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哲学思想论文
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音乐教育思想家,他立足于“性善论”的基点,较之孔子更加强调人的道德自律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孟子的哲学思想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子的哲学思想论文篇一
试论孟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摘 要】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音乐教育思想家,他立足于“性善论”的基点,较之孔子更加强调人的道德自律性。孟子以人的共同美感为音乐教育的心理基础,以“仁声”为“善教”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以“仁政”为理想社会。文章拟从孟子“性善论”的哲学视域下,对其音乐教育思想管中窥豹。
【关键词】孟子 音乐教育 性善论 仁政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教育,对人具有启美扬善的功用。先秦的音乐教育是以“礼乐教育”为主体的综合素养教育,礼崩乐坏只是形式上的冰散瓦解,其主体思想被孔子所传承,为孟荀所发展。不过,荀子重外在之礼,孟子重内在之仁。孟子以性善为人之本,以仁为人之质,人们在欣赏音乐时的同美同乐为善教和仁政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基础。因此,孟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教育和道德价值。接下来,我们将以“性善论”为钥匙,启开孟子的思想大门,对其音乐教育思想管中窥豹。
孟子和“性善论”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由此我们可知孟子传习孔子及其门人之业,他本人也自诩“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接过孔子的基本观点,尤其是仁的思想,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扩充为他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不下。” (《孟子·告子上》)但这里的善还不是理想的充实之善,而只是“善端”。如果把心比作善的种子,那么所谓端,就是善的萌芽。孟子认为人的善有四端,并且它们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在实际行为中可以观察到的,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乍见”二字更加凸显了人的本质,“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心未受到生理欲望的裹胁,而当体呈露,此乃心自身直接之呈露”。①恻隐之心,是对他人的不幸表现出来的同情心理,即所谓,仁爱精神,它是四端中最根本的;羞恶之心,是对不道德的行为的一种责任心,即义;辞让之心,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即礼;是非之心,是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即智。孟子没有把人的生理欲望看作人的本性,而是把道德性的仁义礼智看作人本性所在,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既然人性之本为“善”,孟子何须再另行立文以阐明教养的重要性呢?这是因为他在肯定人性本善的同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人的生理欲望,孟子曰:“好色,人之所欲……富,人之所欲……贵,人之所欲。”(《孟子·万章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人有这么多的生理欲望,在选择上会千差万别,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尽心上》) 所以就需修养,以保存人之质,他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於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日夜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於本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孟子以物喻人,意在指明“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的道理。只要能保其养,即使在环境的影响下也不会沦为禽兽,“舜之居于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正因为人有仁义礼智的善端,并且加以修养,才不会放任自流,任其所以。
孟子以性善作为人的共同心理基础,说明人人都有受教向善的可能性,他说:“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声也,有同听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这也成为他音乐教育的心理基础。
由仁声到仁政
孟子根据“性善论”演绎出人们有着共同美感基础,“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圣人与我同类者……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孟子·告子上》)所以美的音乐不但可以对善音者起作用,对于普通人来说,同样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尔》)。由于音乐具有以情感人的审美教育作用,以仁义为本的音乐就可以起到“明人伦”教化作用,“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上》)。当受教者把外在伦理道德内化为内心的真实情感,再通过相应的音乐体验,达到一种至美境界时,从而“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在这里,孟子将伦理道德完善与礼乐的实施尤其是乐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从而将伦理道德的实现纳入乐教的轨道,寓教于乐,寓理义于情感愉悦的体验中”。②又因四端之心人皆有之,所以通过“仁声”的“善教”就可以推而广之,使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更具普遍意义。
