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术论文范文大全
在我国农村地区,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建筑数量也在成倍增长。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建筑学术论文范文大全,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建筑学术论文范文篇一
农村建筑的建筑节能
摘要:本文对我国农村地区建筑节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重视墙体隔热保温、提高门窗节能保温性、提高配套设施节能性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农村建筑节能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建筑;节能;对策
【分类号】:TU201.5
引言
在我国农村地区,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建筑数量也在成倍增长。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主要是在城市开展,在广大农村,建筑节能则不受重视,造成建筑的能耗比较大,形成了很大的能源资源上的浪费。为此,必须在农村建筑节能上采取有力措施,才能最终实现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发展、缓解能源供应的压力。
1我国农村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我国13亿人口,其中8亿人居住在农村,做好农村的建筑节能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对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
1.1建筑规划布局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建筑多为个人建造筑,随意性强,建筑以独院布置为主,院中呈现农副业生产等现象。目前有些新建建筑随意占用农田,随意沿道路建设,与原有村庄在社会网络、道路系统、空间形态等方面出现不衔接现象;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根据自身投资条件来随意决定,在原有村庄基础上无序蔓延。农村建筑整体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不能形成组团块状紧凑布局的形态;无法统筹安排新旧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村村镇中绿化配置杂乱无序,大多在自家的宅基届边划分基地区域。居住、生产、休闲等各种用地分散,使用不方便。环境卫生条件差,资源不能共享,土地浪费,利用率低。
1.2 建筑设计
房屋在建设的过程中,受各种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建筑呈点状布置,平面形式单一,户型种类少,以正屋三间房、五间房为主,各功能都集聚其中,分区不明确,“三分离”(寝居分离、食寝分离、净污分离)不到位,空间干扰较大;房间比例不合适,所有房间基本上都是单项采光(朝向自家院落),窗户面积小,通风、采光都不满足使用要求;住房层高较高。
1.3 建筑构造
农村住宅由于技术和施工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 很多农村地区的建筑材料仍然采用的是普通的粘土砖,屋顶多是坡屋顶,构造非常简单,多由平瓦、旺砖和檩条等构成,建筑无保温措施,外墙导热系数大,散热快;能耗高,舒适度差;建筑门窗大都采用木窗和铝合金窗、3mm单层玻璃。铝合金散热快,保温效果很差,木质窗框耐久性差,容易走形,密封不好,。屋顶面积成为能量“进出”的通道,对建筑保温非常不利,建筑整体保温效果很差。建筑现状究其问题存在原因,主要是农户的建筑节能意识薄弱,对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没有形成成熟的构造、施工经验。
2提高农村建筑节能效果的对策
面对我国农村地区建筑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广泛应用现代节能技术,才能推动农村建筑节能效果的持续提升。
2.1合理利用阳光
合理利用阳光就是指减少夏季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增加冬季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四季自然采光充足。我国处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南向自然采光为主,建筑布置时应尽量这个基本原则,尽可能设置南向采光窗,窗户大小要适宜。窗户面积过大对于建筑保温不利,夏季太阳光会过多地直射进入室内,形成室内高温,冬季会过多通过窗户进行热交换。窗户面积过小影响室内采光,需要人工照明来补充室内照度以解决室内过暗的状况。在一些东西向的建筑中这些现象尤其明显。建筑在设计时应综合各种因素解决好采光与遮阳问题,从而改善室内环境,减少冷热耗能量,减少人工照明。
2.2改善建筑通风能力
建筑通风一般指保证室内舒适感的通风和室外内空气卫生条件的通风。在农村建筑中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各种生活习惯的影响,建筑在部分是南向开窗,根本形不成穿堂风。室内空气不流通,换气速度慢,就无法保证室内的舒适感和空气的洁净度,通过通风设备进行通风换气则会损耗大量电能。在新建建筑中为保证“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通风能力,可增设北向通风窗或屋顶出气孔。合理利用风环境设计,引导风进入居住区,尽量少用采暖通风设备。
2.3 提高建筑隔热保温能力
隔热保温能力的提高主要指选择传热系数低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墙体、屋顶、门窗的热阻,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尽量减少室内外传热。新型墙体材料是近年来生产的用于承重和非承重墙体,用以替代传统的既毁耕地耗能又高的粘土实心砖和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不仅要适应建筑功能的改善和建筑节能的要求,还应能满足不同建筑结构和不同档次建筑的需要,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高强度、多功能、系列化、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农村建筑一般为1---3层,砖混结构,适用于新农村房屋建筑的新型墙体材料,可以多采用多孔砖、空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夹心聚苯板和填充保温材料的夹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具有质量轻、力学性能好、保温隔热性能优的特点,在建筑使用中的功效也基本接近黏土实心砖。屋顶鼓励坡屋顶,平屋顶屋面做保温隔热屋面。据测算,农村建筑屋内能量的近一半是从门窗部位流失出去的,其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比非常之大。为此,必须对农村建筑门窗的基本形式结构进行彻底的改变,才能有效减少能量的流失。应着力推广多腔式塑钢门窗,其拥有导热系数较低、隔热性能较好等优势,同铝材或钢材门窗相比,在保温隔热方面都存在着明显优势;同使用木质材料门窗的建筑相比,屋内甚至可以提高5度左右。另外,还要严格控制好窗和墙的比例。对于南向窗户来说,在满足室内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小窗户面积,以减小其辐射量;对于北向窗户来说,可以适当增大一些窗户面积,都可以实现不错的节能效果。
2.4提高农村建筑工匠的节能改造技术
农房节能技术问题都解决后,实施人的问题便凸现出来了。让农民聘请专业的建筑节能公司不太现实,因为花费大,农民负担不起。农村住宅节能改造工程规模小,收益低,专业的建筑节能公司也不愿承接。那么,该由谁负责农村建筑节能改造呢?
