲族音乐为例,传统的畲族音乐以山歌为主,是畲族人民在一些民俗节日、男女婚嫁时演唱或在日常生活中哼唱的,称为“果”或“霞果”。

在当地高校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畲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可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应鼓励和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考察,尽可能多的搜集畲族山歌的一手资料,记录和录音。同时,还要更多的了解畲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找出畲族文化与山歌的内在关联,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更好地理解畲族山歌,使保护和传承成为可能。其次,要鼓励学生学唱畲族山歌。

山歌毕竟是演唱的艺术,如果无人能唱,纵使整理了万卷歌本,也无济于事。笔者认为,阻碍学生学习畲族山歌的第一只“拦路虎”是语言。由于畲汉杂居,现在很多畲族人已不会讲畲语了,高校中的学生更是如此。所以,应该在高校的不同院系之间实现互补,先由语言方面的教师完成对学生民族语言教育,进而学习畲族山歌,使畲族山歌真正以“唱”的形式为学生所掌握。

二、地方高校开展区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实践方式

高校是培养专门性人才的机构,是各地方教育与研究的中心,地方高校同时还肩负着传承发扬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责任。在地方高校中开展区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专业院系

为更好地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地方高校应利用地缘优势,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加强有特色的专业或院系建设。在一般情况下,任何一所高校总有其强势专业,而强势专业也更能吸引和荟萃专业人才,这就形成了一种品牌特色下的良性循环。地方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所以应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专业或院系,或成立专门性的教学研究机构。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畲族音乐的专门性研究所,这对于畲族民歌的传承是极为不利,因此笔者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内设立相关机构。

(二)积极引进专业性人才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高校的建设,特色专业的发展乃至教学工作的日常进行都离不开专业性的人才。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更需有专业的音乐教师。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对民族音乐掌握最好的人往往在于民间,他们的学历背景、文化层次可能较低,而高校在聘任教师方面的门槛又太高。为解决这一矛盾,地方高校应该不拘一格,从民间更多的吸纳专业人士进入高校,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

(三)将高校教育与公共教育相结合

传统的区域民族音乐一般的以大众化、民间化的状态存在和流传的。高校要更好地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应该更多的与公共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另外,高校教育还应与基础教育相联系,比如在地方中学设立特色教学班,并将其作为高校的优先录取对象。比如对于畲族音乐的教学,高校应更多的录取畲族学生。这样一方面可以将民族音乐文化的基因带入高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畲族音乐的传承与发扬。

(四)利用新技术创设课堂音乐情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其与音乐教学的融合将大量的与音乐相关的信息形象、生动地传递给学生,大大调动学生的口、耳、手等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比简单地依靠文字和静态图片的效果要好得多。音乐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录像和幻灯等技术,将语言描述的情境展示出来,进行形象化的直观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和具体的看到表演者的动作,获得更加直观地感性认识,实现了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在畲族山歌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畲族人民生活的场景以及在田野演唱山歌的画面,对学生深入理解畲族文化和畲族山歌的原始形态,大有裨益;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世有假诗文,而无假山歌。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以其承载的大量历史文化信息而成为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高校以其天时地利对保护和发扬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责无旁贷。在地方高校的教学实践中,也可将民族音乐教学引为一大特色,使促进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相得益彰。

有关音乐文化硕士毕业论文推荐:

1.音乐表演研究毕业论文

2.音乐表演专业毕业论文

3.音乐教育研究生论文

4.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5.浅谈音乐表演系毕业论文

6.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参考

有关音乐文化硕士毕业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