孟子认为“仁声”比“仁言”更能感化人,他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感性的音乐比抽象的语言更具教育意义,因为理性的道德饰以感性的艺术形式,才能转化为人的心理需求。事物只有成为人的感性需求时,才能被人们积极接受。强制性的道德说教,在形式上可能会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人们在心理层会形成一股抵抗力,因此道德教化并不能实现其价值。孟子的这一思想强调了教育方式的优质化,因为教育方式同样也是接受方式,不能被积极接受的知识只能是妄论,这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孟子同孔子一样对音乐的内容有所界定,如孔子的“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孟子也持此说:“……孔子曰:‘恶郑声,恐其乱乐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孟子·尽心下》)尽管孟子要求的“仁声”须突出道德内容,但从传统“礼乐教育”的综合素养来讲,他所主张的正是“音乐教育中伦理的与审美的、感性的与理性的统一”。③这一点也是符合音乐艺术的内在逻辑的,也是“仁声”、“善教”的理论根据。“仁声”以真情感人,用“仁声”进行“善教”,从而可以使人相亲相爱,并从而“得民心”。即荀子所说的:“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荀子·乐论》)通过“仁声”的情感把上下连接一通,正是实行“仁政”的重要条件。
孟子重视“仁声”的教化作用,从而使“善教”凌驾于“善政”即所谓“仁政”之上。这就点明了孟子的“文教”重于“政教”的观点,也明确了“仁声”优于“仁言”的重要意义。这是之前儒家“礼乐教育”思想中所没有的,可以说是对孔子以来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发扬。
孟子的哲学思想论文篇二
孟子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摘要】孟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长达40余年,他用自己毕生的经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提出的乐于教育、开启民智、重视提高教师素质、重视道德伦理教育、重视环境教育的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工作仍有重要启迪作用。研究孟子的教育思想,对于回答“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一根本问题大有裨益。
【关键词】孟子 乐于教育 开启民智 道德伦理教育 环境教育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教育哲学的思考,需要教育哲学的引领。对于当下中国教育而言,想清楚“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样的根本性问题,教育才有正确的方向,才能摆脱功利主义的牢笼,回归求真、向善、尚美的价值。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源于实践的朴素教育观念至今仍闪耀着非凡的智慧光辉。
以教育天下英才为人生一大快乐
教育者必须首先树立乐于教育的思想,以教育为人生之乐趣,才能切实搞好教育。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提出乐于教育的思想。他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王天下者不与存焉。”①孟子的“君子三乐”的第一乐说的是“为人子”之乐。孝敬父母、尊敬长者、友爱兄弟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更是教育的要义。我国古人在创造文字时,“教”字是由“孝”与“文”组成的。“教”为什么要“孝”与“文”相连?其用意在于:一是说明学习首先是从孝道开始的;二是说明“孝”是文明之举。“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说的是做一个“真正的人”之乐。这就是中国传统中可贵的“正气”、“骨气”。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的是“为人师”之乐。教育者首先要乐于教育,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这是为人师的快乐。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网络的普遍运用,社会信息化的特点非常突出,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决不能是单单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而必须是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是育人的艺术家。因此,可以说教育是一种既崇高而又充满艰辛的工作,它需要教育者树立乐于教育的思想,并付出艰辛的劳动。但当教育工作者经过苦的磨练,亲眼看到自己培养的青年人成为有用之才,自然又感到莫大的“乐”。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之乐”,表明他已懂得教育工作的乐中的“苦”。教育工作的“乐”,来自教育工作的“苦”,只有从苦中磨练,才能迎接“乐”的到来。孟子乐于教育的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坚定其职业意识仍有重要启迪意义。
贤者应自觉负起教民的责任
孟子主张开启民智,非常重视对民众的教育和引导,认为贤者应自觉担负起教民的责任。他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②孟子认为上天生育人类,就是要让先知启发后知,让先觉带动后觉,启发民众,这是先觉者的责任。人必须要接受教育,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升人,把人从动物中真正区分出来。“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③如果人生在世上,仅知吃饱、穿暖、住得舒服而缺乏教养,那就跟禽兽差不多。所以,贤者必须重视对民的启发和教育,使他们明人伦、知礼义,自觉克服动物本能,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高全民素质。古人往往把教育和国事兴衰连在一起,“国之政事,未有不成于学者也。”温家宝总理在《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一文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关键靠教育……”古往今来的许多事例证明,素质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