目前,农民聘请工匠建房、修房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我国农村建筑节能改造必须依靠当地的建筑工匠。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既能保障农村房屋的质量,又能推进农村建筑节能工作。
为推进农村建筑工匠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制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对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农村建筑工匠的业务技术素质,力争使其成为农民建新房的技术员、农村节能技术的推介员、新农村安居新理念的宣传员,保证农民住上放心房、安全房、舒适房。
3结语
必须充分认清,提高农村地区建筑节能水平将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各级政府应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采取阶段性、渐进性的工作策略,才能确保农村建筑节能建设工作获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军,邓谢冬. 新农村规划中的建筑节能措施探讨[J]. 四川建材. 2013.06
[2] 徐清浩,杜俊芳. 关于山西农村建筑节能方式及推广的探索[J]. 建筑设计管理. 2013.05
[3] 索晨霞,杨勇.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和节能改造关系研究[J]. 开发研究. 2013.08
[4] 张鑫,赵艳敏. 鲁西地区农村新型建筑节能墙体材料的应用分析[J]. 价值工程. 2013.06
[5] 龙利军. 西北地区农村住房建筑节能技术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 2012.06
建筑学术论文范文篇二
浅析建筑设计的建筑构成秩序
【摘要】秩序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自然与社会的规律,在建筑中也存在了某种秩序,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建筑必须按照某种秩序来进行理解。本文首先对建筑构成与建筑秩序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其次对建筑构成的手法与基本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从形态构成中的模式和结构、空间构成中的动线与序列、形式的抽象和象征表现以及场地的自然和人工环境来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建立建筑的基本秩序。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构成;秩序
引言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各种建筑的高峰时期,但大部分建筑的设计者表现出对建筑内在空间组织和它的形成原因缺乏理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建筑只是简单的模仿各式建筑的表面,而不得内法。本文认为正是建筑秩序使建筑形式生成的内在逻辑性和复杂性使复杂的建筑形式成为统一体的,建筑秩序是对建筑策略选择和形式变化的准确依据,只有建筑设计者的头脑中有了某种建筑秩序的清晰的指引,才可能设计出杰出的建筑。
一、建筑构成与建筑秩序的概念
巴黎艺术学院是最早的从概念上把建筑作为构成的,建筑构成想法的提出,更突出了建筑的构成和要素兼的构成关系。所谓建筑的构成就是指如何通过把建筑空间的要素的形态与布局将这些因素在三维空间中进行一系列的组合从而使建筑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任何设计者必须首先要有一种能够确定各种组合的规则和秩序的构思,然后将这些构思能够具化到设计中。当然这些全部都是以我们能够清晰的对各种要素进行精确的分类和定位,否则的话混乱而模糊的要素认知使得我们不能知晓如何进行建筑构成,因此可以说从整体中分解出来要素是构成的前提和基础。
而所谓建筑的秩序,它是一种建筑创作中的整体性,是部分构成的整体过程中的一种和谐关系,不仅存在于已经存在的事务,而且还存在于尚未出现的事务,它应该而且必须被理解为任何的组织系统在发挥功能时不可或缺的要素。建筑秩序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真实客观的存在,秩序的本质其实就是存在于人脑中的逻辑秩序的一种外在反映,但是建筑秩序虽然需要我们运用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来感应,它却并不以个体的感受发生变化。所有的设计者的建筑作品中都具备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不可能是纯粹的秩序性,但是建筑作为一种认为的秩序,其需要某种组织将各部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我们探求和建构建筑秩序时,应该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那些能够关乎到整个建筑物全局的大关系的秩序构建。
二、建筑构成的形态模式与手法分析
2.1 建筑构成的形态模式