当前,科技和人才也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强大的教育作为支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构想无疑将成为空谈。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本身的素质是办好教育的关键。在科学技术发达、专业分工极精细的现代社会,教师毫无疑问地肩负着传授各种专业知识和人才培养的重任。教师的素质是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孟子主张教育者应先受教育,他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④孟子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如果要让别人明白,首先是教育者自己要明白,如果自己还是糊里糊涂,就不可能让别人明白。孟子讲的这个道理浅近而深刻。办好教育的关键在于有素质高而又能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者。孟子反对“好为人师”,认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⑤那些“好为人师”者既无道德又无知识,还犯有自以为是等毛病,这样的人是不够资格从事教育这一崇高职业的。
孟子重视提高教师素质的思想至今仍有积极的影响。今天,提高中国教育的质量,其关键仍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在当前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这个问题日益突出,各大院校都在扩张,校园越建越大,大师越来越少。办好教育当然需要规模,离不开“钱”,但是从长远看,“钱”主要应花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上,使教育者首先受到教育,以此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
孟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他始终以培养有高尚的道德精神境界的人为教育的最高目的,这是孟子教育思想不同于同时代其他人的独具的特征。
孟子继承孔子庶、富、教的治国思想,主张对人民先富后教,在解决人民的温饱之后,再施以教化,这样人民便于接受。孟子用以教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⑥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也,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⑦庠、序、校是夏、商、周三代学校的名称,而学是三代共同的,其目的主要在于“明人伦”,“申孝悌”,也就是说,古代开办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都了解和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⑧如果人人都能遵守这些道德准则,人人能“相亲相爱”,就不再有“犯上作乱”的行为,如此,天下就得以太平了,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⑨孟子重视教育,首先是从道德伦理的教育切入的。他把道德教化与国之兴亡联系在一起看待,足见深刻的洞察力。
如何提高人的道德精神境界呢?孟子认为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低,与人的文化素质、精神修养、理想追求都有密切的关联,而这些是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提高的,他提出“申之以孝悌之义”,这就不仅是单单注意培养有道德的人,而其最高目的是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精神境界的人。孟子主张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养就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刚正之气;二是锻造提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尚公的精神境界;三是养成和谐万物“乐莫大焉”的最高的理想精神境界。要想提高全民的个人道德素质,就要像孟子提出的那样重道德教化,重精神境界的提升。
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
孟子的“性善论”肯定人的本源是善的,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⑩孟子认为,人生而固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善端,这是每个人生而具有的,但是,如果平时不注意扩充和培养,这种善良的本性就会逐渐的丧失。他又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1} “仁”是人的心灵,“义”是人的途径,舍其途径而不走,失去善心而不懂得去寻求,多么可悲!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善性只是一种开端或萌芽,很容易丧失。因此,教育的功用,首先在“求放心”,去掉外来的邪念,保持固有的善性。所以,必须重视后天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的重要影响。
生存环境不仅可以移人性情,对人才智的增长影响也很大。“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之而求之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齐城街道名〉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12}这一段引文是孟子和宋臣戴不胜的对话。孟子问戴:楚国有一个大夫,想要他儿子学好齐语,是请齐国人当老师好?还是请楚国人当老师好?戴回答:还是请齐国人当老师的好,由齐国人教齐语为好。孟子又说:一个齐国老师在课堂上教齐语,而课下与周围的楚国人一起说楚国话,虽然你每天鞭挞他,要求他学好齐语,也不可能学好;如果你把他安置在齐国城市里住它数年,虽然你每天鞭挞他,要求他不学齐语只讲楚国话,这也不可能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楚人学齐语,不仅是选择教师的问题,而且还要有一个学齐语的环境。只有置身于齐语环境之中,才有可能很快学会齐语。
孟子这些重视教学环境的思想,对今天进行语言教育仍值得借鉴。
孟子的哲学思想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