我们认知中的建筑构成应该包括三层含义,即表面形态、内部结构和内在的社会文化含义,因限于篇幅限制,本文只讨论建筑构成的表面形态即其形态模式。建筑的形态属于建筑构成中的外部形态和表征外显,它是建筑环境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建筑的整体效果,而且在建筑环境的塑造和烘托方面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尽管设计者对建筑进行各种纷繁复杂的技术处理,但终其目的而言,最终还是为了使建筑物的外表形态更加凸显。
形态模式更多的是一种对各种建筑形态的抽象化表达,通常是在图式和理论的方式中出现的,它的主要来源有两种:首先是在现实中的建筑形态的一种归纳、总结和提炼;其次就是一种思辨式创作,建筑理论家通过不断的理性分析和归纳使其主观意念上升为一种图式或者理论中的形态模式。建筑的形态模式随着地域、民族及功能类型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其种类主要包括: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中心模式和辐射模式、多级多进模式、线形系统模式、十字架和太极图模式以及规则式和自由式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形态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设计进行指导和帮助设计者从更高的层面上分析和把握建筑形态的基本规律,但是形态模式一旦形成也经常会变得僵化,在保存部分经典形态模式的前提下,设计家应该不断进行创新,打破建筑界过去的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不断开发出新的形态模式。
2.2 建筑构成的手法分析
建筑构成的手法是一种手段,是在确定了构思之后,设计家们如何借助某种手段和工具将三维空间中的要素进行排列与组合并在他们的建筑体进行实施的过程。每个建筑的实现都有自己的建筑手法,没有建筑手法就建筑者就无法实现建筑构思,一个建筑的诞生往往都伴随着建筑手法。建筑手法中的三个工具分别是一维空间的线控制、二维空间的层控制以及三维空间的几何体。
自古至今的建筑史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建筑物运用几何形态的例子,部分建筑是简单的借助几何的表面形态表现出几何形体,部分建筑则是运用了比较高级的复合式几何体建筑手法。建筑学界通常将最简单的几何体如正方体等称之为柏拉图体,正因为几何体是控制三维形体建筑物的秩序的最根本方法,几何体的建筑手法得到了广泛运用。线控制具体是指轴线和基准线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筑的空间和形体来达到构建建筑秩序的目的。
控制线属于一维空间,它通常表现的形式是一根隐藏与建筑实体中的直线,虽然控制线是我们意念中的线,不能被肉眼捕捉,但是我们可以感知到它的存在。线控制最典型的是物体的物理中心线即轴线控制,而且线控制在发生变化的建筑体与环境的关联中也可以通过轴线与基准线的呼应和与环境的对话达成建筑的外部秩序。层控制则是介于几何体与线控制的一种二维空间下的建筑手法,不同于几何体在建筑体的明显而清晰的外部表达和线控制在建筑体中的隐藏轴线,层控制既能够表现结构秩序,又能够操作集体的建筑形态,此外表达空间与功能之间的模糊和复杂的状态是层控制的最大优势。
三、建筑设计中的构建秩序路径分析
通过上文对建筑构成的手法分析,本文认为建筑秩序并不是一种绝对依赖于经验和范例模式的表达,在建筑越来越多元化与多样丰富的当今,建筑的构成通常在构思中充满了多样性,但又需要一种明确的秩序来支撑整个建筑体。因此,构建一个建筑的建筑秩序就需要首先明确这个建筑形态表面之下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模式,通过建筑体的形态和结构模式发现那些在个人与群体中形成惯例的建筑构成方式,并对其进行突破和创新;其次,在建筑的空间构成的角度来进行构建,作为建筑空间布局和安排最重要因素的动线和序列,使得现代建筑的形态更加立体和丰富,突破了以往的建筑在平面上有规则的、自由式的空间序列构成模式,因此有目的的在动线上行进历程,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序列效果;再次,从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入手。
建筑艺术有抽象表现和象征表现两种,抽象表现通常是通过点、线、面、体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建筑的形体艺术,象征表达则更过通过在拼凑中掺入历史中的片段来表达。虽然两种艺术形式迥然不同,但我们可以深入发掘它们的本质其实就是表达了建筑体各个部分形成了一个程度的和谐关系从而构成了整体的建筑艺术效果;最后,分析建筑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在处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中,设计家对自然环境的主观态度直接关系到了其所希望表达的建筑秩序的选择,而在处理与人文环境的关系中,由于建筑更多的是在人工环境中,因此就必须考虑建筑与整个城市气质形象和利益的关系处理,在建筑的整体结构、形态表达以及空间和历史等方面作出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刘永德.建筑空间的形态・结构・涵义・组合[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建筑学术论文范文大全的评论条评论